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此阶段将形成人类对自我、外界的认知基础,应当很多教育学者都认为幼儿阶段是树立正确行为的关键时期。为了提升幼儿全面发展的质量,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会组织、安排幼儿们开展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将有利于老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评价,以便能够及时为孩子们提供正确的指导与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游戏;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045-02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is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in one's life,which will form the cognitive basis of human beings to themselves and the outside world. Many educators believe that early childhood is the key period to establish correct behavi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many kindergartens now organize and arrange children to carry out regional activities. Through regional activities,it will help teachers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children's behavior,so as to provide correc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time.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Regional games;Children's behavior;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所谓的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是指根据相应的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创设出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情境,并加以科学适量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来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截止目前,区域活动已经成为了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老师们将更好地观察幼儿群体的行为,便于深入了解幼儿的思想与意识,寻找到最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办法。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环视法、跟踪法、定点法等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
1.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的主要价值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改革与转变后,学前教育的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天性,一直以来都提倡以游戏形式的活动为主,幼儿园不能给孩子们施加学业方面的压力,尽量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有一个对外界事物的初步看法。而且对于绝大多数的幼儿来说,爱玩、好动是其天性,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拒绝游戏与玩具。 因此,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想办法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
区域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幼儿园内为幼儿群体专门划分出一个活动区域来,并將一些低结构的活动材料投放进去,让孩子们释放出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来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让幼儿发挥,但是老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并多多鼓励幼儿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刺激幼儿的思想。在幼儿开始进行活动时,老师一定要多多观察,通过幼儿们的行为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比如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之间难免出现摩擦,笔者曾了解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以《购物》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有三个幼儿都扮演了饼干屋工作人员的角色,一开始都玩的很好,幼儿们也觉得很有趣,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等活动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突然有幼儿将桌子上的东西都甩到了地上,小朋友之间也发生了争吵,此时老师及时过来了解情况,并告诉他乱丢东西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很容易伤害到其他小朋友,也让他明白了如果心里不舒服、不开心了应当以正确、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能用暴力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后来,老师对这个孩子进行了重点观察,发现他虽然没有在活动中出现过其他的过激行为,却总是行事霸道,喜欢旁人都顺着自己的意愿,导致很多小朋友都害怕与他相处。老师认为此种行为必定跟孩子的家庭环境有关,经过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后,发现这个孩子在家里是弟弟,全家人都格外疼爱他,也尽量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当他稍有不顺心时,就喜欢在家里丢东西。对此,老师提议与家长一起发力,帮助幼儿纠正霸道的行为习惯,提高他对周围人的同理心,让他慢慢改变自己情感上的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与幼儿进行互动的方式,如果这名老师选择直接责骂、训斥,那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老师虽然是老师,但是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站在教育的角度去分析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导。因此来对区域活动进行总体设计时,要给到幼儿充分的自由与权力,并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科学判断幼儿是否需要接受指导与帮助。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身的标准或者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而是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在给予了孩子尊重的前提后再来开展指导工作。
2.关于有效观察幼儿行为的主要办法
