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智慧教室建设与实践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慧教室诞生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本文结合中国海洋大学案例,从智慧教室的系统组成、建设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旨在加快推动教育技术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智慧教室;建设;实践
  一、绪论
  201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性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应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积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智慧教室将信息手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是信息化教学和未来教室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智慧教室推动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率。在智能课程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自主思考,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文化。可见智慧教室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可以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得更加高效,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尝试。
  二、智慧教室的系统组成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智慧教室的建设主要由一体机或触控投影机、音响系统组成的基础部分教学系统,以及智能考勤系统、校内翻转课堂平台、录播系统、网络巡课评课系统组成,满足日常教学智慧化的需求。有小部分教室添加了远程互动教学的功能,满足跨校区教学以及不同学校间的互动教学需求,为促进名师、好课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在智慧教室的基础功能中,添加虚拟仿真的软硬件设备,满足实验教学的新时代需求,增强了实验的沉浸式体验。除了在普通教室及实验教室中的应用,中国海洋大学还将智慧教室融合到计算机机房中,打造了研讨型机房,改善了计算机教学的环境,增强了计算机教学的互动交流。
  以下,对智慧教室组成的各个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一)基础部分教学系统
  由研讨式桌椅、教师使用的一体机或触控投影机、教师讲台、无尘黑板或白板、音响系统、控制软件等构成。使用研讨式桌椅,便于学生根据上课模式、人数自由组合搭配,方便学生互动讨论。使用一体机等显示设备配合无尘书写板使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师生的健康。学生一体机可以用来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将手机或交互平板教学软件中的资料投屏到一体机上,也可以直接在一体机上制作内容,学生一体机上的内容也可以共享到教师一体机,便于教师在全班进行分享、讲解。
  (二)智能考勤系统
  教师通过软件发布签到,设置签到时间及签到地理范围,避免出现代签问题。
  (三)校内翻转课堂平台
  教室利用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利用平台学习,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弹性自主学习。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教学大数据功能实时监管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学习素材,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中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课后通过项目式作业、实验、模拟实训等形式完成教学过程。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循序渐进的推进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从浅入深、从易到难的逐步完成课程安排,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按照教学计划,发送学习通知任务给学生,要求他们在线学习,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例如随机分组、自由分组、指定分组等,方便教师组织研讨教学。教师为各项目团队布置项目作业,阶段性检验项目实施情况,各项目团队之间互阅互批作业,互相学习提高。项目实践评价结果可以纳入课程教学最终成绩评定,多维度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四)录播系统
  录播系统,通常分为常态化录播和精品录播。常态化录播系统具备操作简便的特点,因此在智慧教室中使用居多。在教室教学一体机、推拉黑(白)板、电子讲台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不需要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自动完成教师授课、学生场景、教学课件三个场景的录制,录制课程自动上传信息平台。课程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五)远程互动教学系统
  系统通常分为教室间、教室对平台两类。教室间的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可以实现多校区、多学校的课堂互动。学校间教室远程互动共享,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多校师生的交流。例如,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在线慕课与远程互动教学系统结合的方式,向全国高校共享《海洋的前世今生》《人类与海洋》《走进鱼类世界》《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海洋工程地质》等课程,普及海洋科学知识。2018年在教育部高教司发出“慕课西行”的号召后,中国海洋大学积极响应,利用远程互动教学系统,采用“同步课堂”教学方式与新疆的喀什大学开展了直播互动教学,成为全国第一批“探索慕课援疆新方法、新形式”的重点高校之一。教室对平台类型的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如哈佛大学的HBX Live未来教室,授课教师利用教室中的数字屏幕教学,与60名学生同时远程互动,學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参与课堂互动与提问,教授可以实时回答问题(马晓棠,2015)。
  (六)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的实验场景、设备、流程和实验结果,学生融入其中开展实验学习,为将来实际操作做准备。对学生而言,可以避免实验时间、地点受限和实验安全等问题,并能更好通过三维视角观察实验设备和结果;对学校而言,能很好的解决的实验成本高、场地有限、工位有限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已建成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通过自主研发、联合攻关、持续投入等方式,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交互、Web、3D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涵盖海洋、水产等多学科,构建了结构化、系统化、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实验教学资源并共享(郑小东等,2019)。
  (七)网络巡课评课系统
  网络巡课评课系统作为信息化时代的课堂观察、记录、点评工具,是教学管理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可以大幅提升教学督导效率,避免现场巡课给师生上课带来的干扰,也能够做到长期巡查、监督课堂真实教学情况,更高效率的实现学校以督导促改进的目的。   (八)物联网系统
  综合利用物联网、传感器以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建立安全、绿色、智能化的教室环境。
  三、智慧教室实践成效
  目前,智慧教室在全国高校中较为普及,各高校根据自身需求,建设形式多样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的投入使用,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率。智慧教室通过高校教学实际应用的检验,证实了其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显著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已经深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智慧教室的使用,促进了教师由知识灌输者到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者角色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的转变。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以课前点名为例,针对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点名通常会消耗5~10分钟的时间,对于1学时50分钟的课堂来说,时间甚是珍贵,利用智慧教室信息技术手段,通过APP、无感考勤系统签到,提升了教学效率。智慧教室软硬件结合,信息化手段贯穿教学整个流程,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全程教学数据展现,使教师及同学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情况。以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为例,在传统课堂中,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提问,智慧教室的利用,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终端发言,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资料,包含慕课、视频、幻灯片、文本等发布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便于课中师生开展互动讨论,教师将各种问答、抢答等题目提前设置好,课中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
