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李唐小说的诗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唐作为90后作家群体中的一员,对他的研究目前仍以90后作家的整体性研究为主,对李唐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但李唐及其作品并非没有讨论的价值。相比于其他90后作家,李唐的创作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小说中人物情感的细腻,对主观情绪的强调,非线性叙事的表达,对故事情节的“弱化”以及丰富的、充满隐喻的意象都显示着李唐对于诗性的追求。诗化小说体现着对诗美的追求,诗与小说相互渗透。小说的情绪流动、内心独白与放射性的结构冲淡了情节的密度,更加凸显其抒情性。无论是小说集《我们终将被遗忘》还是小说《酒馆关门之前》《菜市场里的老虎》,抑或是新作《替代者》都体现着诗化小说的创作原则。李唐小说中的诗性一方面是他的创作追求,有意为之。他自己说:“我希望自己可以写出‘诗性’的小说—像诗歌般拥有广阔空间维度,探入内心深处。”可知李唐在创作中对于诗性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文学创作的积累使然。李唐在2006年,也就是高中时期便开始了诗歌的创作,有了一定的积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碰撞出诗性的火花。而这份诗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情感的诗性
  在李唐的笔下,人物的情感特性十分鲜明—孤独,这种孤独来自人物的内心,也来自这些人物所处的家庭。这些孤独的人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渴望逃离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一切场合,但更多地让他们感到压抑郁闷的场所是自己的家。这些“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沉默。父母没有交流,沉默寡言的父亲终日看着报纸,焦躁的母亲批判着生活的一切,父亲和母亲总是向两个方向生活,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交谈,慢慢地这个家里消失了声音,沉默变成家的常态,安静到可以“听见自己骨骼生长的声音”。这样沉默的家不是个例,它出现在李唐的多篇小说中,使主人公的童年总是蒙上一层孤独的影子并伴随他们的成长。“人与人之间无意义地交流,即便是面对家人时,情感和心灵生出无法弥合的缝隙。个体之间永远的不被理解在这个小家庭之中呈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经常出现“立法者”般的母亲和永远听话的孩子,以及破裂的父辈关系都让男孩无法忍受,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在逃走,逃到公园的角落(《菜市场里的老虎》),逃到动物园中(《动物之心》)。或是躲避自己的爱人,《呼吸》和《替代者》中的主人公“他”为了不沉浸在幸福中,为了不让失去幸福的自己难以承受,便主动逃离自己的爱人。又或者是逃进黑夜里,《来自西伯利亚的风》中陈眠在阳光下在白天里感到难受,既然如此索性逃到夜晚,在夜晚活动,在夜晚工作。
  然而这种孤独不会随着自己的逃避而得到减轻,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缓解,一生孤独可能是一种常态。《世界与管道》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老人,这个人物是特殊的,在李唐的小说中主人公多为青壮年,而将一位独居多年的老鳏夫作为主人公实在是不多见。但是同样,这位老人也是孤独的,这位老人的现状可能就是在李唐的想象中“陈眠”们的未来,他们甚至未必会组成家庭,将会在孤独中越陷越深。
  他们的生活是灰色的,没有生气也没有波澜,有些人物甚至出现了与人类不相符的行为,几近病态。对这种生存状态的刻画在情感上无疑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反映着当下人的生存问题。无论是对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还是生存体验都是充满着诗性意味的。
  二、主题的诗性
  若要探索小说的主题,就必然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李唐笔下有几类典型的人物形象:《呼吸》中的主人公—患有窒息症的“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城市孤独者”,孤独、压抑、窒息、失眠,这几乎是现代城市人的通病;《月球房地产推销员》中疯狂追求数据的科学怪人阿鲸,对科学主义的极度崇拜使他慢慢陷入自己的空间里。李唐笔下的人物虽然大多孤独,但他们陷入孤独的原因却并不相同,阿鲸的孤独不同于小说《呼吸》中“他”的孤独,阿鲸的理想是做一名侦探,但沉迷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专注研发蚂蚁机器人的方式显然无法实现他最初的理想。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在日复一日的疯狂中将自己的“人”性消耗殆尽。
