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在胜利召开。全会围绕初心和使命,分别阐述了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制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明确建设任务,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大政方针。针对十九大中的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人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追根溯源。对于传统文化的溯源,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文化思想的反思和建设,突出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建立起更为坚固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溯源和反思
今天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探索的反思,人们试图进行新探索。林则徐被认为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给魏源的书信中曾写道“器不良,技不熟”,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提出了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只要器物上进步就可以救国。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当时北洋水师比日本海军强大很多,但中国仍旧失败,这使得当时许多学者改变了“只要器物和技术先进,就可以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这样的看法。因此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变法主张变政体,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另外,革命派主张变国体为共和国。这是当时最普遍的两种看法。
但在19世纪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催生了一大批平民知识分子,这就和存在已久的官僚知识分子形成了对立,并持对立的观点。其中,官僚知识分子接受改变政体,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国家,平民知识分子主张改变国体,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些其实都触碰到了封建统治者的痛处,之后就有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国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如袁世凯夺权、张勋复辟等。
通过分析这些事件,人们应该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政体、国体还是中国文化都得改变,要彻底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20世纪头20年,中国开始向外国学习各种主义,包括无政府主义。“五四”运动以来,“体”发生了变化,主要出现三种形式,一是全盘西化,二是“西学为体”,三是马克思主义的“体”。
对于马克思主义,之后又出现了两种趋势,最开始是照搬苏联(全盘苏学),随着实践,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之又出现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体和用。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历史的偏途反映出“体用”问题并没有解决,出现了新的“中学为体”,于是1978年底,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前,对于“体”“用”问题,最为普遍的看法是“体”为国之根本,“用”为“体”服务。但“体”“用”既不同又交叉,“体”有时以“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过去来看,旧“用”表现在科举制的推行,新“用”表现在办报刊,新“用”的办报刊成为新“体”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以“学”为体的四种观点,即老中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苏学、新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过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1958年的大跃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个年代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于“主义”问题过度关注,出现泛政治化。因此,过就在于削足适履,而正确的做法是要量足制履。
把“用”看成是技术的工具是认识上的一種偏颇。事实上,好的“体”是由许多真正有用的“用”构成的。在文化层面上,鲁迅是第一个从文化层面解决“体”“用”关系的。鲁迅提出“用”比“体”重要,有用的“体”才是好体,“用”决定“体”,“体”决定“用”,体现了其开放的态度,值得给予高度评价。邓小平是第一个从政治层面解决“体”“用”关系的。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92年的南巡讲话,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的“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用还是没用,“用”是“体”的检验标准。“用”是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当今,人们可以说最有用的“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今兴起的“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反映出人们对精神危机的关注与警醒,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在开发精神资源。这就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什么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其中三个都曾经中断过,唯独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这就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是是哪个文化基因支撑着中华民族呢?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伟大,为什么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乎沦落到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地步,除了帝国主义入侵这个外因,中华文明自身是不是也存在某些严重的弱点,哪些严重弱点束缚了国人的手脚,毒害了国人的头脑?这都值得深思。
这里主要分析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追求崇高,二是倡导社会和谐,三是负责任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最可宝贵的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具有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延续2 500多年的原因,并且根深蒂固。但人们也要从儒家思想过去的发展历史和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反思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缺点:一是向后看,将“圣人”绝对化,二是强调中庸,忽视竞争,三是忽视个人权利,四是缺乏穷究意识。人们必须承认儒家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缺点也不容忽略,认识清楚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溯中华文化之根源,并加以改造、创新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分层次的,应该辩证看待它在今天的作用。笼统地讲,传统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制度礼仪层次,主要是为确立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服务,与现代民主平等思想背道而驰。二是伦理道德层次,有传统美德也有悖逆人性,尊老爱幼是前者,奴性盲从是后者。三是民俗习惯层次,也有适合与不适合现代生活之分。例如,放炮燃花是稀疏村落的开心,却绝非拥挤都市的福音。
文化自信不要盲目自信,要知道自己长处在哪、短处在哪。长处自然要发扬,短处当然要克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让我们真正确立起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这样,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就一定胜利在望!
