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庄王墓出土的玉叶组佩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整幅组佩由两挂共93块玉饰组成(缺失5块),每块玉饰均为双面圆雕,做工华丽,寓意富贵,是代表明代皇家服饰礼仪文化的国宝级文物。
2000年末至2001年初,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境内的明代梁庄王墓(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及其王妃的合葬墓),被先后三次盗掘。为了保护墓中未知的国宝,考古人员对这座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大批珍贵文物随即出土,其中一幅华丽的玉叶组佩,以其国宝级的身价和独特的形貌,令人叹为观止。
这幅梁庄王墓出土的玉叶组佩,其主人正是沉睡在墓中的王妃魏氏。整幅组佩分为两挂,其中一挂的饰件齐全,保存近乎完美,它通长59厘米,总重328.3克,由49件圆雕玉饰穿缀构成,每件玉饰都有一个小穿孔,以黄丝线将它们分九排四列串缀而成。
从玉饰的排列中,人们可以窥见当时皇家特有的庄严——组佩的一、三、六、八排,均为4对整齐的玉叶;二、四、七、九排,则分别系着不同的玉饰;第五排单独横缀一根玉珩,珩体上有四个孔,分贯四列,以防丝线相互纠结。而另一挂组佩则遗憾地缺失了5片玉叶,尽管存有缺憾,但整幅玉叶组佩依然难掩光华。如那对玛瑙鸳鸯,一雌一雄,作缩颈凫游之姿,其细微差别在于雌鸳鸯双翅收敛,神态安详,而雄鸳鸯却左翅扬起掩面,带出一丝戏水的愉悦。同时,工匠还利用玛瑙多彩的天然本色作了“俏色”处理,将鸳鸯的羽毛逼真表现出来。
除了做工精致,玉叶组佩还满载祝福,每件玉饰都根据谐音或特点代表一种寓意:玉叶为“金枝玉叶”,瓜为“瓜熟蒂落”,桃为“逃灾平安”,石榴为“多子多福”,鱼为“鱼水之欢”,鸳鸯则为“百年和美”。
据考证,玉叶组佩又被称为“玉禁步”,是明代皇室大婚时所用之物。它通常都是一幅两挂,分别佩戴在腰部两侧。戴上如此华丽繁琐的饰物,行走时必然不能过快,而缓缓行进中,玉饰还会发出叮叮当当的悦耳之音。因此,佩戴此饰物不仅规范了佩戴者的走姿,还为后宫增添了一股优雅气质。公元1433年,梁庄王大婚,明宣宗皇帝特意赐给其妃魏氏一幅玉禁步,以表达来自皇家的祝福。不幸的是,梁庄王婚后8年就不幸去世,魏氏感怀丈夫的深情,想要殉情而去,宣宗皇帝便以这幅玉禁步来劝解魏氏,要坚强地活下去。又过了10年,魏氏寿终正寝,遗言便是带着这件延续了她的爱情和生命的玉叶组佩,一起葬在了爱人的身边。
荡姓
唐时,荡氏为避唐国号,部分荡人改为阳氏,吐蕃大将荡没藏降唐后,亦改称阳没藏。荡姓除在河南、江西、陕西、福建少有发现外,其余荡氏均已成为汤氏的一支——此图为现今的陕西渭南,“荡”姓祖先们曾经生活于此。
相传在上古时期,“荡姓”本是帝王之姓——炎帝部落的首领共工,本名就叫做“荡明”。共工是一位英明的领袖,善于治水和发展农业,在他的领导下,炎帝部落欣欣向荣,实力大为增长。
在后来的扩张过程中,炎帝部落与中原黄帝部落遭遇——这正应了那句“一山不容二虎”的古语,为了争夺地盘,两部落大打出手,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打到最后,炎帝部落终于不敌,大败亏输,首领共工也被诛灭。而他的后人为了避祸,四处漂泊,最终流落到了“汤水”流域(在今天河南北部的鹤壁、安阳境内)立足。
也许真的是“成王败寇”,炎帝部落战败后,不光土地、人口被兼并,就连昔日的“王姓”——荡姓也被贬作贱称。从此,直到千年之后西周建国,历代统治者都将“荡”字列为下等词义,曰“以此奸夷(的姓氏),用之小人焉”。这时的荡姓已没有了昔日荣光,迫于形势,很多荡姓族人不得不将姓氏改作“汤”、“炀”等。
如果说,源于炎帝部落的荡姓承载了太多苦难与屈辱,那么荡姓的第二个起源境遇就大不一样了。据史书记载,春秋时宋襄公有一个叫公子荡的兄弟,此人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他协助宋襄公两合诸侯、称霸天下,立下了盖世功勋。特别是在公元前638年的宋、楚决战中,公子荡为了营救宋襄公突围,身中数箭,不幸牺牲。公子荡的忠勇让宋襄公非常感动,战后他对公子荡家族大加封赏,“待之诸宗室之上”。 为了显示自己家族的与众不同,从公子荡的孙子开始,后人便将姓改为了“荡”。作为宋国的豪门贵族,公子荡的后人大多位高权重,而“荡姓”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在后来的传承中,由于各地方言口音的不同,“荡”常常被念作“汤”,并且与汤字互为通假,比如汉朝时“荡寇将军”的官职,在不少史书中就被写成了“汤寇将军”。到了唐朝,因“荡”与“唐”发音相近,出于避讳国号,许多荡姓之人改姓为“阳”。例如,当时吐蕃的一个将军名叫“荡没藏”,他投降唐朝天子之后,便将名字也改成了“炀没藏”(也作“阳没藏”)。
