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健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却对内地国情了如指掌。今年是他进入内地市场的第八个年头,这位掌控着数十亿元资金的基金管理人,既不同于“纯海外派”,也不同于中外合璧的“海归派”,而是一位吃透了“中国特色”的内地通。
一张国情的大网
1998年,以钜国创投执行董事和趋势创投董事长的身份,30岁的高健智带着1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正式进入大陆市场。此前,他已经是台港澳等地一位颇有名气的专业投行人士了。
当时,钜国创投在台湾市场上风头正劲,他们投资的70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的虽然只有90多家,但其总投资回报率却高达10多倍。
内地市场巨大的空间,时刻诱惑着高健智,他迫不及待地开始审视每一份商业计划书,却发现怪事连连:每一个宣称自己赢利的企业,都拿不出合乎国际惯例的会计报表;找上门来的企业急需资金,却把投行当成银行,只愿多付几个点的利息,不愿用股权来融资……
在高健智看来,一份份商业计划书,就是一个个黑洞。每一个轻率的决定,都可能让巨额投资血本无归。而当时重重的政策壁垒,也限制了他的发挥。高健智终于明白,看似生机无限的内地,为什么众多投行却视之为龙潭虎穴,只有小心翼翼的试探,没有大展拳脚的快上。在資金的激情与嗷嗷待哺的内地企业之间,分明隔着一张剪不断理还乱的国情大网。
第三类投资团队
初入内地的举步维艰,让高健智明白:在内地做投资,除了专业经验,最重要就是吃透”中国特色”。台湾与内地同文同种,高健智在解读内地市场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人才是投行业的关键要素。而中国人做事的习惯往往是对人不对事。人对了,事情就好办。目前,中国内地的投行团队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型投行的国际化团队,专业化水平高,能娴熟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海外承销能力强。团队中虽有本工人员但接受的是全盘西化教育,且基本处于从属地位。这类团队比较缺乏在中国本土的操作经验和资源网络,其业务拓展方式是“强攻”,常常依靠各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打着WTO承诺、市场经济规律的大旗,对级别较高的政府展开立体攻势。虽然攻城掠地颇有斩获,但走麦城的例子也不少;第二类是以海归为主体的团队。与第一类团队相比,他们的国际经验和海外资本市场运作能力不可同日而语。以汉语为母语不是他们了解中国国情的充分条件,其国内资源、公关能力甚至不如第一类团队。
高健智认为,这两类团队对“中国特色”的适应程度都十分有限。为此,他组建了一支扎根本土,同时结合本地政府资源、国际经验和网络支持的团队,将国际化背景人员与拥有扎实资源及营销网络的本土人员进行均衡配置。与第一类投行的强势不同,高健智带领的团队每到一地总是能了解并尊重当地企业的需求和政府的意向。与这样的团队接触,人们会发现他们对各种政策的走向、各地政府的意图了解得比绝大多数国人还清晰。对国情的准确把握,使高健智领导的投行机构避开了一个个陷阱取了丰厚的收益。如今,他们的团队已经运营了45个基金(其中包括10多个海外基金),总规模180亿元人民币。各国投资人的投入,是对基金管理团队的最好肯定。
“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
近年来,海外投行加大了开拓中国内地市场的力度。由于具有产品丰富、退出渠道畅通等众多优势,国际大投行在内地过着优裕的生活。以海外上市为例,国际大投行几乎是每一个项目都能成功上市,而本土投行显然无法做到。在国际大投行的挤压下,众多本土投行只能以凉水充饥。
这种新格局吸引了高健智的关注。按照惯例,海外基金进入内地市场时,往往会避免与政府接触过多。即使迫不得已需要与政府接触,他们也习惯与更高一级的政府打交道,从而一级一级往下压。
在中国市场蛰伏了8年的高健智发现,海外投行与政府打交道的习惯恰恰是其最大的弱点。作为内地的权力机构,各级政府的能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渠道:通过政府部门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政策走向,从而能避开政策雷区;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政府部门掌握的准确信息,可以帮助投行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与政府合作,还可以垄断一定区域内的优质企业资源。
