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刻我托腮坐在厨房里,面对着亲友送来的一摞粽子礼盒,并无什么胃口。
记忆的船又缓缓摇进童年的河。
小时候,每年端午都到渔场的外婆家度过。本地乡里过节多包四角粽,然而外婆继承无锡祖母的手艺,包的是状如古代妇女裹足的小脚粽。
从前,慢就是像外婆这样在村里出了名的巧妇,制备一家的粽子也得花上整整两天的工夫。
清晨,外婆挎一只大元宝篮走在前面,我提着一只小元宝篮走在后面,去到村西的苇塘里采苇叶,因为小脚棕用那粗短的箬叶是包不成的;苇叶细长,我们挑那些中段宽大、青翠碧绿的掰,在苇塘的雾散去之前就能装满篮子。
回家后,用炕头烧滚一锅水,滴两滴菜油,将苇叶与稻草烫过、沥干。锅中水悠悠荡开碧色,散发着芦苇的清香气息,留待煮粽子和蛋用。
豆沙和糯米是外婆前一天就备下的。待到云彩也懒懒的时候,全家就围坐在桌前包粽子。先是用两片叶卷出一个三角,在尖尖里摆上两粒赤豆;再拿另两片叶裹紧,从缺口处塞米,压实;然后用第四片叶竖绕一圈;最后,用牙咬着稻草的一头,一手持棕身,一手绕草,打结系紧。需得经了这些个步骤,一只白水棕才算完成。乡下肉粽并不多见,常常是白水、蜜枣、豆沙这几样。
第二天醒来,桌上摆着粽子、蛋和一碟白糖,外婆早已下了鱼池。拨开粽叶,糯米微黄中透着青白,果真如女人小脚一般润泽美丽。一口咬下去,香甜软韧,有芦苇的清纯之气在唇齿间漾开。
视线复又转回眼前这礼盒之上,心中不免平添了酸涩的味道。如今的粽子,糯米不再静静地泡了,豆沙不再一杆一杆慢慢捣了,肉馅也不再精挑细选了。大机器的量化生产代替了饱含感情的手工劳作,突破着生产效率的上限;同时,人们将送粽子演变为一瞬间的点头哈腰,举手之劳。
“内里恐怕是只失了真味的粽子罢。”我兀自想到。生产效率愈高,愈是将亲人之间隐秘的情感纽带拉扯得松散,这速成品、这失了魂魄的端午节日也愈是同那爱怨痴恨的情感密码再无干系。
外婆采摘苇叶的样子又浮上了我的脑海。这个大我五十岁的女人瘦瘦地立在那里,细细检视每片苇叶的丰腴与饱满程度,捋直,然后轻柔地折下。风从所有方向吹来,当阳光穿过水汽照在她脸上时,我童年的眼分明看见生活以其全部的回忆和情趣,在她周身连接、缝合、补缀,织出了一件绝美的衣……
文章题为“慢的真味”,行文中从“芦苇”的香味(“锅中水悠悠荡开碧色,散发着芦苇的清香气息”)写到“粽子”的美味(“一口咬下去,香甜软韧,有芦苇的清纯之气在唇齿间漾开”),再到直接点明“慢的真味”已不复存在(“大机器的量化生产代替了饱含感情的手工劳作,突破着生产效率的上限”“这速成品、这失了魂魄的端午节日也愈是同那爱怨痴恨的情感密码再无干系”)。不难看出,作者所谓慢中有“真味”,这“真味”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情,是节令风俗之美,也是对日常生活满满的珍爱。
全文思路转换灵活自如(请留意“视线复又转回眼前这礼盒之上”“外婆采摘苇叶的样子又浮上了我的脑海”等文句),语言表达的功底更是高人一筹——像“待到云彩也懒懒的时候”“我童年的眼分明看见生活以其全部的回忆和情趣,在她周身连接、缝合、补缀,织出了一件绝美的衣……”等,都是诗一般的用语,其文学味十足。