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后的今天,荡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江西等省,其中又以江西境内最为集中——仅在余江一县,就聚居了全国荡姓人口的三成以上。
叩头虫
叩头虫曾经在我国境内广为分布,但现在栖息地日益缩小,多集中在南方浙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叩头虫的幼虫在土中孵化后,主要以农作物根茎为食,因此叩头虫也是一种农业害虫。
每逢夏秋季节,在江浙地区的田野中总会出现一种硬壳小甲虫,它头尖身狭,长约三、四厘米,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然而当你将它捉在手中,古怪的事情便发生了——只见它先弯下前胸,将头部垂下,然后又突然挺直胸脯、头部扬起,同时发出“咔咔”的声音,如此反复进行,就好像在不停地叩头。只要你一刻不放过它,它便会一直“叩头”下去,样子滑稽,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个小家伙就得了个“叩头虫”的名号。
叩头虫很受孩子们欢迎,见到绝不会放过,一定要捉起来观看它叩头求饶的表演。一只叩头虫总能给孩子们带来半天欢乐,直到叩头虫精疲力尽,孩子们也不忍心再折磨它,于是松开手指,叩头虫连忙跃起,展开翅膀溜之大吉。
叩头虫为什么能叩头呢?这与它独特的身体结构有关。叩头虫的前胸腹板上有一个楔形突起,正好插入到下面中胸处的凹槽中。当凹槽里的肌肉突然收缩,自然而然就带动楔形突起、前胸和头部的猛然“叩动”——这有点像我们人类做“仰卧起坐”时的动作:腹部肌肉用力,上半身便能向前挺起了。
只要没有外力束缚,叩头虫能在一次“叩头”中获得巨大能量,在叩头的一瞬间,叩头虫身体在千分之一秒内弯成弓形,猛烈撞击周围的物体,由此获得的反冲力能让它迅速弹开30多厘米,因此叩头虫被人捉住后的那种举动,与其说是叩头,不如说是想挣扎逃生。
除了用来逃生,叩头虫的这种绝技也是它们吸引异性的手段。每当求偶季节,雄性叩头虫总会飞到心仪的对象面前,拼命“叩头”,不断发出响亮的“咔咔”声——这种声音是雄虫力量的象征,雌性叩头虫往往会选择“叩头”声最大的那位作为伴侣。有昆虫学家就曾统计,在求偶季节,平均每只雄性叩头虫的“叩头”次数都会达到4000多次。
叩头虫这种奇特的求偶方式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被附会上了许多诡异色彩。在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中,叩头虫就被鬼魅当作“催情媚物”来使用,只要将炮制过的叩头虫掷到人身上,这人便神魂颠倒,不知不觉便中了鬼魅的圈套。不仅是小说,明代李时珍在修《本草纲目》时也将它记了一笔,“叩头虫者,佩之令人媚爱,杀之不祥”,足见叩头虫在古代的神秘。
菠萝莓
当菠萝莓的果实由绿变白、表面的小籽呈现深红色时,就意味着它已经成熟,可以食用了。这种水果的外形喜人,味道香甜,除了直接食用、榨汁以及与酸奶混合食用外,人们还可用它制作菠萝莓奶油甜饼等甜品。
如今,市场上水果的种类可谓极大丰富、数不胜数。对于大部分水果,人们都能将其外观与口味联系起来,正如你看到香蕉时不会想出它有石榴味儿。然而,近年出现在国外水果市场的一种名为“菠萝莓”的水果,却彻底颠覆了这一常理。
