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方法:总结分析21例高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方法选择。评估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16例有明显的应激事件、2例与紧张、惊恐有关,另3例无刺激因素。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等,治疗可采用呼吸治疗、面罩重呼吸、纠正电解质紊乱、镇静。结论:呼吸治疗是目前普通接受的有效治疗措施。
关键词 高通气综合征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51
資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高通气综合征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2~52岁,平均17岁。
症状及体征:不少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心情焦虑,紧张不安、担心。本组患者均有气短或憋气,14例伴胸部不适或胸痛,体检可发现病人呈现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即呼吸频率加快、节律不均匀,胸部上三分之一和颈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基本消失,6例感心悸、心慌,2例可闻及偶发早搏,均有头晕、口周及手足麻木,1例晕厥,多数病人有发力、头痛、失眠。
辅助检查:全部化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心解质、胸部拍片、心电图;2例有低钾血征,其余均正常。
诊断:主要根据可疑的症状、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可部分或完全引起主要症状、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做出临床诊断。
治疗与预后:均给予呼吸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镇静。呼吸治疗分3个步骤:向病人解释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解除病人精神负担,消除恐慌心理;需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需要接受20次呼吸训练,每周2~3次,每次45~60分钟,在2~3个月内完成。急性发作过程中的治疗是面罩重呼吸疗法,通过增加呼吸死腔,使PaCO2增加,通气减低,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讨 论
高通气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其生理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可引导起同样临床症状。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累及多器官系统。这些症状不伴有相应的器质性改变。发生机制与自主呼吸调节丧失了稳定性有关。自主过度通气过程中,脑干以上的高位神经结构被激活,过度通气停止后,被激活的神经结构继续产生持久而缓慢递减的呼吸刺激作用,病人仍在过度通气,通气恢复延迟,呼吸暂停消失。临床上需与许多器质性疾病(例如低氧血症、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发热等)引起的过度通气状态相鉴别,这些不属于高通气综合征的范畴,通过治疗原发病,过度通气状态可以随之而缓解。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编著.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8-109.
2 张之南,单渊东,编著.内科凝难病诊断.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46-249.
关键词 高通气综合征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51
資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高通气综合征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2~52岁,平均17岁。
症状及体征:不少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心情焦虑,紧张不安、担心。本组患者均有气短或憋气,14例伴胸部不适或胸痛,体检可发现病人呈现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即呼吸频率加快、节律不均匀,胸部上三分之一和颈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基本消失,6例感心悸、心慌,2例可闻及偶发早搏,均有头晕、口周及手足麻木,1例晕厥,多数病人有发力、头痛、失眠。
辅助检查:全部化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心解质、胸部拍片、心电图;2例有低钾血征,其余均正常。
诊断:主要根据可疑的症状、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可部分或完全引起主要症状、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做出临床诊断。
治疗与预后:均给予呼吸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镇静。呼吸治疗分3个步骤:向病人解释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解除病人精神负担,消除恐慌心理;需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需要接受20次呼吸训练,每周2~3次,每次45~60分钟,在2~3个月内完成。急性发作过程中的治疗是面罩重呼吸疗法,通过增加呼吸死腔,使PaCO2增加,通气减低,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讨 论
高通气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其生理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可引导起同样临床症状。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累及多器官系统。这些症状不伴有相应的器质性改变。发生机制与自主呼吸调节丧失了稳定性有关。自主过度通气过程中,脑干以上的高位神经结构被激活,过度通气停止后,被激活的神经结构继续产生持久而缓慢递减的呼吸刺激作用,病人仍在过度通气,通气恢复延迟,呼吸暂停消失。临床上需与许多器质性疾病(例如低氧血症、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发热等)引起的过度通气状态相鉴别,这些不属于高通气综合征的范畴,通过治疗原发病,过度通气状态可以随之而缓解。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编著.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8-109.
2 张之南,单渊东,编著.内科凝难病诊断.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4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