在过去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对幼儿的行为还只是停留在“观”上,并没有将“察”的作用发挥出来,过去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的作用其实是守护幼儿避免他们出现意外危险,只要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其他的似乎都不重要了,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却严重浪费了幼儿阶段的基础认知培养机会,并不利于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比如,一名幼儿在园区内的水坑里不断践踏,按照过去的幼儿教育理念,很多老师第一时间都是对这种行为进行阻止,一方面是不希望孩子的衣服被弄脏,另一方面害怕他们出现危险,但是如果老师用心去分析幼儿的行为,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个孩子是在观察水中倒影与实物之间的关系,此时贸然打断幼儿行为,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向幼儿对水中的倒影进行详细的解读,避免他们出现类似的行为。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以下几种观察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1)环视法
所谓环视法就是指老师应当在指定的区域内对每一个幼儿都进行观察,主要是留心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行为,通过环视法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可以大致明白幼儿喜欢在哪种环境进行玩耍;第二,哪种活动对幼儿的干预最大,或者哪种活动并不适合幼儿。利用环视法进行观察后,教师将对区域活动的环境、结构等进行优化,有利于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2)跟踪法
所谓的跟踪法,是指老师专门认定一两个幼儿,对他们全面的跟随与了解,这种方法使用于出现了特性问题的幼儿,比如每个幼儿园中都有那么几个行为模式比较奇怪的孩子,他们可能不太喜欢参与集体活动,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也有可能始终无法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交流,表现出了明显的排他性或者攻击性,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采取跟踪法对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步步紧逼,还是要与幼儿适当保持一些距离,否则有可能会在区域活动中起到反作用。
(3)定点法
定点法是指老师只对区域活动中的某个固定环境进行观察,对进入到该环境中的幼儿都要进行观察。通过这种观察方法老师可以对幼儿在固定环境下的活动行为进行了解。比如,在开展《建筑师》的模拟活动时,有些幼儿在扮演工程师、有些幼儿在扮演施工者等等,而还有些幼儿却只是喜欢自己玩材料,这说明这类幼儿不太喜欢或者不擅长与他人进行沟通,对此老师可以对活动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所有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或者对区域环境进行改良,帮助幼儿更好的投入进去。
3.如何高效评价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
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老师是可以对幼儿行为进行评价的,而主要评价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幼儿是否具备了相应的主观能力
在区域活动开始之时,一些自主性强的孩子会立马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材料来开展活动,然而有些幼儿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明确自己的心意,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总是捉摸不定,缺乏对事物进行主观判断,只能盲目的跟着别人来进行选择,因此针对这种问题,老师就应该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力,加强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主观意识。
(2)幼儿是否对事物拥有兴趣
常言道:“兴趣就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观察幼儿群体的行为时,老师也要留意幼儿对活动项目、玩具材料的兴趣,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观察在哪一个区域内幼儿停留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以及哪种材料是最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比如有些孩子天性活泼,喜欢角色扮演,总是忍不住要跟同伴进行沟通与交流,喜欢外形夸张、色彩斑斓的玩具,那么老师就应当多多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有些孩子性格腼腆,较为内向,喜欢看绘本、看图书,那么老师就可以挖掘幼儿们在阅读、绘画等方面的兴趣;其次,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应当观察幼儿的逻辑思维是否敏捷,是否能够有序的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比如在搭建积木或者其他材料时,有些孩子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很快找到搭建的窍门,顺理成章的完成搭建要求,甚至不需要老师从旁协助,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像是可以将用于搭建高楼的材料,拆卸下来用来搭建小船等;最后,要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具备了责任性与耐心,比如有活动开始前,老师都要讲解清楚相应的活动规则与游戏设定,在这个时间都会要求幼儿认真听老师进行讲解,然而有些孩子是可以规规矩矩坐着听完老师所说的内容,但是有些孩子却老是左顾右盼,无法集中注意力。又或者是在活动完成后,要求幼儿收拾整理好活动区域内的材料、绘本等,一些责任性不强的孩子,可能老是习惯撒手就跑,没有责任心。针对这些情况老师都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指导,帮助幼儿纠正这些行为。
(3)幼儿是否能夠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互动
在幼儿进行活动与游戏时,老师要观察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判断幼儿是否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比如在搭建较大的积木或者组装玩具时,往往都是需要几个幼儿进行合作的,这种分组合作的形式不但可以让幼儿玩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与同伴进行沟通,将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小结
一直以来,幼儿教育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为正处于基础认知阶段的孩子进行科学的指导与教育,将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帮助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琳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8):117.
[2]季瑞.观察“生活” 且思且学且行——分析与解读幼儿在小班生活区游戏行为[J].山西教育(幼教),2020(10):24-26.
[3]吴春燕,张秀丽.幼儿行为观察评价的指南针[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9):41.
