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体系初探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整理致力于优化土地空间,改善生态功能,促进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利用,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因此,要改变我国传统的土地整理的传统做法,以单一因素为中心,以土地空间为基础进行综合整地和恢复。促进土地整理的转型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体系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19
  1、新形势下传统土地整治需要改进的问题
  1.1整治规划实用性不足
  此前的土地整理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自上而下编制,约束性指标逐步落实。规划的重点是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和补充农田工程。在两轮土地整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规划层次多,国家和省级规划作用较弱,且优先发布指标;市县规划的内容是相似的,但没有体现出差异。二是土地整理属于鼓励扶持政策,其规划约束性不强,地方规划积极性不高。三是规划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整理等,但由于编制时间和资金的限制,编制深度不够。四是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除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外,其他规划目标的落实也参差不齐。
  1.2土地整理工程重点
  土地整理注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标准,由此产生了“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化土地整理虽然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农村的统筹规划,功能注入不足,土地整理的作用有限。地方政府更加注重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红利。
  1.3土地整理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土地整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多是规范性文件。土地整理现状不高仍是客观现实。同时,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停留在项目管理层面,与综合需要相去甚远。相关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跟踪评价不及时,存在标准使用有限、应用转化效果不高等问题。此外,地方土地整理机构人少事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土地整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技术力量分散,技术水平差异大,技术推广应用不足。
  2、构建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体系的思考
  2.1规划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一是借鉴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结合地方实际,建立“分类、分级”的土地综合管理规划体系,其中可以包括规划体系,政策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其次,总结现行土地整治规划体系的不足,明确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简化现有的四级体系,体现各级规划的定位。三是明确各级土地综合和土地管理职能定位。自然资源部可重点开展政策引导、标准修订、动态监管、技术推广等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应注重政策细化和绩效考核;市自然资源部门重点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审查、工程进度监督和总体验收等工作;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重点做好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制、总体规划和项目推进工作。
  2.2构建“专项规划+改造单位规划+工程规划”的分级规划体系
  一是定位市专项规划,指导改造项目选址、资金协调和项目整合。规划期为五年,由市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主要内容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发展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分农村主体功能区;在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位确定土地综合整治单元;提出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是构建农村生态景观体系;与农业、水利、园林等相关规划衔接,明确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建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数据库。二是县级整修单位规划是深化乡一级土地和土地空间总体规划,实施村规划一体化运作的“产业规划实施”。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者乡政府组织编制,报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规劃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功能定位、建设目标、产业发展、用地布局、生态修复、农村风貌、资金需求、时序安排等,为改造单位实施和农村发展提供前瞻性、系统性的指导。三是项目规划,是指为指导具体项目建设而编制的相关规划、设计和方案,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程实施方案、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设计等,建设区域规划设计、绿色建设规划等,由县级有关职能部门或者乡政府组织,按照审批权限报批。
  2.3健全政策管理体系
  按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思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立项、施工、变更、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及任务要求,规范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运行;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搭建“全国—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信息系统,实行全生命周期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与信息交互。
  2.4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为适应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需要,应对现有涉及土地整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技术标准进行评估,及时优化提升。建议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增加生态型整治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内容,推动土地整治生态转型。同时,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市级专项规划应重视大地景观规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景观体系,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整治单元规划应强化产业谋划和乡村景观设计,解决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以及乡村劳动力减少导致农田景观均质化问题。此外,各地应根据实际,制定整治项目后评价指南,提升项目监督管理、资金使用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和实施效果。
  2.5统筹规划,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应
  加强规划指导,树立综合规划设计理念,统筹农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产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结合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业态、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结合当地特点和群众需求,主动发挥土地综合整理平台作用,开展项目区总体功能区划布局、总平面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特色项目设计,明确建设蓝图,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效应。最后,要严格执行村庄规划,严格控制村外建房和审批前建房的行为,严格审批农民按村庄规划建房,引导农民到新城镇、新社区建房,探索建立保障房基地有偿退出机制。
  结论:
  按照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实行自然资源统一配置,实行分区控制,完善使用控制,加强对土地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科学布局土地空间生产生态空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全面落实全面保护和综合治理责任,形势更加严峻,突破科学技术,拓展专业学科内涵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刘新卫.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J].资源导刊.2019(12).
  [2]贾文涛.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J].中国土地.2019(05).
  [3]彭郭英.以“土地整治+”理念助力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18(03).
  [4]王威.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19(5):29-31.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工程造价行业迅猛发展,房地产估价专业作为工程造价行业的一个小分支,它是以工程造价为前提和依据的后期估价,担当着拆“旧房”换“新颜”的经济价值使命的表达,是当今社会城市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小行业。要想实现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适应工程造价行业新形势,展望新形势下估价机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寻找发展对策,努力适应并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房地产市场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应明确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效果。文章对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总体规划”的优化策略,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DOI】10.12334/j.is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大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节奏的重要举措,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自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更应对其质量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做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管理措施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需求便愈发的重视。在排水工程中可以说是建筑工程中的必要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枢纽工程。对于给排水工程来说,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工程质量水平。在极大程度上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充分的保障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DOI
【摘要】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关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标准也处于不断提升的态势中,相关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时,需要将桩基础施工技术适时的应用其中,而并非盲目的应用。为确保建筑项目整体的施工品质达到理想的要求,建筑企业还应对桩基础施工的流程加以规范,使其能够符合国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本文对桩基础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同时结合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保证建筑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极其重要。当前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是发展建筑行业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时必须做好土建施工,以土建施工为基础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在土建施工当中,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提升工程质量可从中这一角度出发,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广泛应用,以此为工程整体的质量提供充分保障。本文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不能缺少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达到工程监理与验收的基本实施标准,则必须要通过调整工程管理措施以及创新建筑施工技术的做法予以实现。与人工实施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模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来完成施工技术管理任务的做法具有更加合理的特征与优势,因为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准确查找施工质量缺陷,方便工程管理人员实时接收工程施工进展信息与数据。同时,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辅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规模逐步扩大,用户对住宅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提高住宅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住宅建设工程。在住房建设施工阶段,项目质量问题普遍存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漏水,漏水不仅影响人们的体验,而且影响房屋的质量和安全,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针对目前的情况,施工企业要对房屋渗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注意加强对其原因的详细分析,根据具体分析
【摘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给施工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主体结构是由拼接组成,各建筑构件的拼接部位容易出现缝隙,不能做好对这些拼接部位的防水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由于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其施工工艺上也发生较大的改变,特别是装配式结构体系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这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整体建筑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关系,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建筑单位的建筑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城镇化进度在不断加快中,越来越多建筑项目得以相继问世,而在此之间有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竞争。为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显得十分关键,对于推动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将针对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