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
2016年11月2日“千课万人”教学观摩课,窦桂梅老师教《阿长与〈山海经〉》,让不少专家、教师大惑不解:鲁迅那么长、那么难的文章,小学生读得懂吗?这是人教版八年级的教材啊!虽然文本节选自钱理群主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确实,在当下,连中学生读鲁迅也头大如斗;小学教材只选鲁迅的一篇《少年闰土》——《故乡》节改版,不就是为了想让小学生读懂?读不懂的,还能教吗?
这普遍的困惑,也体现了对“表现本位”理念的隔膜。因此,有必要对窦老师的课作一诠释,为她说说课。
1.读鲁迅、读经典是为“立言”价值观打底
小学生要读经典。读鲁迅,即读经典。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不读伟大的作家、作品,读什么?窦老师上《阿长与〈山海经〉》,是她策划的清华附小“亲近鲁迅”专题教学活动内容之一,是清华附小“成志教育”精神的体现。她研究实践的“语文主题教学”中,一直关乎“语文立人”,进而“成志”,成就“立言”之志;鲁迅是“立言者”之楷模,让学生了解这些光耀千秋的作家、作品,十分必要。语文科人文关怀的特性,就在于激发存在性言语动机,培育“立言”这一核心价值观。
窦老师课的“导入”部分介绍学生认识多才多艺的、了不起的文化巨匠鲁迅的美术书法造诣,结尾部分提供了鲁迅对版画等美术形式的贡献,及推荐阅读的《朝花夕拾》等,都是为引领学生走进鲁迅之门,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習、研究经典的动机,培育“立言”之志,这有“动力学”价值,是听课时不应忽略的。
至于经典是否读得懂,懂多少,这不重要。读书要读“懂”,是伪命题。经典是常读常新、读一辈子的,好书不厌百回读,便表明别指望一次性读懂。能懂多少是多少,基本不懂也没关系;能记诵最好,即便留点印象,也会受用终身。小学生要少读时文、少读粗糙的儿童文学和绘本,要多读、多记经典——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尤其多读古代经典,是“性价比”最高的。留下经典的记忆,就是为一生“立言”打底。
窦老师教《阿长与〈山海经〉》是为了在鲁迅诞辰135周年纪念时,让学生用儿童的方式亲近鲁迅的作品。她在语文主题教学的深度发展中,有一个庞大的“回归经典”研读计划,为成就“立言者”搭建天梯。
2.“表现本位”阅读重在“转化”“再创造”
以“立言成志”为导向,必然要以“言语表现”为本位。人类主要是通过写作、言语创造建构精神家园,彰显存在价值,从而获得归属感、尊严感、成就感的。这就是“表现——存在论”之要义:我写故我在。因而,语文课程“表现本位”(写作本位)的转向,乃大势所趋。
与“阅读本位”教学理解、吸收的定位不同,“表现本位”教学重在“转化”与“再创造”。要使文本中的志、知、情、意、能,“转化”为学生的志、知、情、意、能,以丰富、提升其心灵境界与言语素养。心灵丰富了,便有了表现、创造欲求,喷涌不竭的写作源泉。情动于中,才能发之为文。阅读、理解文本不是目的,而是迈向“再创造”的跳板。
基于“转化”“再创造”的认知,我们看到窦老师的课风剧变:她不再像以往老师们那样带领学生较多地停留在“写了什么”的理解与分析层面,而重在启发学生“怎么写,为什么写”的体验与感受,情感与思辨,建构与生成。以此调动、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促其自悟自觉。有了学生的言语感知、创造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本位”教学。她在这节课上,不同于一般语文教师对该文本的解读,而是发现了鲁迅回忆性叙事背后复杂纠结的负面情感与正面情感,这是独到也是独特的见解。那么原生价值如何转换?窦老师让学生自读和共读相结合,细读品味,发现字面上看不到的秘密与味道。例如学生发现了鲁迅在“写作表现”上,回忆几件事的详写与略说;发现了“摆成大字”的简,与“逼说恭喜、逼吃福橘”的繁,以及表面对阿长“不大佩服”“无法可想”“辟头的磨难”的“抑”,到文字背后透着的“扬”;还发现了写“买《山海经》”这件事,运用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的“长”,买《山海经》过程的“消”,等等。引导学生打破写人“只写好事”与表现“单一情感”的写作思维定势,进而从阿长的一件件事上联想到,写亲人、他人可以运用复杂情感的构思与表现……学生的言语生命被激活了。
“表现本位”课堂,踩在“理解”文本的垫脚石上,牢牢揪住“转化”“再创造”的缰绳,就对了。
3.想象是“转化”“再创造”的助推器
在“转化”“再创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情境、行为的还原与人物的代入、置换,这些都离不开想象,离不开借助想象领悟写作的道理与方法。在“转化”“再创造”的工具箱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亟须培养的写作核心能力。
