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的末尾,作者因文章写法及其他一些特殊原因,用了“后人”这种指代形式,同时不厌其烦地多次应用,使学生容易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惶惑之感。因此,在全面接触这篇文章之前,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明确,从而让学生先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再进行深入的学习。
一、对命意安排的集中探讨
在作者杜牧所处的晚唐时代,当朝皇帝纵情淫逸不理朝政。面对民怨鼎沸及邦危国衰的处境,作者的心情无比忧愤,这正是作者创作本文时的大致背景。平心而论,杜牧既然想敲响警钟,就得敲得响亮,就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作者完全可以采用“吾辈”“我属”“吾侪”等第一人称的复数用语,把当时的帝王同古代的帝王联结成一体,从而达到真正的警醒有力的效果,起到真正的振聋发聩的作用。
而作者并非如此,尽管可供选用的书面用语非常多,可是作者却一概弃置,而是选用了一个平淡无奇、毫无色彩的词语——“后人”。怎样理解这一问题?思考清楚这一点,可以说也就懂得了本文的真正命意。
有的观点倾向于将此问题理解为作者炼字、炼句的需要。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作者非常注意“文以意为主”“以辞彩章句为辅”的原则,特别是“后人复哀后人”之下,接连使用四个“后人”,炼字、炼句的意图很明显。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依然应当注意到作者用“后人”二字背后的写作意图。实际的情况是,当时年仅23岁的杜牧尚未真正踏入仕途,并非统治集团内部成员,受到身份的限制,出于防止声音僭越的考虑,作者只能选择“后人”指代本朝统治者,暗含了丰富的历史警策效果。当然,作者也通过“后人”这个词的反复应用,使这种警策效果增添了含蓄深沉的特点。
《阿房宫赋》的这一特殊命意安排,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先行了解,以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二、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把握
当了解了文章的特殊命意后,接下来的文章研习工作便可以逐步进行了。首先,教师要使学生自行了解文章大意,因为文句不是特别难理解,一些复杂之处,书下也有注释。所以,教师此时可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归纳文章的一些语言现象,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点学生了解句式特征与文体特征。
其次,教师要对文章中一些重要的句段加以精讲。《阿房宫赋》这篇赋体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独具匠心,语言显得非常和谐,气势既酣畅淋漓,又优美铿锵。如在“使负栋之柱……多于世人之言语”这一段中,作者接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字字所列都是秦皇之暴虐,句句所写都是百姓之痛楚,读来真有锦心绣口之感。而这种雄浑的气势和饱满丰腴的意境,如果不经过教师的指点,只是让学生一读带过,未免暴殄天物了。
再次,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化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独立思考。如在“使天下之人……可怜焦土”这段文字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该句的修辞方法是什么?韵脚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每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便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对文言之美的深度感知
像《阿房宫赋》这样千古流传的文章,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追捧,除了其意义深远之外,更与其文章本身的语言美有莫大关系。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或者词汇所一一对应的物象往往不将其作为重点概念,而是强调其中的意象与意味。这正如文学理论家叶燮所说:“世上事理,人人可言,但只有天才的文学家才能表现得尽善尽美。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体会其中的美,体会它比之于现代汉语,所独具的简洁、典雅与凝练的魅力。”
因此,教师要刻意带领学生了解本文语言自身的精彩之处。本文“一起而突兀;一结而无穷”,中间部分语言藻丽流动,也极富神采。如“三百(余里)”“二川”等词汇,均表达出阿房宫的广阔,说明秦皇的大兴土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词汇,说明秦皇的奢侈。文章还涉及到一些数词对比,强烈反衬出秦皇的一人之心与独夫之政,正是一人之心与独夫之政,造成了百姓离心与亡秦暗流的涌动。
当把这些文言自身之美呈现到学生面前时,学生就更容易体会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历史教训。因此,当再次回到教师在课始强调的句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时,学生心中那份历史厚重感亦将不待宣说而自然深化。
也就是说,文言之美往往体现在其语言的表现锤炼上,对文言文进行讲授也有必要“咬文嚼字”的进行,惟其如此,方能让学生由言入情、由情入意,与作者产生共鸣。
