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学,对我是一个刺激神经的话题。我至少有四次机会被公派出国留学,但用家乡土话说,都是差一点儿没留成,或差一点儿留成,总之都没成。
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的领导颇为神秘地通知我和我同班同学马林让(我的入团介绍人,后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年非典期间病逝)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这对一个18岁的乡下孩子,真是喜从天降。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向往苏联!我个人更对产生过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等大科学家的莫斯科大学十分钦佩。30年后访苏,我还利用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的身份刻意让主人安排“考察”了莫大新闻系。留苏的事终于因中苏关系出了毛病而未能落实。胶南一中崔老校长后来教导我,留苏不成就去考清华或北大吧,你们是这个穷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助学金,怎么可能?!好好拼去吧?每每念及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前辈的话,我都会热泪盈眶。我中学六年一直喜欢代数,但几何学得较差,思来想去没报清华。若干年后是儿子考上了清华。
同年晚秋某日,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领导通知我和同班同学刘立炎(来自湖南,曾任驻尼泊尔使馆一秘,益阳师专教授,诗人),准备次年留英。我刚到北大不到半年,听到这消息既惊喜、又茫然。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能“自以为非”的圣地,不大舍得匆匆离去。好在第二学期碰上的饥饿解决了这个难题。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自然而然地取消了派我们这批学生出国留学的计划。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后,据传,周恩来总理指示,为方便工作,可选几个会英文的干部再学法文。1965年7月的一天,外交部教育司(后来合并到干部司)丛文滋同志通知我和应谦等人赶快去北外法语系突击学法文,准备于次年夏到日内瓦国际翻译学院留学。应谦,浙江仙居人,父母比我父母还穷。读研究生时,我曾和他同宿舍,他爱整洁,睡下铺。我喜欢上铺,上下麻烦一点,但不叠被子也不太显眼。应后来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前年不幸病逝。当年没有想过不听组织分配的问题,我们几个愉快地开始从头学法语,不拿工资,但每月享受42.75元研究生助学金。记得我俩每月都能省下些钱往老家寄。有一条学习纪律是,从早上6∶00起床到晚10∶00熄灯,都不说中文或英文。我们共有五个学生、四位老师——两位中国老师、两位外教。其中一位外教是前总统戴高乐的侄女,她教课爱同时嚼口香糖,但对学生要求很严,注重实效。次年5月16日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留学一事自然不会再议。我们几个搞了一次公费“革命串联”便下乡了。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中国年轻人赴美留学成为可能,但我不再年轻。我从江西农村调到非洲工作了七年之后,到了部新闻司,先后在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三位司长领导下干活。他们对我帮助都很大。忘了哪一天马司长问我:愿不愿到美国弗莱切学校进修一年半载。我想,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留学机会了!我答应回去想想。可没过两天,他告我别想了,可能让你留下做副司长、发言人。借用一下发言人术语,当时,我欣然同意马司的“立场”,没想什么,我已经逐步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四次留学“未遂”,体验是: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意义上,祖国和民族的历史积累就是你的机遇、你的挑战、你的大性格、你的大命运;爱自己的祖国,并尽力把这种爱转化为报效人民的学识、能力和有效劳动。
摘自作者为姚芸竹《还我一个真剑桥》(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书所写的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的领导颇为神秘地通知我和我同班同学马林让(我的入团介绍人,后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年非典期间病逝)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这对一个18岁的乡下孩子,真是喜从天降。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向往苏联!我个人更对产生过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等大科学家的莫斯科大学十分钦佩。30年后访苏,我还利用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的身份刻意让主人安排“考察”了莫大新闻系。留苏的事终于因中苏关系出了毛病而未能落实。胶南一中崔老校长后来教导我,留苏不成就去考清华或北大吧,你们是这个穷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助学金,怎么可能?!好好拼去吧?每每念及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前辈的话,我都会热泪盈眶。我中学六年一直喜欢代数,但几何学得较差,思来想去没报清华。若干年后是儿子考上了清华。
同年晚秋某日,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领导通知我和同班同学刘立炎(来自湖南,曾任驻尼泊尔使馆一秘,益阳师专教授,诗人),准备次年留英。我刚到北大不到半年,听到这消息既惊喜、又茫然。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能“自以为非”的圣地,不大舍得匆匆离去。好在第二学期碰上的饥饿解决了这个难题。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自然而然地取消了派我们这批学生出国留学的计划。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后,据传,周恩来总理指示,为方便工作,可选几个会英文的干部再学法文。1965年7月的一天,外交部教育司(后来合并到干部司)丛文滋同志通知我和应谦等人赶快去北外法语系突击学法文,准备于次年夏到日内瓦国际翻译学院留学。应谦,浙江仙居人,父母比我父母还穷。读研究生时,我曾和他同宿舍,他爱整洁,睡下铺。我喜欢上铺,上下麻烦一点,但不叠被子也不太显眼。应后来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前年不幸病逝。当年没有想过不听组织分配的问题,我们几个愉快地开始从头学法语,不拿工资,但每月享受42.75元研究生助学金。记得我俩每月都能省下些钱往老家寄。有一条学习纪律是,从早上6∶00起床到晚10∶00熄灯,都不说中文或英文。我们共有五个学生、四位老师——两位中国老师、两位外教。其中一位外教是前总统戴高乐的侄女,她教课爱同时嚼口香糖,但对学生要求很严,注重实效。次年5月16日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留学一事自然不会再议。我们几个搞了一次公费“革命串联”便下乡了。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中国年轻人赴美留学成为可能,但我不再年轻。我从江西农村调到非洲工作了七年之后,到了部新闻司,先后在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三位司长领导下干活。他们对我帮助都很大。忘了哪一天马司长问我:愿不愿到美国弗莱切学校进修一年半载。我想,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留学机会了!我答应回去想想。可没过两天,他告我别想了,可能让你留下做副司长、发言人。借用一下发言人术语,当时,我欣然同意马司的“立场”,没想什么,我已经逐步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四次留学“未遂”,体验是: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意义上,祖国和民族的历史积累就是你的机遇、你的挑战、你的大性格、你的大命运;爱自己的祖国,并尽力把这种爱转化为报效人民的学识、能力和有效劳动。
摘自作者为姚芸竹《还我一个真剑桥》(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书所写的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