显然,要开拓内地市场,政府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但是,对到底如何与政府打交道,高健智却心有余悸。原来,高健智曾与一个地方政府合作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在取得了政府不干涉具体经营事务的承诺后,高健智同意了当地政府的控股要求。结果,资金到位后,当地政府将此前的承诺抛诸脑后,坚持将资金投向一个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却是当地政府政绩工程的城市广场项目。
经过反复探索,高健智提炼出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
首先,与政府对等出资,组建区域性的投资公司。主要为当地政府的一些重点项目服务,比如高新技术园区的招商引资、高科技研发的专项基金等。通过这样一个公司,可以实现对当地所有优质企业的长期关注。
其次,坚持自己掌握经营权,不允许地方政府干涉具体的经营事务,坚持专业的投资事务应该由专业的投资人才来打理。
第三,改变政府观念,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过渡。高健智认为,内地并不缺乏资金,而是欠缺一种整合资源的模式。所以,任何一个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选择最合适的定位和资金,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按照这一模式,高健智的投资团队先后与四川、重庆、山东、辽宁等多个省市政府合作,组建了10多家专业的区域性投资公司。这些公司的良好运作,让高健智与所有合作过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内地做投资,好比开着高级轿车在乡间土路上行驶。”高健智说,“投资环境仍然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吧。”
目前,地方政府对投资的需求以及心态已经转变;股权分置改革,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新的退出途径;相关法律法规正逐步完善……种种利好消息撩拨起了投行的阵阵激情。大势向好,风投的高级轿车有望就此告别乡间土路。
高健智觉得,这正是扭转本土投行颓势的绝佳时机。2006年初,高健智筹建两支本土基金——财富汇金和信华诚两支基金正式开始运作,总资金规模约40亿元人民币。
大势向好中依然会有落魄的失意者,不过在中国内地市场上耕耘了8年的高健智坚信失意者中一定不会有自己。
[编辑 周云成]
E-mail:chinacbr@vip.163.com
一张国情的大网
1998年,以钜国创投执行董事和趋势创投董事长的身份,30岁的高健智带着1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正式进入大陆市场。此前,他已经是台港澳等地一位颇有名气的专业投行人士了。
当时,钜国创投在台湾市场上风头正劲,他们投资的70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的虽然只有90多家,但其总投资回报率却高达10多倍。
内地市场巨大的空间,时刻诱惑着高健智,他迫不及待地开始审视每一份商业计划书,却发现怪事连连:每一个宣称自己赢利的企业,都拿不出合乎国际惯例的会计报表;找上门来的企业急需资金,却把投行当成银行,只愿多付几个点的利息,不愿用股权来融资……
在高健智看来,一份份商业计划书,就是一个个黑洞。每一个轻率的决定,都可能让巨额投资血本无归。而当时重重的政策壁垒,也限制了他的发挥。高健智终于明白,看似生机无限的内地,为什么众多投行却视之为龙潭虎穴,只有小心翼翼的试探,没有大展拳脚的快上。在資金的激情与嗷嗷待哺的内地企业之间,分明隔着一张剪不断理还乱的国情大网。
第三类投资团队
初入内地的举步维艰,让高健智明白:在内地做投资,除了专业经验,最重要就是吃透”中国特色”。台湾与内地同文同种,高健智在解读内地市场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人才是投行业的关键要素。而中国人做事的习惯往往是对人不对事。人对了,事情就好办。目前,中国内地的投行团队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型投行的国际化团队,专业化水平高,能娴熟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海外承销能力强。团队中虽有本工人员但接受的是全盘西化教育,且基本处于从属地位。这类团队比较缺乏在中国本土的操作经验和资源网络,其业务拓展方式是“强攻”,常常依靠各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打着WTO承诺、市场经济规律的大旗,对级别较高的政府展开立体攻势。虽然攻城掠地颇有斩获,但走麦城的例子也不少;第二类是以海归为主体的团队。与第一类团队相比,他们的国际经验和海外资本市场运作能力不可同日而语。以汉语为母语不是他们了解中国国情的充分条件,其国内资源、公关能力甚至不如第一类团队。