许多教师以为“表现本位”“写作本位”阅读教学就是读、写结合,是某些写作技能的训练,是边读边“练笔”,这是一个误解,是肤浅的认知。“练笔”可以有,但不是必须有。那些纯粹的写作技能训练课,以为是“指向写作”,最“写作本位”了,其实是舍本逐末。离开从经典研读中培育、获得“志、知、情、意”,便没有真正的写作之“能”。
窦老师的课没有练笔,但是有三项活动让人印象深刻,都是通过想象来促成“转化”“再创造”的。一是将母亲说长妈妈“……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让学生说说若去掉前后文,这句话像是谁说的。这种情境言说中,体会到原文母亲语言里藏着的对阿长摆成大字睡觉,“不动、不闻、不开口”的理解。二是请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朗读长妈妈“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体验阿长心态的乐观,想着“大家”的善良,以及最朴素的“一年到头,顺顺溜溜(原文为“顺顺流流”)”的愿望。三是把鲁迅没有写的“阿长怎么买《山海经》”的过程变成学生表演,进一步发现鲁迅运用“留白”写法的奥妙。没文化的阿长如何买“三哼经”的,学生自行创设情境对话表演起来。这种进入角色进行虚构与表现,把儿童自己体会到的人物情感、语言、动作等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这段创造表演,用儿童的话说,会有多种买《山海经》的版本,鲁迅不就是让我们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伟大神力吗?体验鲁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的感觉吗?原来买《山海经》过程的“消”,就是丰富学生心灵与学习言语表现的助推器。想象力属于言语智慧,是写作的核心竞争力;言语智慧重于表现技能。想象力是言语智能之母。一个人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想象力,语文教师不培养什么也不能不培养言语想象力。窦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是充满想象力的。是用教师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想象力。 于是,课尾,当学生以鲁迅的身份想象鲁迅最想对阿长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学生的精彩语言。这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正是表现与存在。
此外,我还想请各位注意窦老师板书时最先写下的是“回忆性散文”。在课中,这个关键词多次出现,这意味着本课任务是学写回忆性散文。培养文体感是“表现本位”教学的题内之义。鲁迅散文是不可复制的,但可以从中学到怎样写回忆性散文。教其他文章也一样,目的是培养某一文体感。借助某一文本,教的是某种文体的写作,这应成为教师的教学常规。缺乏“教文体”的意识,便没有正确、高效的“表现本位”教学活动。
4.赘论:“我会怎么教”之浅见
窦桂梅老师“表现本位”教学显示出较高的水平,综合才智超群,给予我许多教益与启示。毋庸讳言,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向,任何人都难一蹴而就。我也仍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文无定法,课无常型。在“转化”“再创造”上,势必还有提升空间与其他教学选择,愿奉献拙见与大家分享。
我没有教过小学,如果我来教,会跟学生说鲁迅的“弃医从文”:療治人的精神比疗治肉体更重要;会跟他们讨论鲁迅为什么写《朝花夕拾》,写《阿长与〈山海经〉》……求解“为什么写作”之谜,为学生写作、立言寻找理由——动力支撑;积聚能量,激发言说欲、立言欲,是语文课永恒的主题。
我会根据学情,聚焦某一言语素养、能力的“转化”、生成:或与学生一道进入鲁迅写作的心路历程,猜测、还原这篇文章——回忆性散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起意、立意、选材、构思、表达、修改;或让学生与自己写的回忆性文章相互参照、比较,体会如何选择、运用更好的写作内容与表达方法,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或“入乎其内”,让学生进入该作品的各个语境,想象自己对长妈妈的作为有什么感觉、情感,比较自己与鲁迅的感觉、情感有无异同,相互交流个人特殊的情感体验;或“出乎其外”,回忆自己对某一家人、老师、同学有什么特别想表达的感觉、情感,“内视”这感觉、情感随时间的推移,是否产生起伏、反差、变异,讨论打算表现什么、怎样表现……
从求“语用”到求“立言”,从读时文到读经典,从为理解、吸收到为转化、再创造,从写“生活”到写“心灵”(“思想”)等观念的重构,终将成为语文界的共识。到那时,想必窦老师经典研读计划已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孩子们老庄、孔孟、李杜……读过不少,满腹诗书,出口成章,落笔珠玑——诸位还会对她领学生“亲近鲁迅”感到惊讶吗?