  四、智慧教室存在的问题
  智慧教室在使用过程中凸显了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教学理念不配套。智慧教室投入使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智慧教学,但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将教室改造成智慧化,而是达到教学的智慧化。然而目前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随之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原地踏步”,仍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模式上,难以发挥智慧教室的真正作用。(2)设备操控不够简易。智慧教室往往集成多项功能,但是不同的功能由不同的设备来实现,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还使得操作变复杂,师生面对控制面板经常眼花缭乱,不仅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有甚者会造成教学事故。(3)支撑体系不完善。智慧教室里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对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网络环境跟不上,会导致设备无法连接,内容无法传输等问题,造成设备使用效果衰减,并且随之带来的维护人员成本、设备成本增加。
  五、智慧教室建设的建议
  (1)学校主管部门强化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还需要教学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需要通过组织大量的教师发展活动来推动。在教师发展活动中,仅仅讲解软硬件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分享。(2)优化系统集成功能。支撑智慧教室的各类设备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的工具,应优先使用系统功能集成率较高的终端,最大限度的将设备操控简易化、智慧化。智慧教室的建设应该因校制宜,充分考虑实际教学需求,实现教学场景的一键实现,系统功能手机端遥控即可操作,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避免重复投资,又可以避免因为设备操作复杂而无法配合教学的情况出现。(3)注重支撑体系建设。随着智慧教室的功能愈加丰富,高清无延迟直播、高清视频播放、VR教学,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网信中心应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光纤专线、5G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优先确保智慧教室的功能正常发挥。同时,智慧教室设备的采购,可多采用经久耐用型设备,可以减少后期维护的人工成本及设备成本。
  智慧教室是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产物,通过智慧教室的全面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体系的创新,信息技术助力教育,使我国教育水平不断迈向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马晓棠.哈佛大学虚拟课堂充满未来感,无课桌椅只有荧幕.中国日报,20150902.
  [2]郑小东,温海深,黄六一,薛莹,张英杰.“双一流”背景下的水产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9(05):6064.
  基金项目: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 247001,202002046018),山东省本科教改重点项目(2018B15)
  作者簡介:李恒(1980—),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云南农业大学男子排球队24名队员从平时训练到比赛过程中的损伤状况进行研究,发现:(1)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为71%,其中造成关节损伤、肌肉拉伤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分别在39%、57%,伤多数为内部组织的损伤。(2)常见的运动损伤有:韧带拉伤、膝关节损伤、髌骨软骨损伤、腰椎损伤等。(3)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不同位置的运动特点、准备活动、技术动作、身
期刊
摘要:本文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一、研究背景  2019年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完善教育教學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更新并
期刊
摘要:《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基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面向和培养目标,立足学生在机电设备控制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发展,以能力为本位,体现以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优化课程教学文件及课程内容,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实现线上及线下教学能有效结合,有效实现全学程的学情信息采集和反馈,满足学生的课程学习。  关键词: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流程;工作页  《机电设备控
期刊
摘要:以数控技术实验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科研反哺,示范性开设三弧段等距型面轴磨削基础实验,并开创性设置砂轮位移在线测量实验。通过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效提高本科生综合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研反哺;数控技术;实验教学;磨削  《数控技术》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应用数字信息(即数控
期刊
摘要:“都匀八景”本是黔南州都匀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和历史变迁等原因导致原貌损毁殆尽,不可复原,“都匀八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建立数字资源库进行保护。本文主要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技术等还原“都匀八景”的原貌,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出“都匀八景”并建立数字资源库,列入博物馆珍藏并为现代媒体的宣传提供资料。  关键词:3D打印;非遗保护;三维建模;都匀八景  非物质文
期刊
摘要:未来的教育是基于网络与智能技术的智慧教育体系,教与学的方式应更加符合数字新生代的认知和学习需要,未来的课堂必定是“互联网+”的混合式课堂。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设计结构僵化,学生难以融入课堂讨论等弊端。文章将“雨课堂”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利用“雨课堂”帮助教师精准把控教学难点,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环节,跟踪监测和实时评估整个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
期刊
摘要: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平凡烟火项目为例,探讨在就业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如何在学校定位、专业限制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加大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而将创业意愿转换成创业行为。分析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育为载体,积极展开创新创业项目,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四年期间,提高资产评估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实用能力。  关键词:资产评估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平
期刊
摘 要:针对电子类专业的《雷达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综合能力培养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按项目重新整合课程知识点、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了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依托互联网云库技术创新了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学习及评价模式,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程实践;
期刊
摘要: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文章以国贸综合技能大赛为例,通过对大赛的赛制进行分析,指出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以学科竞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国贸技能大赛赛制及其发展概况  (一)国贸技能大赛赛制解读  大赛的目的在于创新国贸专业人
期刊
摘要:以邵阳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择心资产评估服务中心项目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做法与经验,也对促进地方院校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专业教学师资与创业教育师资相融合、专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融合、专业教育方式与创业教育方式相融合、专业实习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