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战略举措,高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素质教育层面阐述高校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基础,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关系
[作者简介]许燕敏(1967-),女,江苏省常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21世纪的竞争是实力的较量,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体育又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纵观各国教育,无不重视德育教育,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应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利用其独立的科学优势,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求体育基础好的学生积极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争做好人好事,树立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和见义勇为的思想道德。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体育教学是靠师生的共同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尊重。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比赛场地和教学比赛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往上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这些都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三)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和运动感等等。因此,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身心和谐发展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一)培养学生自控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学生不但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摆脱压抑和悲伤的消极情绪。在高校体育中,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达标考试和运动会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健美的体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姿,培养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灵美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有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美的观念,追求那些不适合自己年龄的东西,损伤自己的外表和心灵形象。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在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和充实他们心灵的内在美,达到情感道德和理智的统一,从而造就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通过选修体育深的方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美学的教育,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体育美得到升华。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好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
总之,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同时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是历史赋予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清黎.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关系
[作者简介]许燕敏(1967-),女,江苏省常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21世纪的竞争是实力的较量,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体育又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纵观各国教育,无不重视德育教育,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应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利用其独立的科学优势,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求体育基础好的学生积极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争做好人好事,树立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和见义勇为的思想道德。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体育教学是靠师生的共同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尊重。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比赛场地和教学比赛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往上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这些都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三)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和运动感等等。因此,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身心和谐发展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一)培养学生自控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学生不但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摆脱压抑和悲伤的消极情绪。在高校体育中,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达标考试和运动会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健美的体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姿,培养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灵美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有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美的观念,追求那些不适合自己年龄的东西,损伤自己的外表和心灵形象。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在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和充实他们心灵的内在美,达到情感道德和理智的统一,从而造就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通过选修体育深的方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美学的教育,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体育美得到升华。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好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
总之,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同时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是历史赋予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清黎.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