菠萝莓,顾名思义,它应该具有草莓与菠萝这两种水果的特质。的确,菠萝莓的外形跟草莓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颜色不是红色,而是奶白色,果实上均匀地点缀着点点猩红的种子,十分娇美。可与我们通常吃的红色草莓不一样的是,一口咬下去,口中弥漫的不仅没有一点儿草莓的香气,反而会让你产生错乱之感——汁液中满溢的竟然是菠萝的香气和甜味。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感和口感在这种水果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看到这里,有人一定会产生疑问,这是不是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吃了对人的身体是不是有害?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虽然菠萝莓于2010年才开始在英国出售,但它的培育经历与转基因没有一点关系,是利用传统的育种手段与技术培育而成的。
实际上,菠萝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莓品种。它的祖先早在1700年前后便从智利来到欧洲,落地生根400余年了。尽管菠萝莓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后来气候变化、种植地缩小等原因,菠萝莓也一度濒临绝灭。直到本世纪初,荷兰著名的草莓育种专家Hans de Jongh重新发现了这个种子资源,经过长达6年的精心选择与培育,他于2003年重新育成了这一珍奇品种,并将其取名为“Ananaserdbeere”或“pineapple strawberry”,也就是菠萝莓之意。
在菠萝莓之前,白色的草莓品种在欧洲市场上并不鲜见,例如在英国水果市场上常见的“White Soul”(白色灵魂)和“White Delight”(白色喜悦)等。但是具有菠萝香气的草莓却极为独特,因此,菠萝莓成为了水果市场上的新贵——在英国,一盒125克的菠萝莓售价可达4英镑(约合人民币40元)。
不光是气味、口感独特,菠萝莓的果肉中还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分解蛋白质,人们在食用大量肉类后,吃些菠萝莓可以改善身体因大量蛋白质供给而引起的不适。此外,菠萝朊酶还可溶解阻塞于身体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凝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因此菠萝莓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
2000年末至2001年初,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境内的明代梁庄王墓(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及其王妃的合葬墓),被先后三次盗掘。为了保护墓中未知的国宝,考古人员对这座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大批珍贵文物随即出土,其中一幅华丽的玉叶组佩,以其国宝级的身价和独特的形貌,令人叹为观止。
这幅梁庄王墓出土的玉叶组佩,其主人正是沉睡在墓中的王妃魏氏。整幅组佩分为两挂,其中一挂的饰件齐全,保存近乎完美,它通长59厘米,总重328.3克,由49件圆雕玉饰穿缀构成,每件玉饰都有一个小穿孔,以黄丝线将它们分九排四列串缀而成。
从玉饰的排列中,人们可以窥见当时皇家特有的庄严——组佩的一、三、六、八排,均为4对整齐的玉叶;二、四、七、九排,则分别系着不同的玉饰;第五排单独横缀一根玉珩,珩体上有四个孔,分贯四列,以防丝线相互纠结。而另一挂组佩则遗憾地缺失了5片玉叶,尽管存有缺憾,但整幅玉叶组佩依然难掩光华。如那对玛瑙鸳鸯,一雌一雄,作缩颈凫游之姿,其细微差别在于雌鸳鸯双翅收敛,神态安详,而雄鸳鸯却左翅扬起掩面,带出一丝戏水的愉悦。同时,工匠还利用玛瑙多彩的天然本色作了“俏色”处理,将鸳鸯的羽毛逼真表现出来。
除了做工精致,玉叶组佩还满载祝福,每件玉饰都根据谐音或特点代表一种寓意:玉叶为“金枝玉叶”,瓜为“瓜熟蒂落”,桃为“逃灾平安”,石榴为“多子多福”,鱼为“鱼水之欢”,鸳鸯则为“百年和美”。
据考证,玉叶组佩又被称为“玉禁步”,是明代皇室大婚时所用之物。它通常都是一幅两挂,分别佩戴在腰部两侧。戴上如此华丽繁琐的饰物,行走时必然不能过快,而缓缓行进中,玉饰还会发出叮叮当当的悦耳之音。因此,佩戴此饰物不仅规范了佩戴者的走姿,还为后宫增添了一股优雅气质。公元1433年,梁庄王大婚,明宣宗皇帝特意赐给其妃魏氏一幅玉禁步,以表达来自皇家的祝福。不幸的是,梁庄王婚后8年就不幸去世,魏氏感怀丈夫的深情,想要殉情而去,宣宗皇帝便以这幅玉禁步来劝解魏氏,要坚强地活下去。又过了10年,魏氏寿终正寝,遗言便是带着这件延续了她的爱情和生命的玉叶组佩,一起葬在了爱人的身边。
