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品牌培育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公益实践活动是指以高校大学生为实践主体,在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以外进行的重要活动。公益实践活动能够为社会提供直接的公益服务和产生间接的社会价值,是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培育公益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实践育人的重要功能。
  公益活动应该在实践中逐渐积淀为高校的文化品牌,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精神。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品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并最终形成品牌认可度。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通过整合公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活动空间,完全能够锤炼成为高校的校园品牌文化。好的校园品牌文化应该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引领、文化品位的格调、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不仅是体现一个高校文化格调和形象的载体,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因此,提升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服务质量,并打造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特色,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品牌建设的现状
  高校在整合公益服务资源、提升公益服务质量,拓宽公益服务空间方面做出的调整和努力,事实上就是公益实践活动走向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当前高校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总体而言存在若干问题。
  (一)实践层次浅表化
  当前,由大学生自主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目标定位层次相对较低。许多活动仅停留在爱心献血、为贫困生筹集钱物、打扫街道社区卫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等表层活动上。活动开展重视的是实践主体也即大学生群体在提供服务时的自我满足,但却忽视了受众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矫正人员、孤老残障人士等)自立自强以及自我发展的内心意愿。缺乏对服务对象内心的深层次关注,对于服务对象的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没有实质性的支持。这类活动由于实施简便,容易为其他各类公益组织复制模仿,造成活动的同质化。公益活动不应是简单的馈赠,而应关注受众的身心健康与幸福,这些帮助远比物质帮助更让人感动,实施的正向影响效果也更加长远。
  (二)指导思想不够专业
  当前,许多高校开展的活动未能较好地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打造独具自身特色的公益活动品牌,高校参与公益事业的智力优势与人才支持优势未得到展现。同时,由于高校公益社团组织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人员变动较为频繁。许多活动是“昙花一现”,对受助对象缺乏长久持续的关注。这样的实践活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飞越和提升。它固然体现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公益热情与奉献精神,但背后却折射出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缺乏专业的公益思想作为指导,零散而浅层次的活动难以形成统一的活动品牌,品牌价值更无从提炼和凝聚。
  (三)流程标准待规范
  当前高校对外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有学校层面及各二级院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也有各级各类的公益社团组织,还有学生自发的个人行为,在开展服务时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在实施前普遍缺乏研究论证,鲜有针对志愿者及以掌握服务知识为内容开展的业务培训,在对外开展公益活动时,也极少有使用统一的规范标识,以便更好地树立公益活动的品牌形象。
  诸多因素使高校大学生在开展对外服务时,既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也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由于流程和标准化意识的缺乏,因而造成公益服务的识别度不高,主观随意性很强。
  二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建设的路径
  高校的公益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半社会化的行为。公益活动的专业化过程,是从非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向专业的社会工作转型的过程。基于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现状,可以探索将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到高校的公益文化活动中,作为设计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可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专业培育实现公益层次提升
  目前高校内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的主体千差万别,缺乏统一的协调部署。而各类公益组织由于资源背景、能力素质的差异,对外提供的公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统筹全校公益事务的协调机构或中心。它应当能够指导所有的公益性社团组织,从单纯的低层次实践活动中解脱出来,转向以专业化培育为手段,发掘公益活动中潜藏的核心价值,确立高校独有的公益品牌。
  1 促进公益组织转型升级
  公益中心作为各类公益力量的协调机构,可以集中精力与优势资源,选取已经具备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公益组织,打造若干有特色的品牌化服务项目,并重点培养一批高校内的公益组织,使其成长为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引导社团组织进行公益创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创投大赛,向社会组织的方向转变。引导高校的公益服务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2 抓好公益人才队伍建设
  校级公益中心还应当承担起培育公益性人才的重要功能。对于各级各类公益组织的学生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既包括公益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公益活动组织领导的实践操作。要针对不同活动,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以提高公益活动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通过培训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同时也是为社会培育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公益性人才,有力推动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水平。
  (二)以助人自助促进公益理念升华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各高校的公益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要进行公益活动品牌化建设,实现与低层次服务活动的差异化,需要引用社会工作价值概念。“社工”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社工”工作价值观是与公益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的,它更多地致力于对受助对象的心灵支持,是帮助受助对象走向自主的过程。公益服务不仅是要强调助人,更需要帮助受助人达到“自助”的目的。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首先应从认知公益精神开始。公益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及开展,要以“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为导向进行,并在这一公益理念下,结合院校特色展示自身品牌特色。高校开展的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均应当是这一理念的外在体现,并通过不断地凝聚提炼起到强化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作用。
  (三)以规范流程强化公益品牌影响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尤其要重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这在推动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公益实践活动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在开展活动时,应当使无形的服务内容尽量转化为有形化的东西。
  就公益活动的实施者而言,在开展活动时要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化。就对外开展公益活动而言,要重视实物因素。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时,志愿者的服装、服务品牌的LOGO、办公用品的设计等应当尽量统一。将无形的服务尽量以有形的实物展示出来,从而在受众者心中树立起可识别的公益品牌形象,使活动的品牌效应得到加强。
  在服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应加大公益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要使公益服务的理念在校内外深入人心,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使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便于接受来自外界的评判,在自我施压的过程中使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提升和改进。
  三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化的意义
  公益实践活动对社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具有可复制、易模仿的特点。受众对于公益活动的判断和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品牌的塑造。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在公众面前的直接体现。因为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公开承诺。
  公益实践活动是高校为社会所提供的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知名活动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在服务产品趋同性背景下实现服务差异化,树立高校良好公益形象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凝聚受众情感,建立对于公益实践活动主体的信任感的重要手段。公益活动的受众是否有意愿接受二次服务,往往取决于与实践活动主体的初次接触。在发生初次接触时,有无活动品牌、品牌效应的强弱均会带给受众者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受众者对于公益实践的信任度,并影响着公益活动的后续深入进行。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充分认知社会、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能够使他们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自我的成长与精神满足,同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现实需要。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参与者的社会阅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磨练意志品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使其成为志愿服务精神及“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因此,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尤其要强调与育人功能的结合。良好的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强化公益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从而向社会传递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高质量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是在为社会培养深具公益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吴维东,詹美燕.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文化建设浅析[J].
  科技咨询,2013,(21).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俊秋,夏峰德.关于发展高校公益社团的调研报
  告——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1(3).
  [4]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