高健智认为,这两类团队对“中国特色”的适应程度都十分有限。为此,他组建了一支扎根本土,同时结合本地政府资源、国际经验和网络支持的团队,将国际化背景人员与拥有扎实资源及营销网络的本土人员进行均衡配置。与第一类投行的强势不同,高健智带领的团队每到一地总是能了解并尊重当地企业的需求和政府的意向。与这样的团队接触,人们会发现他们对各种政策的走向、各地政府的意图了解得比绝大多数国人还清晰。对国情的准确把握,使高健智领导的投行机构避开了一个个陷阱取了丰厚的收益。如今,他们的团队已经运营了45个基金(其中包括10多个海外基金),总规模180亿元人民币。各国投资人的投入,是对基金管理团队的最好肯定。
“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
近年来,海外投行加大了开拓中国内地市场的力度。由于具有产品丰富、退出渠道畅通等众多优势,国际大投行在内地过着优裕的生活。以海外上市为例,国际大投行几乎是每一个项目都能成功上市,而本土投行显然无法做到。在国际大投行的挤压下,众多本土投行只能以凉水充饥。
这种新格局吸引了高健智的关注。按照惯例,海外基金进入内地市场时,往往会避免与政府接触过多。即使迫不得已需要与政府接触,他们也习惯与更高一级的政府打交道,从而一级一级往下压。
在中国市场蛰伏了8年的高健智发现,海外投行与政府打交道的习惯恰恰是其最大的弱点。作为内地的权力机构,各级政府的能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渠道:通过政府部门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政策走向,从而能避开政策雷区;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政府部门掌握的准确信息,可以帮助投行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与政府合作,还可以垄断一定区域内的优质企业资源。
显然,要开拓内地市场,政府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但是,对到底如何与政府打交道,高健智却心有余悸。原来,高健智曾与一个地方政府合作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在取得了政府不干涉具体经营事务的承诺后,高健智同意了当地政府的控股要求。结果,资金到位后,当地政府将此前的承诺抛诸脑后,坚持将资金投向一个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却是当地政府政绩工程的城市广场项目。
经过反复探索,高健智提炼出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模式:
首先,与政府对等出资,组建区域性的投资公司。主要为当地政府的一些重点项目服务,比如高新技术园区的招商引资、高科技研发的专项基金等。通过这样一个公司,可以实现对当地所有优质企业的长期关注。
其次,坚持自己掌握经营权,不允许地方政府干涉具体的经营事务,坚持专业的投资事务应该由专业的投资人才来打理。
第三,改变政府观念,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过渡。高健智认为,内地并不缺乏资金,而是欠缺一种整合资源的模式。所以,任何一个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选择最合适的定位和资金,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按照这一模式,高健智的投资团队先后与四川、重庆、山东、辽宁等多个省市政府合作,组建了10多家专业的区域性投资公司。这些公司的良好运作,让高健智与所有合作过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内地做投资,好比开着高级轿车在乡间土路上行驶。”高健智说,“投资环境仍然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吧。”
目前,地方政府对投资的需求以及心态已经转变;股权分置改革,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新的退出途径;相关法律法规正逐步完善……种种利好消息撩拨起了投行的阵阵激情。大势向好,风投的高级轿车有望就此告别乡间土路。
高健智觉得,这正是扭转本土投行颓势的绝佳时机。2006年初,高健智筹建两支本土基金——财富汇金和信华诚两支基金正式开始运作,总资金规模约40亿元人民币。
大势向好中依然会有落魄的失意者,不过在中国内地市场上耕耘了8年的高健智坚信失意者中一定不会有自己。
[编辑 周云成]
E-mail:chinacb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