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这样强调。
“美丽”一词,再次成为指导今后五年四川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在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四川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四个月前,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农乐村的通济堰旁,伴随着铲车的轰鸣声,几家养鸭场正在拆除。“过去,这里的4家养鸭场喂养了十来万只鸭,部分鸭粪直排到通济堰里。”公义镇副镇长刘雪超说,自从实施河长制后,这里被划为“禁养区”,全镇类似这样“禁养区”内的15处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停。
眉山“对症治污”,在四川率先实施了河长制。“我们建立了河长负责、一河一策、综合施策、多方共治的河长制工作机制。”眉山市水务局局长李俊说。
这是四川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片段。四川,处于长江上游重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全国3大林区、5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今年3月,四川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王东明任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任四川总河长,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6月底,省内所有河流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这也为我省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五年来,省委常委会共15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学习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2013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亮提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观念,不以牺牲资源环境、损害社会和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并专门用一个篇章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2014年,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决定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57个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加快成阿、甘眉、德阿、成甘等“飞地园区”建设,着力推动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015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作出部署,并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2017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
2017年7月22日,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在西昌市召开。会议传递的信号鲜明: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沿着这条清晰的时间轴,我们看到,绿色已是装点巴山蜀水的鲜明底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指导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重要取向。
?给生态文明划红线标底线
经常到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鲁家滩湿地耍的游客发现,原先沿湿地而建的7家农家乐和1家养鱼场今年“集体消失”了。湿地一侧,立起了一块2米多高的注明“温江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的界牌。
作为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区(县)之一,温江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划定工作,划定了128块生态红线区域,一些水土流失敏感区、重要生态绿地、生态型林盘、重要湿地等都纳入其中。
给生态文明划红线标底线,彰显了我省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四川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石漠化等现象突出,城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通过高点谋划,着力规划编制和法规制定,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
2013年以来,省委召开 21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了13个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这份纲领性文件,既涵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方面面,更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主体,以其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成为我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的完整制度支撑和动力源泉。
立足全省绿色发展总体工作格局,2013年,《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制定,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划出“大轮廓”“大框架”,從总体上将全省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类功能区域,其中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以自然或法定边界为基本单元,分布在其他类型主体功能区域之中。
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后,《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四川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制度相继出台,将全省五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一轴三带、四群一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五大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四大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的生态发展格局、十三个区块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红线格局基本形成。
有了统筹兼顾的“规划图”,还有重点击破的“作战图”。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立足四川省情,给野生植物保护安上“护身符”。2015年,《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正式实施,灰霾污染者处罚尺度、政府治理责任等一目了然。同年10月,《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川内挖砂不再是无章可循。
此外,省人大先后制定修订了《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5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批准《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等14部市(州)地方性法规。
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蓝图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再到全面落实河长制,四川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项项具有开创性质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成为支撑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责编: 余娜)
“美丽”一词,再次成为指导今后五年四川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在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四川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四个月前,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农乐村的通济堰旁,伴随着铲车的轰鸣声,几家养鸭场正在拆除。“过去,这里的4家养鸭场喂养了十来万只鸭,部分鸭粪直排到通济堰里。”公义镇副镇长刘雪超说,自从实施河长制后,这里被划为“禁养区”,全镇类似这样“禁养区”内的15处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停。
眉山“对症治污”,在四川率先实施了河长制。“我们建立了河长负责、一河一策、综合施策、多方共治的河长制工作机制。”眉山市水务局局长李俊说。
这是四川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片段。四川,处于长江上游重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全国3大林区、5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今年3月,四川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王东明任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任四川总河长,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6月底,省内所有河流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这也为我省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五年来,省委常委会共15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学习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2013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亮提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观念,不以牺牲资源环境、损害社会和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并专门用一个篇章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2014年,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决定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57个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加快成阿、甘眉、德阿、成甘等“飞地园区”建设,着力推动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015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作出部署,并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2017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
2017年7月22日,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在西昌市召开。会议传递的信号鲜明: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沿着这条清晰的时间轴,我们看到,绿色已是装点巴山蜀水的鲜明底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指导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重要取向。
?给生态文明划红线标底线
经常到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鲁家滩湿地耍的游客发现,原先沿湿地而建的7家农家乐和1家养鱼场今年“集体消失”了。湿地一侧,立起了一块2米多高的注明“温江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的界牌。
作为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区(县)之一,温江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划定工作,划定了128块生态红线区域,一些水土流失敏感区、重要生态绿地、生态型林盘、重要湿地等都纳入其中。
给生态文明划红线标底线,彰显了我省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四川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石漠化等现象突出,城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通过高点谋划,着力规划编制和法规制定,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
2013年以来,省委召开 21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了13个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这份纲领性文件,既涵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方面面,更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主体,以其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成为我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的完整制度支撑和动力源泉。
立足全省绿色发展总体工作格局,2013年,《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制定,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划出“大轮廓”“大框架”,從总体上将全省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类功能区域,其中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以自然或法定边界为基本单元,分布在其他类型主体功能区域之中。
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后,《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四川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制度相继出台,将全省五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一轴三带、四群一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五大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四大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的生态发展格局、十三个区块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红线格局基本形成。
有了统筹兼顾的“规划图”,还有重点击破的“作战图”。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立足四川省情,给野生植物保护安上“护身符”。2015年,《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正式实施,灰霾污染者处罚尺度、政府治理责任等一目了然。同年10月,《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川内挖砂不再是无章可循。
此外,省人大先后制定修订了《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5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批准《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等14部市(州)地方性法规。
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蓝图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再到全面落实河长制,四川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项项具有开创性质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成为支撑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责编: 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