荡姓
唐时,荡氏为避唐国号,部分荡人改为阳氏,吐蕃大将荡没藏降唐后,亦改称阳没藏。荡姓除在河南、江西、陕西、福建少有发现外,其余荡氏均已成为汤氏的一支——此图为现今的陕西渭南,“荡”姓祖先们曾经生活于此。
相传在上古时期,“荡姓”本是帝王之姓——炎帝部落的首领共工,本名就叫做“荡明”。共工是一位英明的领袖,善于治水和发展农业,在他的领导下,炎帝部落欣欣向荣,实力大为增长。
在后来的扩张过程中,炎帝部落与中原黄帝部落遭遇——这正应了那句“一山不容二虎”的古语,为了争夺地盘,两部落大打出手,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打到最后,炎帝部落终于不敌,大败亏输,首领共工也被诛灭。而他的后人为了避祸,四处漂泊,最终流落到了“汤水”流域(在今天河南北部的鹤壁、安阳境内)立足。
也许真的是“成王败寇”,炎帝部落战败后,不光土地、人口被兼并,就连昔日的“王姓”——荡姓也被贬作贱称。从此,直到千年之后西周建国,历代统治者都将“荡”字列为下等词义,曰“以此奸夷(的姓氏),用之小人焉”。这时的荡姓已没有了昔日荣光,迫于形势,很多荡姓族人不得不将姓氏改作“汤”、“炀”等。
如果说,源于炎帝部落的荡姓承载了太多苦难与屈辱,那么荡姓的第二个起源境遇就大不一样了。据史书记载,春秋时宋襄公有一个叫公子荡的兄弟,此人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他协助宋襄公两合诸侯、称霸天下,立下了盖世功勋。特别是在公元前638年的宋、楚决战中,公子荡为了营救宋襄公突围,身中数箭,不幸牺牲。公子荡的忠勇让宋襄公非常感动,战后他对公子荡家族大加封赏,“待之诸宗室之上”。 为了显示自己家族的与众不同,从公子荡的孙子开始,后人便将姓改为了“荡”。作为宋国的豪门贵族,公子荡的后人大多位高权重,而“荡姓”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在后来的传承中,由于各地方言口音的不同,“荡”常常被念作“汤”,并且与汤字互为通假,比如汉朝时“荡寇将军”的官职,在不少史书中就被写成了“汤寇将军”。到了唐朝,因“荡”与“唐”发音相近,出于避讳国号,许多荡姓之人改姓为“阳”。例如,当时吐蕃的一个将军名叫“荡没藏”,他投降唐朝天子之后,便将名字也改成了“炀没藏”(也作“阳没藏”)。
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后的今天,荡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江西等省,其中又以江西境内最为集中——仅在余江一县,就聚居了全国荡姓人口的三成以上。
叩头虫
叩头虫曾经在我国境内广为分布,但现在栖息地日益缩小,多集中在南方浙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叩头虫的幼虫在土中孵化后,主要以农作物根茎为食,因此叩头虫也是一种农业害虫。
每逢夏秋季节,在江浙地区的田野中总会出现一种硬壳小甲虫,它头尖身狭,长约三、四厘米,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然而当你将它捉在手中,古怪的事情便发生了——只见它先弯下前胸,将头部垂下,然后又突然挺直胸脯、头部扬起,同时发出“咔咔”的声音,如此反复进行,就好像在不停地叩头。只要你一刻不放过它,它便会一直“叩头”下去,样子滑稽,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个小家伙就得了个“叩头虫”的名号。
叩头虫很受孩子们欢迎,见到绝不会放过,一定要捉起来观看它叩头求饶的表演。一只叩头虫总能给孩子们带来半天欢乐,直到叩头虫精疲力尽,孩子们也不忍心再折磨它,于是松开手指,叩头虫连忙跃起,展开翅膀溜之大吉。
叩头虫为什么能叩头呢?这与它独特的身体结构有关。叩头虫的前胸腹板上有一个楔形突起,正好插入到下面中胸处的凹槽中。当凹槽里的肌肉突然收缩,自然而然就带动楔形突起、前胸和头部的猛然“叩动”——这有点像我们人类做“仰卧起坐”时的动作:腹部肌肉用力,上半身便能向前挺起了。
