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型组织理论如今已日益被人们接收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它是在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前沿的管理理论。运用学习型组织理念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创新工作,对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高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都大有益處。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高校思想政治创新工作;实效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25-0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人留下的管理思想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但在现在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我们也得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补充和完善自我。
一、学习型组织的由来及内容
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的书,让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在全球席卷。彼得圣吉教授的思想有两个理论观点:1.在佛睿思特的系统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即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转变(隶属转向伙伴)、组织信息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转变(隶属转向伙伴)、组织结构的调整,学习型组织理论延续了系统动力理论在企业组织基本特征这方面的概述。2.由克里斯·阿吉里斯及其同事提出的有关单回路学习与双回路学习的基本概念分析。因此,彼得吉通过结合之前的两个理论观点和自身的思考,倡导构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一项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二项是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意识;第三项是搞好团体学习;第四项是建立共同愿景;第五项是运用系统思考。
二、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地指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把改善心智模式作为先导工作,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
要想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式,用全新的、科学的观点去看待世界,我们就得学会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就好像用一面镜子转向自己,让我们看清那些在我们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和那些如何采取行动的成见、假设和印象。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这不正是在讲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应把不断检测自己的思维模式以修正自己的行为作为第一己任,然后通过不断的内化来提升管理的能力。
(二)把自我超越作为突破,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要想树立强烈的激励意识,我们就得帮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了解并满足学生的那些合理需要,鼓励他们一往无前地去实现目标。但要做到那些就得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求是精神上的茁壮成长,生命中延续创造性得到扩大,使生命活得更有意义;另一方面应挖掘内心向上的欲望和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生活。“自我超越”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我们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去不断超越自我,进而促进整体的超越,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三)把建立共同愿景作为基础,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
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全体成员共同的追求,也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前提,它凝聚着每一个组织成员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它为有效开展组织学习提供能量。这个共同愿景作为第一前提,有了这个第一前提,我们也就有了为之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意识。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性张力,会促使老师和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正与学习型组织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让组织决策真正代表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学生中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并能够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将纷繁的个人愿景整合为集体的共同愿景,将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做到上述所说的,就一定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追求卓越的本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强大的生活活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
(四)把系统思考作为核心,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功能
变革思维方式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鲜明特点。作为现在大学生必须拥有“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对社会的进步,都是大有好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讲究阴阳的动态平衡,而系统思考寻求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其中的精髓就是要人们拥有大局观,用整体的视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看事物的表面转向观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
三、结束语
高校国家培养人才的战略基地,这让我们更应以全面思考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做到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既有协调,又有分解。同样,对师生员工进行系统思考训练这是很有必要的,使他们认清学校、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以共同促进高校的进步。然而对于学生,提高“系统思考”能力要做到“三个懂得”:一是懂得事物的本质的而非只是现象;二是懂得事物是运动的,三是懂得从整体出发而不是局部。
参考文献:
[1]胡绍君.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2]韩永剑. 学习型组织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 中国冶金教育,2011,01:15-16.
[3]吴义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J]. 湖北社会科学,2003,08:120-121.
[4]张立. 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D].中南大学,2012.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高校思想政治创新工作;实效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25-0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人留下的管理思想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但在现在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我们也得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补充和完善自我。
一、学习型组织的由来及内容
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的书,让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在全球席卷。彼得圣吉教授的思想有两个理论观点:1.在佛睿思特的系统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即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转变(隶属转向伙伴)、组织信息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转变(隶属转向伙伴)、组织结构的调整,学习型组织理论延续了系统动力理论在企业组织基本特征这方面的概述。2.由克里斯·阿吉里斯及其同事提出的有关单回路学习与双回路学习的基本概念分析。因此,彼得吉通过结合之前的两个理论观点和自身的思考,倡导构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一项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二项是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意识;第三项是搞好团体学习;第四项是建立共同愿景;第五项是运用系统思考。
二、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地指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把改善心智模式作为先导工作,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
要想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式,用全新的、科学的观点去看待世界,我们就得学会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就好像用一面镜子转向自己,让我们看清那些在我们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和那些如何采取行动的成见、假设和印象。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这不正是在讲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应把不断检测自己的思维模式以修正自己的行为作为第一己任,然后通过不断的内化来提升管理的能力。
(二)把自我超越作为突破,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要想树立强烈的激励意识,我们就得帮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了解并满足学生的那些合理需要,鼓励他们一往无前地去实现目标。但要做到那些就得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求是精神上的茁壮成长,生命中延续创造性得到扩大,使生命活得更有意义;另一方面应挖掘内心向上的欲望和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生活。“自我超越”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我们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去不断超越自我,进而促进整体的超越,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
(三)把建立共同愿景作为基础,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
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全体成员共同的追求,也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前提,它凝聚着每一个组织成员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它为有效开展组织学习提供能量。这个共同愿景作为第一前提,有了这个第一前提,我们也就有了为之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意识。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性张力,会促使老师和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正与学习型组织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让组织决策真正代表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学生中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并能够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将纷繁的个人愿景整合为集体的共同愿景,将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做到上述所说的,就一定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追求卓越的本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强大的生活活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
(四)把系统思考作为核心,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功能
变革思维方式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鲜明特点。作为现在大学生必须拥有“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对社会的进步,都是大有好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讲究阴阳的动态平衡,而系统思考寻求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其中的精髓就是要人们拥有大局观,用整体的视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看事物的表面转向观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
三、结束语
高校国家培养人才的战略基地,这让我们更应以全面思考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做到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既有协调,又有分解。同样,对师生员工进行系统思考训练这是很有必要的,使他们认清学校、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以共同促进高校的进步。然而对于学生,提高“系统思考”能力要做到“三个懂得”:一是懂得事物的本质的而非只是现象;二是懂得事物是运动的,三是懂得从整体出发而不是局部。
参考文献:
[1]胡绍君.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2]韩永剑. 学习型组织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 中国冶金教育,2011,01:15-16.
[3]吴义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J]. 湖北社会科学,2003,08:120-121.
[4]张立. 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D].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