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课堂存在忽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情况,只是一味地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重视,课堂教学流于表面化、浅层化。为了更好地实现美育的目标,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察意识
个人的观察能力需要一个总的抓手,那就是对待事物的整体观,没有一个整体观,观察的结果只会是“盲人摸象”。从美育的角度来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察意识是美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在具体学习实践中,学生整体观察意识淡薄、缺失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不少学生没有看清楚事物的整体构造就匆匆下笔,导致出现美术作品与事物的实际形态不相符等情况。所以,不管是从美术课程的要求,还是学生的审美实际,加强培养学生整体的观察意识,是当前美术教学的必然要求。
传统美术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充分将所有事物的整体性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选取教学实践观察对象,将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在增强学生认识的同时,更有利于教师传授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面对观察对象时能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创作的能力。
传统的教材中,美术资源呈现非常有限,教学、教具二维性的特点很难加强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但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的审美对象,多角度地呈现会让学生对事物有全方面、立体式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利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人们观察事物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在组成共性实物的描写对象中描绘其局部个性,需要学生在增强整体意识的基础上,对实物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对比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实物对比,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发现不同,把握个性;教师也可以将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对比观察法也非常重要。比如“画苹果”,教师可以摆放两三个外表、形态、颜色区分度不大的苹果,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下观察苹果色调的明暗、投影的实虚以及线条的结构等,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和对比,学生自然就可以掌握一些方法,然后再进行创作。如此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利用对比法观察事物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美术创作的水平。
三、透过表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任何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具有灵魂,美术作品也不例外,其秘密就在于它蕴含了创作者独特的思考,想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准确而又富有个性,就要引导他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对所观察的事物做出自己独特的理性判断与思考。学生也只有基于对观察事物的理解和本质的思考基础之上,才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本质内涵与本质美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对象,通过对其创作背景知识的了解、触摸或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在对事物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思考其存在的独特性与必然性。例如,“最后的晚餐”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充分了解达芬奇赋予“最后的晚餐”的意蕴,再结合一定的美术审美知识,让学生反复品味每一个人物表情背后的心理,特别关注犹大的不同,然后再从专业美术创作的角度对犹大进行本质分析。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对自己看到的“最后的晚餐”做出个人的理解表达,而这二次的语言描绘,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思考,这种思考就是学生在达芬奇的作品基础上所进行的再创作,再创作的过程,便是学生将外在观察内化于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带着思考观察实物对于自身创作的重要性。
面对当下“互联网+”的信息化背景,美术教学要想满足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升的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自我革新,从学生出发,沿着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行走。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总结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中学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察意识
个人的观察能力需要一个总的抓手,那就是对待事物的整体观,没有一个整体观,观察的结果只会是“盲人摸象”。从美育的角度来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察意识是美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在具体学习实践中,学生整体观察意识淡薄、缺失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不少学生没有看清楚事物的整体构造就匆匆下笔,导致出现美术作品与事物的实际形态不相符等情况。所以,不管是从美术课程的要求,还是学生的审美实际,加强培养学生整体的观察意识,是当前美术教学的必然要求。
传统美术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充分将所有事物的整体性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选取教学实践观察对象,将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在增强学生认识的同时,更有利于教师传授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面对观察对象时能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创作的能力。
传统的教材中,美术资源呈现非常有限,教学、教具二维性的特点很难加强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但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的审美对象,多角度地呈现会让学生对事物有全方面、立体式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利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人们观察事物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在组成共性实物的描写对象中描绘其局部个性,需要学生在增强整体意识的基础上,对实物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对比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实物对比,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发现不同,把握个性;教师也可以将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对比观察法也非常重要。比如“画苹果”,教师可以摆放两三个外表、形态、颜色区分度不大的苹果,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下观察苹果色调的明暗、投影的实虚以及线条的结构等,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和对比,学生自然就可以掌握一些方法,然后再进行创作。如此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利用对比法观察事物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美术创作的水平。
三、透过表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任何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具有灵魂,美术作品也不例外,其秘密就在于它蕴含了创作者独特的思考,想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准确而又富有个性,就要引导他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对所观察的事物做出自己独特的理性判断与思考。学生也只有基于对观察事物的理解和本质的思考基础之上,才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本质内涵与本质美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对象,通过对其创作背景知识的了解、触摸或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在对事物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思考其存在的独特性与必然性。例如,“最后的晚餐”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充分了解达芬奇赋予“最后的晚餐”的意蕴,再结合一定的美术审美知识,让学生反复品味每一个人物表情背后的心理,特别关注犹大的不同,然后再从专业美术创作的角度对犹大进行本质分析。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对自己看到的“最后的晚餐”做出个人的理解表达,而这二次的语言描绘,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思考,这种思考就是学生在达芬奇的作品基础上所进行的再创作,再创作的过程,便是学生将外在观察内化于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带着思考观察实物对于自身创作的重要性。
面对当下“互联网+”的信息化背景,美术教学要想满足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升的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自我革新,从学生出发,沿着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行走。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总结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