不妥、错误之处尚望窦老师与读者批评、指教。
(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福建师范大学)
2016年11月2日“千课万人”教学观摩课,窦桂梅老师教《阿长与〈山海经〉》,让不少专家、教师大惑不解:鲁迅那么长、那么难的文章,小学生读得懂吗?这是人教版八年级的教材啊!虽然文本节选自钱理群主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确实,在当下,连中学生读鲁迅也头大如斗;小学教材只选鲁迅的一篇《少年闰土》——《故乡》节改版,不就是为了想让小学生读懂?读不懂的,还能教吗?
这普遍的困惑,也体现了对“表现本位”理念的隔膜。因此,有必要对窦老师的课作一诠释,为她说说课。
1.读鲁迅、读经典是为“立言”价值观打底
小学生要读经典。读鲁迅,即读经典。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不读伟大的作家、作品,读什么?窦老师上《阿长与〈山海经〉》,是她策划的清华附小“亲近鲁迅”专题教学活动内容之一,是清华附小“成志教育”精神的体现。她研究实践的“语文主题教学”中,一直关乎“语文立人”,进而“成志”,成就“立言”之志;鲁迅是“立言者”之楷模,让学生了解这些光耀千秋的作家、作品,十分必要。语文科人文关怀的特性,就在于激发存在性言语动机,培育“立言”这一核心价值观。
窦老师课的“导入”部分介绍学生认识多才多艺的、了不起的文化巨匠鲁迅的美术书法造诣,结尾部分提供了鲁迅对版画等美术形式的贡献,及推荐阅读的《朝花夕拾》等,都是为引领学生走进鲁迅之门,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習、研究经典的动机,培育“立言”之志,这有“动力学”价值,是听课时不应忽略的。
至于经典是否读得懂,懂多少,这不重要。读书要读“懂”,是伪命题。经典是常读常新、读一辈子的,好书不厌百回读,便表明别指望一次性读懂。能懂多少是多少,基本不懂也没关系;能记诵最好,即便留点印象,也会受用终身。小学生要少读时文、少读粗糙的儿童文学和绘本,要多读、多记经典——读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尤其多读古代经典,是“性价比”最高的。留下经典的记忆,就是为一生“立言”打底。
窦老师教《阿长与〈山海经〉》是为了在鲁迅诞辰135周年纪念时,让学生用儿童的方式亲近鲁迅的作品。她在语文主题教学的深度发展中,有一个庞大的“回归经典”研读计划,为成就“立言者”搭建天梯。
2.“表现本位”阅读重在“转化”“再创造”
以“立言成志”为导向,必然要以“言语表现”为本位。人类主要是通过写作、言语创造建构精神家园,彰显存在价值,从而获得归属感、尊严感、成就感的。这就是“表现——存在论”之要义:我写故我在。因而,语文课程“表现本位”(写作本位)的转向,乃大势所趋。
与“阅读本位”教学理解、吸收的定位不同,“表现本位”教学重在“转化”与“再创造”。要使文本中的志、知、情、意、能,“转化”为学生的志、知、情、意、能,以丰富、提升其心灵境界与言语素养。心灵丰富了,便有了表现、创造欲求,喷涌不竭的写作源泉。情动于中,才能发之为文。阅读、理解文本不是目的,而是迈向“再创造”的跳板。
基于“转化”“再创造”的认知,我们看到窦老师的课风剧变:她不再像以往老师们那样带领学生较多地停留在“写了什么”的理解与分析层面,而重在启发学生“怎么写,为什么写”的体验与感受,情感与思辨,建构与生成。以此调动、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促其自悟自觉。有了学生的言语感知、创造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本位”教学。她在这节课上,不同于一般语文教师对该文本的解读,而是发现了鲁迅回忆性叙事背后复杂纠结的负面情感与正面情感,这是独到也是独特的见解。那么原生价值如何转换?窦老师让学生自读和共读相结合,细读品味,发现字面上看不到的秘密与味道。例如学生发现了鲁迅在“写作表现”上,回忆几件事的详写与略说;发现了“摆成大字”的简,与“逼说恭喜、逼吃福橘”的繁,以及表面对阿长“不大佩服”“无法可想”“辟头的磨难”的“抑”,到文字背后透着的“扬”;还发现了写“买《山海经》”这件事,运用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的“长”,买《山海经》过程的“消”,等等。引导学生打破写人“只写好事”与表现“单一情感”的写作思维定势,进而从阿长的一件件事上联想到,写亲人、他人可以运用复杂情感的构思与表现……学生的言语生命被激活了。
“表现本位”课堂,踩在“理解”文本的垫脚石上,牢牢揪住“转化”“再创造”的缰绳,就对了。
3.想象是“转化”“再创造”的助推器
在“转化”“再创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情境、行为的还原与人物的代入、置换,这些都离不开想象,离不开借助想象领悟写作的道理与方法。在“转化”“再创造”的工具箱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亟须培养的写作核心能力。
许多教师以为“表现本位”“写作本位”阅读教学就是读、写结合,是某些写作技能的训练,是边读边“练笔”,这是一个误解,是肤浅的认知。“练笔”可以有,但不是必须有。那些纯粹的写作技能训练课,以为是“指向写作”,最“写作本位”了,其实是舍本逐末。离开从经典研读中培育、获得“志、知、情、意”,便没有真正的写作之“能”。
