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现代社会人士来说,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一项能力,因为信息时代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与生活、工作的方式,小学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特征才能实现个人进步与成长。为了提升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准备,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需要实现学科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课外教学资源作为研究切入点,从挖掘网络资源、开发生活资源、利用社会资源三个角度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如何通过丰富的课外资源组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外教学资源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19-01
课程资源是学科教学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需要在课程资源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展开。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由于本课程属于新兴课程,所以大多数教师都会效仿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教学依据,很少开发教材以外的其他资源。但是,新课改以开放、包容的教学态度为主,认为只要是有利于实现学科教学任务的资源都可被引入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还应该主动开发教材之外的其他资源,保证小学生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为提升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好准备。
一、挖掘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与认可,除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加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元化,几乎能够满足小学生的一切学习需求。针对这一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保证每一个小学生都可在网络资源引导下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开拓知识眼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配有电脑,而且“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所以小学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客观条件开发丰富的网络资源,满足小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进步与成长。
就如在“Flash基本操作”一课教学中,笔者便根据本课知识录制了教学微视频。Flash动画软件是现在动画领域制作动画作品最常用的一款信息软件,而“Flash基本操作”这一课知识可以为让小学生通过Flash动画软件制作动画人物,甚至是动画电影做好知识储备。通过分析教材内容,“Flash基本操作”一课共可分为六个知识点,即flash的工作页面、创建flash电影的技术操作、利用flash的工具进行绘图与图形编辑,利用flash动画的对象操作进一步控制动画原材料、flash动画的分类与flash电影的发布操作技术。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我以“flash的工作页面和创建flash电影的技术操作”为一组、以“利用flash的工具进行绘图与图形编辑”为一组、以“利用flash动画的对象操作进一步控制动画原材料”为一组、以“flash动画的分类与flash电影的发布操作技术”为一组,录制了四个微视频,详细介绍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操作要点与实施流程。在课前学习中,小学生可自主观看这几个微视频,学习每一个操作要点,利用家庭电脑展开应用练习,由此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开发生活资源
虽然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影响十分广泛,但是小学生所获取的知识通常都是由学科教师传授获得的,所以他们也并不经常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可能存在知行脱节的学习问题。生活资源是为了让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为基本切入点的,充足的生活资源有利于解决信息技术的知行脱节问题,对提升小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十分关键,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形成持久的学习能力,优化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就如在“几何图形工具”一课中,笔者便要求小学生结合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学习需求,学习flash动画图形绘制工具中各类几何图形工具的使用情况,通过灵活多变的几何图形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由于数学是本班大多数小学生面临的重点问题,而平面几何知识又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让小学生借助数学任务学习几何图形工具,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画图工具的属性与功能,可以让小学生直观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对提升个人学习成长的进步意义,由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几何图形工具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所以小学生都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学习了本课知识。
三、利用社会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软件办公,而且社会上也有许多专业培训班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实践体验任务,通过专业与丰富的实践经历促使小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通过专业人员的知识讲解与技能操作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水平,丰富小学生的活动经历,完善小学生的认知发育。当然,在开发社会资源时,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个性品质出发,否则过于高深、过于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与讲座活动会大大消磨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信息技术课程的长远发展。
就如在“卡通画”一课教学中,笔者便鼓励本班学生调查本地与卡通画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结合卡通形象学习了组合图形的操作方法,以及绘制卡通图像的操作要点。通过真实的职场工作,小学生了解了以信息技术绘制卡通形象的神奇之处与便捷之处,也向卡通画专业制作人员学习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要求。待学生完成实践调查任务之后,笔者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自己所设计的卡通形象介绍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由此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另外,我还会鼓励本班信息素养操作水平较高的小学生报名参与小学生信息技术培训班,使其接受专业培训,进一步开发本班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学习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科目,应该从小学生的身边入手,全面考虑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建立丰富、完善的课程资源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辐射范围,切实提升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个人学习、生活需要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旭蓉.小学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资源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1(05):69.