[4]杭玲玲.慧眼观察 精心解读——幼儿教师有效观察行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2):44-45.
[5]陈桦.区域活动中有效观察与评价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7):27-30.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游戏;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045-02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is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in one's life,which will form the cognitive basis of human beings to themselves and the outside world. Many educators believe that early childhood is the key period to establish correct behavi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many kindergartens now organize and arrange children to carry out regional activities. Through regional activities,it will help teachers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children's behavior,so as to provide correc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time.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Regional games;Children's behavior;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所谓的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是指根据相应的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创设出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情境,并加以科学适量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来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截止目前,区域活动已经成为了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老师们将更好地观察幼儿群体的行为,便于深入了解幼儿的思想与意识,寻找到最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办法。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环视法、跟踪法、定点法等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
1.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的主要价值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改革与转变后,学前教育的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天性,一直以来都提倡以游戏形式的活动为主,幼儿园不能给孩子们施加学业方面的压力,尽量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有一个对外界事物的初步看法。而且对于绝大多数的幼儿来说,爱玩、好动是其天性,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拒绝游戏与玩具。 因此,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想办法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
区域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幼儿园内为幼儿群体专门划分出一个活动区域来,并將一些低结构的活动材料投放进去,让孩子们释放出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来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让幼儿发挥,但是老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并多多鼓励幼儿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刺激幼儿的思想。在幼儿开始进行活动时,老师一定要多多观察,通过幼儿们的行为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比如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之间难免出现摩擦,笔者曾了解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以《购物》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有三个幼儿都扮演了饼干屋工作人员的角色,一开始都玩的很好,幼儿们也觉得很有趣,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等活动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突然有幼儿将桌子上的东西都甩到了地上,小朋友之间也发生了争吵,此时老师及时过来了解情况,并告诉他乱丢东西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很容易伤害到其他小朋友,也让他明白了如果心里不舒服、不开心了应当以正确、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能用暴力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后来,老师对这个孩子进行了重点观察,发现他虽然没有在活动中出现过其他的过激行为,却总是行事霸道,喜欢旁人都顺着自己的意愿,导致很多小朋友都害怕与他相处。老师认为此种行为必定跟孩子的家庭环境有关,经过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后,发现这个孩子在家里是弟弟,全家人都格外疼爱他,也尽量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当他稍有不顺心时,就喜欢在家里丢东西。对此,老师提议与家长一起发力,帮助幼儿纠正霸道的行为习惯,提高他对周围人的同理心,让他慢慢改变自己情感上的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与幼儿进行互动的方式,如果这名老师选择直接责骂、训斥,那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老师虽然是老师,但是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站在教育的角度去分析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导。因此来对区域活动进行总体设计时,要给到幼儿充分的自由与权力,并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科学判断幼儿是否需要接受指导与帮助。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身的标准或者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而是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在给予了孩子尊重的前提后再来开展指导工作。
2.关于有效观察幼儿行为的主要办法