  李唐笔下的故事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人物虽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却似乎都在表达一个主题。然而这些小说的主题却有着丰富的阐释空间,有着强烈的朦胧性。《世界与管道》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鳏夫,讲述了一个老人寻找丢失的金毛犬的故事。小说中依然延续了“城市孤独者”的形象,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孤独”“压抑”这一主题,但在“孤独”的外衣下,小说中还涉及孤寡老人、老年病痛、城市发展中的拆迁问题,并且在空间上打破限制,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德国的城市改造打通,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视野。
  我们在小说《酒馆关门之前》中就已跟随阿唐见证了女友慧慧患上失爱症的过程,慧慧的失忆在一瞬间来袭,便会忘记之前与爱人相处的所有细节。阿唐也在找回慧慧的过程中偶遇了垂钓回忆的人、在海中打捞塑像的人群。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样做,却依然日复一日地重复。在这个时空中的人们同样被失去爱的能力所折磨,渴望回忆起被丢失的时光,追逐打捞塑像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寻找生命意义、找回灵魂的旅途。作者在小说中寄予了对生命、灵魂的思考,而在2019年的作品《替代者》中,这种思考更加深入。“他”的工作是替代者,替代出卖自己身份的人,以其名义进入生活。这次“他”要代替的人是“林峰”,因无力偿还赌债而出卖自己的身份,在这个社会中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但在这里没有身份的人与死人无异。“他”也在这份“工作”中领悟到人在现代社会的属性,就是一台大机器上的零部件,没有意义却也不能缺少,因此会出現“替代者”。但“他”随着工作的进行发现已无法忍受这个没有灵魂的世界,他要找回生命的真实感。小说的最后他不得不承认他的挣扎对这个虚无的世界无关痛痒。《替代者》中作者更加深入地对人的存在、灵魂、生命的真实感进行发问与思考。“李唐小说的主题或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或是对现代人生存的内心困境的审视,或是描写当下人的情感体验,或者都不是,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正如李唐所说,世界具有不可把握性。同样,李唐的小说也具有不可把握性,这也使得他的小说有了广阔的空间维度,主题意义的生成也有了无限的可能性,诗歌展示了语言的极限性,小说也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三、风格的诗性
  李唐小说诗性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意象的营构上,反映着其艺术气质,李唐的这种“气质”是相对稳定的。
  在意象方面,小说中经常出现某些意象,譬如动物:隐藏在菜市场里的老虎(《菜市场里的老虎》)、动物园里的马(《动物之心》)、死亡的金鱼(《呼吸》)等等,还有诸如“氧气”“月亮”“传送带”“管道”“塑像”之类的意象,这些意象的入文不仅为小说增加艺术感觉,读起来仿佛有一首诗远远走来,更使得小说增添了神秘、朦胧的气质,主题的阐释更加多元,隐喻性更加强烈。值得一提的是,动物意象在小说中的感觉是很奇妙的,一方面动物意象可以理解為小说人物或作者情感的投射对象,《动物之心》中动物饲养员“他”便是如此。在远离人群城市的郊区,与动物朝夕相处,他认为他与这些野生动物的关系不仅是饲养与被饲养,更像是一种平等的可以聊天的朋友,让他更自在。似乎只有动物才能与人实现真正的交流,现实中的人已经无法沟通了。就像《菜市场》中男孩的家里,父母没有交流,家里安静得可以听见骨骼的生长。或者人类本身就未完全褪去动物性进入文明,文明的外套只会使人类更加被束缚,总有一天人的动物性会被唤醒。《动物之心》中的男生在巧合之下走进动物园工作,才猛然发现自己与动物的联系原来那样密切。这种动物性或者说是野性即使是久居城市的人(“他”的女朋友)也未完全消失,当“她”来废弃的动物园寻找“他”,见到充满原始气息、动物气味的“他”时,“她”竟然会被深深吸引住,认为这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这是她自己也未曾想到的。动物总是会在这些主人公的心里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并且时不时会在脑海里跳跃,《酒馆关门之前》中的主人公阿唐在面对心爱的人时同样会在脑海中浮现出骑着老虎的少女的画面。
  这些意象具有一定的梦幻性和奇异性,但让人感觉到无比真实,这种情感的表现方式不再是传统小说那样通过情节叙事来表现,而是通过创造一种与内心感受契合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比真实还真实的氛围,来传达某种感受,与诗歌中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结语
  诗歌被边缘化的今天,“诗性”却并未消失,而是以各种形式形态渗入小说、散文等文体中,绽放出一朵朵唯美的小花。李唐的小说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也正是他的作品中的诗性特征使他在90后一代作家中独树一帜。我想,作家李唐对于写作是有着自己的野心的,虽然由于社会阅历等因素的限制,他的创作多为青春叙事,但从他近几年的创作来看,作品中不乏科幻等元素,可见他正在努力打破青春写作的标签,将自己的笔触向内探寻隐秘的人心,向外延伸到广阔的世界。希望李唐能在以后的创作中将诗性更好地融入作品中,期待他创作出更加优秀精彩的作品。
其他文献
马致远的《汉宫秋》取材于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据《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记载,汉元帝时期,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就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后来此故事不断演化,到了元代,马致远在结合民间传说和历代文人诗篇的基础上改编成了这部元杂剧—《汉宫秋》。  在前代文人的诗篇中,有一些是对王昭君美貌的赞美,比如,曾巩的《明妃曲》中“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