记忆的船又缓缓摇进童年的河。
小时候,每年端午都到渔场的外婆家度过。本地乡里过节多包四角粽,然而外婆继承无锡祖母的手艺,包的是状如古代妇女裹足的小脚粽。
从前,慢就是像外婆这样在村里出了名的巧妇,制备一家的粽子也得花上整整两天的工夫。
清晨,外婆挎一只大元宝篮走在前面,我提着一只小元宝篮走在后面,去到村西的苇塘里采苇叶,因为小脚棕用那粗短的箬叶是包不成的;苇叶细长,我们挑那些中段宽大、青翠碧绿的掰,在苇塘的雾散去之前就能装满篮子。
回家后,用炕头烧滚一锅水,滴两滴菜油,将苇叶与稻草烫过、沥干。锅中水悠悠荡开碧色,散发着芦苇的清香气息,留待煮粽子和蛋用。
豆沙和糯米是外婆前一天就备下的。待到云彩也懒懒的时候,全家就围坐在桌前包粽子。先是用两片叶卷出一个三角,在尖尖里摆上两粒赤豆;再拿另两片叶裹紧,从缺口处塞米,压实;然后用第四片叶竖绕一圈;最后,用牙咬着稻草的一头,一手持棕身,一手绕草,打结系紧。需得经了这些个步骤,一只白水棕才算完成。乡下肉粽并不多见,常常是白水、蜜枣、豆沙这几样。
第二天醒来,桌上摆着粽子、蛋和一碟白糖,外婆早已下了鱼池。拨开粽叶,糯米微黄中透着青白,果真如女人小脚一般润泽美丽。一口咬下去,香甜软韧,有芦苇的清纯之气在唇齿间漾开。
视线复又转回眼前这礼盒之上,心中不免平添了酸涩的味道。如今的粽子,糯米不再静静地泡了,豆沙不再一杆一杆慢慢捣了,肉馅也不再精挑细选了。大机器的量化生产代替了饱含感情的手工劳作,突破着生产效率的上限;同时,人们将送粽子演变为一瞬间的点头哈腰,举手之劳。
“内里恐怕是只失了真味的粽子罢。”我兀自想到。生产效率愈高,愈是将亲人之间隐秘的情感纽带拉扯得松散,这速成品、这失了魂魄的端午节日也愈是同那爱怨痴恨的情感密码再无干系。
外婆采摘苇叶的样子又浮上了我的脑海。这个大我五十岁的女人瘦瘦地立在那里,细细检视每片苇叶的丰腴与饱满程度,捋直,然后轻柔地折下。风从所有方向吹来,当阳光穿过水汽照在她脸上时,我童年的眼分明看见生活以其全部的回忆和情趣,在她周身连接、缝合、补缀,织出了一件绝美的衣……
文章题为“慢的真味”,行文中从“芦苇”的香味(“锅中水悠悠荡开碧色,散发着芦苇的清香气息”)写到“粽子”的美味(“一口咬下去,香甜软韧,有芦苇的清纯之气在唇齿间漾开”),再到直接点明“慢的真味”已不复存在(“大机器的量化生产代替了饱含感情的手工劳作,突破着生产效率的上限”“这速成品、这失了魂魄的端午节日也愈是同那爱怨痴恨的情感密码再无干系”)。不难看出,作者所谓慢中有“真味”,这“真味”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情,是节令风俗之美,也是对日常生活满满的珍爱。
全文思路转换灵活自如(请留意“视线复又转回眼前这礼盒之上”“外婆采摘苇叶的样子又浮上了我的脑海”等文句),语言表达的功底更是高人一筹——像“待到云彩也懒懒的时候”“我童年的眼分明看见生活以其全部的回忆和情趣,在她周身连接、缝合、补缀,织出了一件绝美的衣……”等,都是诗一般的用语,其文学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