接触一篇优秀的文章,总能给人以唇齿留香的感觉,《阿房宫赋》正是这样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正所谓好文不厌百回读,学生在学习此文时,容易为其琅琅上口的句式所感动。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如果采取“倒读法”“因果法”等策略,无疑能够让这种感动再多几分理性的色彩,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
一、对命意安排的集中探讨
在作者杜牧所处的晚唐时代,当朝皇帝纵情淫逸不理朝政。面对民怨鼎沸及邦危国衰的处境,作者的心情无比忧愤,这正是作者创作本文时的大致背景。平心而论,杜牧既然想敲响警钟,就得敲得响亮,就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作者完全可以采用“吾辈”“我属”“吾侪”等第一人称的复数用语,把当时的帝王同古代的帝王联结成一体,从而达到真正的警醒有力的效果,起到真正的振聋发聩的作用。
而作者并非如此,尽管可供选用的书面用语非常多,可是作者却一概弃置,而是选用了一个平淡无奇、毫无色彩的词语——“后人”。怎样理解这一问题?思考清楚这一点,可以说也就懂得了本文的真正命意。
有的观点倾向于将此问题理解为作者炼字、炼句的需要。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作者非常注意“文以意为主”“以辞彩章句为辅”的原则,特别是“后人复哀后人”之下,接连使用四个“后人”,炼字、炼句的意图很明显。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依然应当注意到作者用“后人”二字背后的写作意图。实际的情况是,当时年仅23岁的杜牧尚未真正踏入仕途,并非统治集团内部成员,受到身份的限制,出于防止声音僭越的考虑,作者只能选择“后人”指代本朝统治者,暗含了丰富的历史警策效果。当然,作者也通过“后人”这个词的反复应用,使这种警策效果增添了含蓄深沉的特点。
《阿房宫赋》的这一特殊命意安排,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先行了解,以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二、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把握
当了解了文章的特殊命意后,接下来的文章研习工作便可以逐步进行了。首先,教师要使学生自行了解文章大意,因为文句不是特别难理解,一些复杂之处,书下也有注释。所以,教师此时可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归纳文章的一些语言现象,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点学生了解句式特征与文体特征。
其次,教师要对文章中一些重要的句段加以精讲。《阿房宫赋》这篇赋体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独具匠心,语言显得非常和谐,气势既酣畅淋漓,又优美铿锵。如在“使负栋之柱……多于世人之言语”这一段中,作者接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字字所列都是秦皇之暴虐,句句所写都是百姓之痛楚,读来真有锦心绣口之感。而这种雄浑的气势和饱满丰腴的意境,如果不经过教师的指点,只是让学生一读带过,未免暴殄天物了。
再次,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化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独立思考。如在“使天下之人……可怜焦土”这段文字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该句的修辞方法是什么?韵脚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每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便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对文言之美的深度感知
像《阿房宫赋》这样千古流传的文章,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追捧,除了其意义深远之外,更与其文章本身的语言美有莫大关系。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或者词汇所一一对应的物象往往不将其作为重点概念,而是强调其中的意象与意味。这正如文学理论家叶燮所说:“世上事理,人人可言,但只有天才的文学家才能表现得尽善尽美。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体会其中的美,体会它比之于现代汉语,所独具的简洁、典雅与凝练的魅力。”
因此,教师要刻意带领学生了解本文语言自身的精彩之处。本文“一起而突兀;一结而无穷”,中间部分语言藻丽流动,也极富神采。如“三百(余里)”“二川”等词汇,均表达出阿房宫的广阔,说明秦皇的大兴土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词汇,说明秦皇的奢侈。文章还涉及到一些数词对比,强烈反衬出秦皇的一人之心与独夫之政,正是一人之心与独夫之政,造成了百姓离心与亡秦暗流的涌动。
当把这些文言自身之美呈现到学生面前时,学生就更容易体会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历史教训。因此,当再次回到教师在课始强调的句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时,学生心中那份历史厚重感亦将不待宣说而自然深化。
也就是说,文言之美往往体现在其语言的表现锤炼上,对文言文进行讲授也有必要“咬文嚼字”的进行,惟其如此,方能让学生由言入情、由情入意,与作者产生共鸣。
接触一篇优秀的文章,总能给人以唇齿留香的感觉,《阿房宫赋》正是这样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正所谓好文不厌百回读,学生在学习此文时,容易为其琅琅上口的句式所感动。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如果采取“倒读法”“因果法”等策略,无疑能够让这种感动再多几分理性的色彩,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