期刊
什么是阳刚?阳刚,顾名思义即乐观、刚强。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决心,一种豁达宽广的胸襟。新时代,新征程,阳刚之气不能丢。身为一名高一女生,我谨向全校发出倡议:我们作为阳刚青年,应用坚强不屈的精神建造美好未来。  或许有的同学觉得,在重视文化课的当下,只要读好书就可以了;又或许有的女同学认为,只要男生具有阳刚之气就可以了,为什么女生也要如此呢?  现在很多学生写文章都是无病呻吟,缺少
期刊
不到早上九点钟,我便离开了家,向着云龙山西麓的十里杏花村而去。  一直念叨着十里杏花村,我在最初却一直以为自己正观赏着的是梅花。  红色的花萼,纯白的花瓣,里面有一簇细细长长的蕊,这便是杏花了。遒劲的树干,弯曲的枝条,上面开满密密匝匝的白色花朵。放眼远望,大片的白色,如棉似雪,颜色虽单调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并非所有的杏花此时都同步进行着其最美丽的绽放。不时有光溜溜的枝干,一片静寂地立在那儿,没有
期刊
我的故乡山西临汾尧都区,是帝尧的故乡,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尧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关于帝尧的许多美丽传说,就像和煦的春风从远古徐徐吹来,带着文明的雨露,永恒地滋养着这一方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最令尧都人自豪的是,在汾河的西岸,土门镇、魏村镇、吴村镇三个相连的乡镇,各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元代戏台,这三座罕见的元代戏台建筑,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和中国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这三座元代戏台,我去过好多次,
期刊
2020年12月,那个曾经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冰川科普探险家王相军永远地走了。他生前痴迷冰川,最终他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冰河深处。半年多过去了,人们依旧沉浸在他离去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传承王相军的精神,他的事迹被写进高考作文培训教材。  1990年,王相军出生在四川省邻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外出打工,于2012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张西藏的覆盖广袤冰
期刊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文友,齐聚在下丁家凤凰山高山水库。我们都被眼前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青山叠翠,白云悠悠,置身大坝之巅,环顾绿化的群山,凝视晶莹清澈的人工湖水,远眺山坡上块块绿毯似的层层梯田和红果绿叶相映的无边果林,心里不由感叹:“下丁家人真了不起!”  下丁家,原是山东省烟台市黄县(今龙口市)的一个自然村。这个曾经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标杆,四十多年前,在铁柱子王永幸的率领下,广大群众在
期刊
在我们小区公园一角的长廊上,有两棵爬满藤架的凌霄花。据说,这是物业为了美化小区环境,特意从花卉市场移植过来的。  记得那年初夏刚过,我从农村老家来到这里。那时,对这里的一切还不是太熟悉。有一天晨起,爱人陪我一起去公园散步,路过这里。  “这是什么花?”我站在长廊上愣了半天。这时,爱人悄悄地在我耳边说:“这是凌霄花”。  这花真漂亮!虽然我是第一次看到它,却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仔细观看,只见一根根粗
期刊
杭杭大学毕业后分在江城工作,平时都忙,很少回老家苏北看望妈妈。妈妈桂蓉开了一个私人医疗所,業务也忙,更没时间来江城看儿子、带孙子。  儿媳娇娇心里一直有阴影,对婆婆有点看法,因为当初婆婆对她的这段婚姻颇有微词。  桂蓉因一项重大活动来到江城,把消息告诉了杭杭。  杭杭听说妈妈到了江城,激动地打电话让妈妈到家来吃饭,并要开车来接。桂蓉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了十几个人,其中有六个姐妹,不方便去吃饭,这边
期刊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优秀长篇小说.首先,小说描写的题材十分宽广,《青春之歌》的背景处在革命浪潮汹涌的年代,历经“九·一八”事
期刊
又看到他的背影,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背影,在人頭攒动的人群中,我一眼就能认出来。我欣喜地往前狂奔,大声地喊着他的名字。可是,他继续往前走去,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不仅没有回头,还急急往前赶路。我又加快了脚步,甚至跑了起来。当我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赶到那个地点时,人早就没影儿了。我极目远望,又环顾四周,真的没影儿了。他就像人间蒸发似的,瞬间就消失了!我失望地大哭起来!  醒来时,我的枕头湿了一大片!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