[2]胡如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选择利用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三个途径[J].吉林教育,2015(32):98.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外教学资源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19-01
课程资源是学科教学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需要在课程资源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展开。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由于本课程属于新兴课程,所以大多数教师都会效仿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教学依据,很少开发教材以外的其他资源。但是,新课改以开放、包容的教学态度为主,认为只要是有利于实现学科教学任务的资源都可被引入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还应该主动开发教材之外的其他资源,保证小学生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为提升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好准备。
一、挖掘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与认可,除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加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元化,几乎能够满足小学生的一切学习需求。针对这一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保证每一个小学生都可在网络资源引导下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开拓知识眼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配有电脑,而且“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所以小学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客观条件开发丰富的网络资源,满足小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进步与成长。
就如在“Flash基本操作”一课教学中,笔者便根据本课知识录制了教学微视频。Flash动画软件是现在动画领域制作动画作品最常用的一款信息软件,而“Flash基本操作”这一课知识可以为让小学生通过Flash动画软件制作动画人物,甚至是动画电影做好知识储备。通过分析教材内容,“Flash基本操作”一课共可分为六个知识点,即flash的工作页面、创建flash电影的技术操作、利用flash的工具进行绘图与图形编辑,利用flash动画的对象操作进一步控制动画原材料、flash动画的分类与flash电影的发布操作技术。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我以“flash的工作页面和创建flash电影的技术操作”为一组、以“利用flash的工具进行绘图与图形编辑”为一组、以“利用flash动画的对象操作进一步控制动画原材料”为一组、以“flash动画的分类与flash电影的发布操作技术”为一组,录制了四个微视频,详细介绍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操作要点与实施流程。在课前学习中,小学生可自主观看这几个微视频,学习每一个操作要点,利用家庭电脑展开应用练习,由此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开发生活资源
虽然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影响十分广泛,但是小学生所获取的知识通常都是由学科教师传授获得的,所以他们也并不经常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可能存在知行脱节的学习问题。生活资源是为了让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为基本切入点的,充足的生活资源有利于解决信息技术的知行脱节问题,对提升小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十分关键,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形成持久的学习能力,优化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就如在“几何图形工具”一课中,笔者便要求小学生结合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学习需求,学习flash动画图形绘制工具中各类几何图形工具的使用情况,通过灵活多变的几何图形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由于数学是本班大多数小学生面临的重点问题,而平面几何知识又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让小学生借助数学任务学习几何图形工具,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画图工具的属性与功能,可以让小学生直观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对提升个人学习成长的进步意义,由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几何图形工具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所以小学生都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学习了本课知识。
三、利用社会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软件办公,而且社会上也有许多专业培训班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实践体验任务,通过专业与丰富的实践经历促使小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通过专业人员的知识讲解与技能操作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水平,丰富小学生的活动经历,完善小学生的认知发育。当然,在开发社会资源时,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个性品质出发,否则过于高深、过于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与讲座活动会大大消磨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信息技术课程的长远发展。
就如在“卡通画”一课教学中,笔者便鼓励本班学生调查本地与卡通画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结合卡通形象学习了组合图形的操作方法,以及绘制卡通图像的操作要点。通过真实的职场工作,小学生了解了以信息技术绘制卡通形象的神奇之处与便捷之处,也向卡通画专业制作人员学习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要求。待学生完成实践调查任务之后,笔者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自己所设计的卡通形象介绍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由此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另外,我还会鼓励本班信息素养操作水平较高的小学生报名参与小学生信息技术培训班,使其接受专业培训,进一步开发本班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学习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科目,应该从小学生的身边入手,全面考虑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建立丰富、完善的课程资源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辐射范围,切实提升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个人学习、生活需要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旭蓉.小学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资源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1(05):69.
[2]胡如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选择利用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三个途径[J].吉林教育,2015(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