二、文化建设新蓝图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任务,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三、结语
十九大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分析了未来发展的理论和策略。人们应从传统文化的溯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反思中不断前进,不断探索。在当今“国学热”“传统文化热”迅速升温和网络环境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要正确对待,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建设未来美好文化蓝图而努力。
(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冯迁丽(1993-),女,山西晋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一、文化溯源和反思
今天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探索的反思,人们试图进行新探索。林则徐被认为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给魏源的书信中曾写道“器不良,技不熟”,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提出了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只要器物上进步就可以救国。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当时北洋水师比日本海军强大很多,但中国仍旧失败,这使得当时许多学者改变了“只要器物和技术先进,就可以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这样的看法。因此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变法主张变政体,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另外,革命派主张变国体为共和国。这是当时最普遍的两种看法。
但在19世纪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催生了一大批平民知识分子,这就和存在已久的官僚知识分子形成了对立,并持对立的观点。其中,官僚知识分子接受改变政体,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国家,平民知识分子主张改变国体,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些其实都触碰到了封建统治者的痛处,之后就有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国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如袁世凯夺权、张勋复辟等。
通过分析这些事件,人们应该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政体、国体还是中国文化都得改变,要彻底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20世纪头20年,中国开始向外国学习各种主义,包括无政府主义。“五四”运动以来,“体”发生了变化,主要出现三种形式,一是全盘西化,二是“西学为体”,三是马克思主义的“体”。
对于马克思主义,之后又出现了两种趋势,最开始是照搬苏联(全盘苏学),随着实践,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之又出现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体和用。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历史的偏途反映出“体用”问题并没有解决,出现了新的“中学为体”,于是1978年底,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前,对于“体”“用”问题,最为普遍的看法是“体”为国之根本,“用”为“体”服务。但“体”“用”既不同又交叉,“体”有时以“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过去来看,旧“用”表现在科举制的推行,新“用”表现在办报刊,新“用”的办报刊成为新“体”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以“学”为体的四种观点,即老中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苏学、新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过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1958年的大跃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个年代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于“主义”问题过度关注,出现泛政治化。因此,过就在于削足适履,而正确的做法是要量足制履。
把“用”看成是技术的工具是认识上的一種偏颇。事实上,好的“体”是由许多真正有用的“用”构成的。在文化层面上,鲁迅是第一个从文化层面解决“体”“用”关系的。鲁迅提出“用”比“体”重要,有用的“体”才是好体,“用”决定“体”,“体”决定“用”,体现了其开放的态度,值得给予高度评价。邓小平是第一个从政治层面解决“体”“用”关系的。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92年的南巡讲话,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的“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用还是没用,“用”是“体”的检验标准。“用”是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当今,人们可以说最有用的“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今兴起的“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反映出人们对精神危机的关注与警醒,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在开发精神资源。这就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什么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其中三个都曾经中断过,唯独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这就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是是哪个文化基因支撑着中华民族呢?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伟大,为什么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乎沦落到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地步,除了帝国主义入侵这个外因,中华文明自身是不是也存在某些严重的弱点,哪些严重弱点束缚了国人的手脚,毒害了国人的头脑?这都值得深思。
这里主要分析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追求崇高,二是倡导社会和谐,三是负责任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最可宝贵的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具有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延续2 500多年的原因,并且根深蒂固。但人们也要从儒家思想过去的发展历史和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反思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缺点:一是向后看,将“圣人”绝对化,二是强调中庸,忽视竞争,三是忽视个人权利,四是缺乏穷究意识。人们必须承认儒家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缺点也不容忽略,认识清楚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溯中华文化之根源,并加以改造、创新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分层次的,应该辩证看待它在今天的作用。笼统地讲,传统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制度礼仪层次,主要是为确立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服务,与现代民主平等思想背道而驰。二是伦理道德层次,有传统美德也有悖逆人性,尊老爱幼是前者,奴性盲从是后者。三是民俗习惯层次,也有适合与不适合现代生活之分。例如,放炮燃花是稀疏村落的开心,却绝非拥挤都市的福音。
文化自信不要盲目自信,要知道自己长处在哪、短处在哪。长处自然要发扬,短处当然要克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让我们真正确立起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这样,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就一定胜利在望!
二、文化建设新蓝图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任务,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三、结语
十九大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分析了未来发展的理论和策略。人们应从传统文化的溯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反思中不断前进,不断探索。在当今“国学热”“传统文化热”迅速升温和网络环境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要正确对待,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建设未来美好文化蓝图而努力。
(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冯迁丽(1993-),女,山西晋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