在过去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对幼儿的行为还只是停留在“观”上,并没有将“察”的作用发挥出来,过去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的作用其实是守护幼儿避免他们出现意外危险,只要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其他的似乎都不重要了,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却严重浪费了幼儿阶段的基础认知培养机会,并不利于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比如,一名幼儿在园区内的水坑里不断践踏,按照过去的幼儿教育理念,很多老师第一时间都是对这种行为进行阻止,一方面是不希望孩子的衣服被弄脏,另一方面害怕他们出现危险,但是如果老师用心去分析幼儿的行为,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个孩子是在观察水中倒影与实物之间的关系,此时贸然打断幼儿行为,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向幼儿对水中的倒影进行详细的解读,避免他们出现类似的行为。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以下几种观察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1)环视法
所谓环视法就是指老师应当在指定的区域内对每一个幼儿都进行观察,主要是留心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行为,通过环视法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可以大致明白幼儿喜欢在哪种环境进行玩耍;第二,哪种活动对幼儿的干预最大,或者哪种活动并不适合幼儿。利用环视法进行观察后,教师将对区域活动的环境、结构等进行优化,有利于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2)跟踪法
所谓的跟踪法,是指老师专门认定一两个幼儿,对他们全面的跟随与了解,这种方法使用于出现了特性问题的幼儿,比如每个幼儿园中都有那么几个行为模式比较奇怪的孩子,他们可能不太喜欢参与集体活动,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也有可能始终无法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交流,表现出了明显的排他性或者攻击性,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采取跟踪法对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步步紧逼,还是要与幼儿适当保持一些距离,否则有可能会在区域活动中起到反作用。
(3)定点法
定点法是指老师只对区域活动中的某个固定环境进行观察,对进入到该环境中的幼儿都要进行观察。通过这种观察方法老师可以对幼儿在固定环境下的活动行为进行了解。比如,在开展《建筑师》的模拟活动时,有些幼儿在扮演工程师、有些幼儿在扮演施工者等等,而还有些幼儿却只是喜欢自己玩材料,这说明这类幼儿不太喜欢或者不擅长与他人进行沟通,对此老师可以对活动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所有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或者对区域环境进行改良,帮助幼儿更好的投入进去。
3.如何高效评价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
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老师是可以对幼儿行为进行评价的,而主要评价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幼儿是否具备了相应的主观能力
在区域活动开始之时,一些自主性强的孩子会立马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材料来开展活动,然而有些幼儿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明确自己的心意,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总是捉摸不定,缺乏对事物进行主观判断,只能盲目的跟着别人来进行选择,因此针对这种问题,老师就应该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力,加强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主观意识。
(2)幼儿是否对事物拥有兴趣
常言道:“兴趣就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观察幼儿群体的行为时,老师也要留意幼儿对活动项目、玩具材料的兴趣,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观察在哪一个区域内幼儿停留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以及哪种材料是最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比如有些孩子天性活泼,喜欢角色扮演,总是忍不住要跟同伴进行沟通与交流,喜欢外形夸张、色彩斑斓的玩具,那么老师就应当多多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有些孩子性格腼腆,较为内向,喜欢看绘本、看图书,那么老师就可以挖掘幼儿们在阅读、绘画等方面的兴趣;其次,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应当观察幼儿的逻辑思维是否敏捷,是否能够有序的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比如在搭建积木或者其他材料时,有些孩子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很快找到搭建的窍门,顺理成章的完成搭建要求,甚至不需要老师从旁协助,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像是可以将用于搭建高楼的材料,拆卸下来用来搭建小船等;最后,要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具备了责任性与耐心,比如有活动开始前,老师都要讲解清楚相应的活动规则与游戏设定,在这个时间都会要求幼儿认真听老师进行讲解,然而有些孩子是可以规规矩矩坐着听完老师所说的内容,但是有些孩子却老是左顾右盼,无法集中注意力。又或者是在活动完成后,要求幼儿收拾整理好活动区域内的材料、绘本等,一些责任性不强的孩子,可能老是习惯撒手就跑,没有责任心。针对这些情况老师都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指导,帮助幼儿纠正这些行为。
(3)幼儿是否能夠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互动
在幼儿进行活动与游戏时,老师要观察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判断幼儿是否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比如在搭建较大的积木或者组装玩具时,往往都是需要几个幼儿进行合作的,这种分组合作的形式不但可以让幼儿玩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与同伴进行沟通,将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小结
一直以来,幼儿教育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为正处于基础认知阶段的孩子进行科学的指导与教育,将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帮助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琳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8):117.
[2]季瑞.观察“生活” 且思且学且行——分析与解读幼儿在小班生活区游戏行为[J].山西教育(幼教),2020(10):24-26.
[3]吴春燕,张秀丽.幼儿行为观察评价的指南针[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9):41.
[4]杭玲玲.慧眼观察 精心解读——幼儿教师有效观察行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2):44-45.
[5]陈桦.区域活动中有效观察与评价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7):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