窦老师的课没有练笔,但是有三项活动让人印象深刻,都是通过想象来促成“转化”“再创造”的。一是将母亲说长妈妈“……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让学生说说若去掉前后文,这句话像是谁说的。这种情境言说中,体会到原文母亲语言里藏着的对阿长摆成大字睡觉,“不动、不闻、不开口”的理解。二是请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朗读长妈妈“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体验阿长心态的乐观,想着“大家”的善良,以及最朴素的“一年到头,顺顺溜溜(原文为“顺顺流流”)”的愿望。三是把鲁迅没有写的“阿长怎么买《山海经》”的过程变成学生表演,进一步发现鲁迅运用“留白”写法的奥妙。没文化的阿长如何买“三哼经”的,学生自行创设情境对话表演起来。这种进入角色进行虚构与表现,把儿童自己体会到的人物情感、语言、动作等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这段创造表演,用儿童的话说,会有多种买《山海经》的版本,鲁迅不就是让我们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伟大神力吗?体验鲁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的感觉吗?原来买《山海经》过程的“消”,就是丰富学生心灵与学习言语表现的助推器。想象力属于言语智慧,是写作的核心竞争力;言语智慧重于表现技能。想象力是言语智能之母。一个人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想象力,语文教师不培养什么也不能不培养言语想象力。窦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是充满想象力的。是用教师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想象力。 于是,课尾,当学生以鲁迅的身份想象鲁迅最想对阿长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学生的精彩语言。这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正是表现与存在。
此外,我还想请各位注意窦老师板书时最先写下的是“回忆性散文”。在课中,这个关键词多次出现,这意味着本课任务是学写回忆性散文。培养文体感是“表现本位”教学的题内之义。鲁迅散文是不可复制的,但可以从中学到怎样写回忆性散文。教其他文章也一样,目的是培养某一文体感。借助某一文本,教的是某种文体的写作,这应成为教师的教学常规。缺乏“教文体”的意识,便没有正确、高效的“表现本位”教学活动。
4.赘论:“我会怎么教”之浅见
窦桂梅老师“表现本位”教学显示出较高的水平,综合才智超群,给予我许多教益与启示。毋庸讳言,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向,任何人都难一蹴而就。我也仍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文无定法,课无常型。在“转化”“再创造”上,势必还有提升空间与其他教学选择,愿奉献拙见与大家分享。
我没有教过小学,如果我来教,会跟学生说鲁迅的“弃医从文”:療治人的精神比疗治肉体更重要;会跟他们讨论鲁迅为什么写《朝花夕拾》,写《阿长与〈山海经〉》……求解“为什么写作”之谜,为学生写作、立言寻找理由——动力支撑;积聚能量,激发言说欲、立言欲,是语文课永恒的主题。
我会根据学情,聚焦某一言语素养、能力的“转化”、生成:或与学生一道进入鲁迅写作的心路历程,猜测、还原这篇文章——回忆性散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起意、立意、选材、构思、表达、修改;或让学生与自己写的回忆性文章相互参照、比较,体会如何选择、运用更好的写作内容与表达方法,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或“入乎其内”,让学生进入该作品的各个语境,想象自己对长妈妈的作为有什么感觉、情感,比较自己与鲁迅的感觉、情感有无异同,相互交流个人特殊的情感体验;或“出乎其外”,回忆自己对某一家人、老师、同学有什么特别想表达的感觉、情感,“内视”这感觉、情感随时间的推移,是否产生起伏、反差、变异,讨论打算表现什么、怎样表现……
从求“语用”到求“立言”,从读时文到读经典,从为理解、吸收到为转化、再创造,从写“生活”到写“心灵”(“思想”)等观念的重构,终将成为语文界的共识。到那时,想必窦老师经典研读计划已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孩子们老庄、孔孟、李杜……读过不少,满腹诗书,出口成章,落笔珠玑——诸位还会对她领学生“亲近鲁迅”感到惊讶吗?
不妥、错误之处尚望窦老师与读者批评、指教。
(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