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發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高职院校仍将计算机作为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十分重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22-02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为后期学习提供帮助,做好计算机知识储备,全面提升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质量水平。从现有教学情况分析,计算机课堂教学依旧面临着不同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主体地位不强。
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中处于引导地位,课堂教学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由于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缺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先进性模式,教师难以充分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计算机课堂中教师依旧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传统教育模式约束了教师个人教学思想的综合应用。
2.师生互动偏弱。
高职高专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认识不足,课堂教学无法融入到具体教案中,与师生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互助互学关系。一般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计算机存在一定难度,对计算机知识存在“陌生感”是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对计算机知识理解能力差异明显,这些都限制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教学模式陈旧。
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是现代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普遍关注的问题。计算机学习要坚持从实效性角度出发,创建更加和谐的计算机学习课堂。但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缺少先进的教学模式,未能深入探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未来个人全面发展,阻碍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4.课堂效率较低。
计算机公共课是高职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学好计算机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教师应当发挥教学指导作用。现有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课堂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无法按照预定要求进行,计算机理论及实践教学均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课堂教学流程缺少标准化范畴,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平台。
5.教学机制问题。
传统计算机教学存在不足,教师需调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建立有效的计算机课堂,不断完善高校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对专业人才制定培养方案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体现在高职课程教学方案的滞后性,学生所坚持的专业学习思想落后,影响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关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职新生在入校之前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城镇学生高中阶段已经上过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的已经接受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往往对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教学不感兴趣。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差,有的来自广东偏远山区的学生甚至在进大学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难易结合,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内容和练习。
对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了实训指导书中练习后,教师应该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这样既可以避免这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练习后无事可做而影响课堂教学,又可以给他们建立一种“计算机基础知识还是有很多需要深挖的,不是光学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够了”的思想,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这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来指导其他基础差的同学,这样他们既有了成就感,又能在指导其他同学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要想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级的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只靠课堂上的练习是不能实现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课堂上都不能按时按质的完成规定练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课后与学生建立一种交流平台,可以通过QQ和邮箱的形式,课后将作业发给学生,供学生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
高职类学生通常都是高中阶段比较爱玩、调皮的学生,通常这类学生课题上比较爱玩游戏、讲话、睡觉。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主要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任课老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让学生都动起来,督促每位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堂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教师讲授的操作当堂消化。
4.讲练结合。
如果条件允许,高职类学校应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部学时安排在机房教学,尽量避免一半多媒体,一半机房的情况。因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能做到教师操作一遍,学生能够马上上机实践,就会使学生接受得相对快点。如果中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学生操作脱节的现象,教师就需要重复讲解,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5.优化网络教学资源。
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教案、实训指导书样张、历年操作真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供学生课后下载。这样既能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提供资源,又能锻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6.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时,应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围绕案例展开,能使有基础的学生能围绕着具体的案例思路观察分析,不断提高;使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够通过讲解逐步揭开案例迷团,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课时,我使用项目教学法,并将任务分两个层次,一般的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后的空余时间完成“提高任务”,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上机需要完成的任务,获得满意的心理感受。
三、总结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意义深远的,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项持久而深远的工作,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郭泰.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公共课教学变革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8(8).
[2]范效亮,黄福军.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3]步英雷,宫小飞,王磊,等.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22-02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为后期学习提供帮助,做好计算机知识储备,全面提升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质量水平。从现有教学情况分析,计算机课堂教学依旧面临着不同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主体地位不强。
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中处于引导地位,课堂教学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由于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缺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先进性模式,教师难以充分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计算机课堂中教师依旧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传统教育模式约束了教师个人教学思想的综合应用。
2.师生互动偏弱。
高职高专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认识不足,课堂教学无法融入到具体教案中,与师生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互助互学关系。一般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计算机存在一定难度,对计算机知识存在“陌生感”是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对计算机知识理解能力差异明显,这些都限制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教学模式陈旧。
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是现代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普遍关注的问题。计算机学习要坚持从实效性角度出发,创建更加和谐的计算机学习课堂。但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缺少先进的教学模式,未能深入探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未来个人全面发展,阻碍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4.课堂效率较低。
计算机公共课是高职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学好计算机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教师应当发挥教学指导作用。现有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课堂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无法按照预定要求进行,计算机理论及实践教学均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课堂教学流程缺少标准化范畴,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平台。
5.教学机制问题。
传统计算机教学存在不足,教师需调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建立有效的计算机课堂,不断完善高校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对专业人才制定培养方案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体现在高职课程教学方案的滞后性,学生所坚持的专业学习思想落后,影响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关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职新生在入校之前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城镇学生高中阶段已经上过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的已经接受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往往对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教学不感兴趣。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差,有的来自广东偏远山区的学生甚至在进大学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难易结合,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内容和练习。
对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了实训指导书中练习后,教师应该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这样既可以避免这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练习后无事可做而影响课堂教学,又可以给他们建立一种“计算机基础知识还是有很多需要深挖的,不是光学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够了”的思想,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这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来指导其他基础差的同学,这样他们既有了成就感,又能在指导其他同学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要想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级的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只靠课堂上的练习是不能实现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课堂上都不能按时按质的完成规定练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课后与学生建立一种交流平台,可以通过QQ和邮箱的形式,课后将作业发给学生,供学生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
高职类学生通常都是高中阶段比较爱玩、调皮的学生,通常这类学生课题上比较爱玩游戏、讲话、睡觉。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主要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任课老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让学生都动起来,督促每位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堂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教师讲授的操作当堂消化。
4.讲练结合。
如果条件允许,高职类学校应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部学时安排在机房教学,尽量避免一半多媒体,一半机房的情况。因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能做到教师操作一遍,学生能够马上上机实践,就会使学生接受得相对快点。如果中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学生操作脱节的现象,教师就需要重复讲解,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5.优化网络教学资源。
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教案、实训指导书样张、历年操作真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供学生课后下载。这样既能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提供资源,又能锻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6.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时,应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围绕案例展开,能使有基础的学生能围绕着具体的案例思路观察分析,不断提高;使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够通过讲解逐步揭开案例迷团,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课时,我使用项目教学法,并将任务分两个层次,一般的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后的空余时间完成“提高任务”,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上机需要完成的任务,获得满意的心理感受。
三、总结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意义深远的,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项持久而深远的工作,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郭泰.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公共课教学变革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8(8).
[2]范效亮,黄福军.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3]步英雷,宫小飞,王磊,等.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