只要没有外力束缚,叩头虫能在一次“叩头”中获得巨大能量,在叩头的一瞬间,叩头虫身体在千分之一秒内弯成弓形,猛烈撞击周围的物体,由此获得的反冲力能让它迅速弹开30多厘米,因此叩头虫被人捉住后的那种举动,与其说是叩头,不如说是想挣扎逃生。
除了用来逃生,叩头虫的这种绝技也是它们吸引异性的手段。每当求偶季节,雄性叩头虫总会飞到心仪的对象面前,拼命“叩头”,不断发出响亮的“咔咔”声——这种声音是雄虫力量的象征,雌性叩头虫往往会选择“叩头”声最大的那位作为伴侣。有昆虫学家就曾统计,在求偶季节,平均每只雄性叩头虫的“叩头”次数都会达到4000多次。
叩头虫这种奇特的求偶方式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被附会上了许多诡异色彩。在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中,叩头虫就被鬼魅当作“催情媚物”来使用,只要将炮制过的叩头虫掷到人身上,这人便神魂颠倒,不知不觉便中了鬼魅的圈套。不仅是小说,明代李时珍在修《本草纲目》时也将它记了一笔,“叩头虫者,佩之令人媚爱,杀之不祥”,足见叩头虫在古代的神秘。
菠萝莓
当菠萝莓的果实由绿变白、表面的小籽呈现深红色时,就意味着它已经成熟,可以食用了。这种水果的外形喜人,味道香甜,除了直接食用、榨汁以及与酸奶混合食用外,人们还可用它制作菠萝莓奶油甜饼等甜品。
如今,市场上水果的种类可谓极大丰富、数不胜数。对于大部分水果,人们都能将其外观与口味联系起来,正如你看到香蕉时不会想出它有石榴味儿。然而,近年出现在国外水果市场的一种名为“菠萝莓”的水果,却彻底颠覆了这一常理。
菠萝莓,顾名思义,它应该具有草莓与菠萝这两种水果的特质。的确,菠萝莓的外形跟草莓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颜色不是红色,而是奶白色,果实上均匀地点缀着点点猩红的种子,十分娇美。可与我们通常吃的红色草莓不一样的是,一口咬下去,口中弥漫的不仅没有一点儿草莓的香气,反而会让你产生错乱之感——汁液中满溢的竟然是菠萝的香气和甜味。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感和口感在这种水果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看到这里,有人一定会产生疑问,这是不是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吃了对人的身体是不是有害?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虽然菠萝莓于2010年才开始在英国出售,但它的培育经历与转基因没有一点关系,是利用传统的育种手段与技术培育而成的。
实际上,菠萝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莓品种。它的祖先早在1700年前后便从智利来到欧洲,落地生根400余年了。尽管菠萝莓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后来气候变化、种植地缩小等原因,菠萝莓也一度濒临绝灭。直到本世纪初,荷兰著名的草莓育种专家Hans de Jongh重新发现了这个种子资源,经过长达6年的精心选择与培育,他于2003年重新育成了这一珍奇品种,并将其取名为“Ananaserdbeere”或“pineapple strawberry”,也就是菠萝莓之意。
在菠萝莓之前,白色的草莓品种在欧洲市场上并不鲜见,例如在英国水果市场上常见的“White Soul”(白色灵魂)和“White Delight”(白色喜悦)等。但是具有菠萝香气的草莓却极为独特,因此,菠萝莓成为了水果市场上的新贵——在英国,一盒125克的菠萝莓售价可达4英镑(约合人民币40元)。
不光是气味、口感独特,菠萝莓的果肉中还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分解蛋白质,人们在食用大量肉类后,吃些菠萝莓可以改善身体因大量蛋白质供给而引起的不适。此外,菠萝朊酶还可溶解阻塞于身体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凝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因此菠萝莓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