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的调整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g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政链接】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12月19日,网上的一篇文章《2016年中国农村改革重点:三权分置、集体权能改革》中写道:中国的改革,可以说是从农村开始;而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土地开始。2016年,又一项中国农村重大改革依然与土地有关,就是“三权分置”,也就是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农业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三权分置”正稳步推进。
  农业部最新统计,作为“三权分置”推进的基础,目前,全国已经有75亿亩土地完成确权颁证,接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60%,并计划在2018年全部完成。
  【知识链接】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
  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历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这也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义道路。
  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
  5历程:从1953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1980年。
  2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估计不足。
  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4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5历程: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6评价: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使“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2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了政治前提;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安徽、四川两省改革试点的成功,党中央决定在全国推广。
  3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4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土地的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
  5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6改革的方向: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
  【重难点解析】
  1分清两次分田的不同。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可买卖、处置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持土地公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只获得土地的承包经营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买卖、处置。
  2分清两次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土地改革中,变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分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变与不变。作为农村改革实行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土地的公有性质不变,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的是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改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统一经营、共同生产的方式,实行“分田到户”,农民获得是承包经营管理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吃大锅饭、按需分配的方式,实行“自负盈亏”,农民获得了收益权。
  【中考真题解析】
  例1(2016·重庆)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识记情况。土地改革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开展,因而①不符合题意;从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及意义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例2(2016·江西)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文化大革命”运动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业政策曲折历程的掌握程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左”的错误严重泛滥,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A、B项都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不是农业政策。故选D。
  例3(2012·河北)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大包干”“包产到户”可知,该日记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A项中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项中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项中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盲目扩大公有制规模,均与“包产到户”无关。故选D。
  【试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右图是1950年朱宣咸木板刻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该作品反映的事件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農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改革后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6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D农业合作化运动
  7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
  A让农民分散经营
  B让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对农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实行公私合营
  8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9右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
  10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曾出现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B农村C国有企业D政府机关
  13右图表现了1978年小岗村农民签订契约的场景,当时大家约定:“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这份契约的签订实际上是()
  A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B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C参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自主建立生产责任制
  14中共中央1982年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1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
  A包产到户B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
  C产品完全由农民支配D土地可以自由支配
  1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业合作化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1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改组多次聚焦“三农”。中国农村正在不断深入的改革中释放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观察下页的漫画,回答问题。
  图一:农民得解放图二:农业合作化是图三:共产主义图四:大包干
  让大家富裕的道路大食堂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出现图一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什么运动?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什么政策的实施?它的实施有何意义?
  (5)依据以上漫画和问题的设置,你认为促进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的苏联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农业部最新摸底显示,目前,全国23亿农户中,流转土地的农户已经超过了30%。因此,今年10月,中央出台《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变的基础上,顺应农民的意愿,将流转土地上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说:“农村的土地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这是我们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哪些成功探索?
  (2)“三权分置”实施的基础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參考答案
  一、1B2D3A4C5D6D7B8B9A10C11A12B13D14A15A16A17B18C
  二、19(1)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3)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左”的错误。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5)正确的政策(制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20(1)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90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调整经济体制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其他文献
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是河南省中考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类题有各自的特点,观察与思考题侧重于考查知识,活动与探索题则更开放、灵活。同时,两者有很多共同点,故而合并讨论。  纵观近五年河南中考試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一般设置四道题,主要涉及中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环保、河南省情及当年的重大时政等。解答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除了答案要点化、书写规范化、卷面整洁化外,还可遵循一定的解答方法
2012年中招考试已经过去,仔细研读、认真品味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觉得这套试卷就像一杯醇香的茶,越品越香,越回味越有滋味。下面,笔者谈谈对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的几点感受。  一、试题概况  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共包括四道大题,13个小题,卷面满分70分,主客观试题分值比例为5:2,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試题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俱进,体现了鲜明的
【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的到来  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起止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条件)  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影响  电力取代蒸汽成为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广泛应用于生活
系统掌握历史知识是解答一些综合性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重要“法宝”,而教材中的单元标题、课文标题、每一课的小标题则是我们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一把“钥匙”。  一、单元标题  单元标题一般概括了某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或主题。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为例,其中第一单元的标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所涉及历史阶段的特征在标题中体现得很明显,一是繁荣: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各民族友好
例题:2007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拟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试问我国近代史上将“元旦”(公历1月1日)作为节日,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前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前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解答本题时应明确日前所提的“元旦”一般指现行公历里的节日。中国是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实施现行公历的,此前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将要迎来60岁生日。从贫弱落后到总体小康,从闭关自守到海纳百川,60载风云翻卷而过,沧桑巨变映现无数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
想看书却总想玩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这样的手机依赖症,你是否也有?近日,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自主阅读室开设了“脱机自习室”,进入自习室需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代为保管。用这种方式自习,你能坚持多久?  时下,对于很多个体而言,工作、生活、娱乐,几乎哪一样生活方式都离不开手机。甚至,手机一会儿不响、不亮,有的人心里还会觉得没着没落。有人戏称,现在什么都可以丟,手机却不能丢。因此,“无手机课堂”
[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2012年11月29日,习
【复习目标】  1.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能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了解北宋的政治制度。  3.理解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包括目的、内容、意义。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4.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5.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6.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锻造思维品质、凸显德育功能,这是2015年河南省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突出理念和基本思路,它既体现在A卷中,也体现在B卷中。品阅3000多字的2015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B卷,我们情不自禁地慨叹于其崇高的思维境界、精准的价值定位、先进的评价理念、鲜明的学科特色、巧妙的整体设计、入微的雕刻琢磨等。仔细品读后,又不得不赞叹与折服于试卷在字里行间、行文布局,特别是精神内涵中所蕴藏的核心亮点——强调对考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