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老夫子那句“因材施教”本是国粹,却为何在外国贯彻得更好?
今年14岁的诺诺(化名),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回到原来的学校留级一年,还是索性转入学费昂贵的私立中学接受国际文凭教育,彻底放弃高考。
“都怪我当时考虑得不周全,只想让她出去见见世面,没想到现在进退两难。”诺诺的妈妈颇为自责。去年诺诺的父亲作为访问学者到英国交流一年,把诺诺母女也带了过去,希望游学经验能丰富诺诺的阅历。
当初离开时他们和诺诺的班主任说好,孩子回来后只要期末考试能及格,就可以继续升入初三。没想到,回来后班主任已经换人,当初谈好的事情全都不作数,新班主任认为以诺诺每门70分左右的成绩会严重拉低全班的平均分,坚持让诺诺留级一年。
英式教育让孩子变得自觉
刚刚和老师交涉过的诺诺满心委屈,越来越怀念英国的老师和同学了。诺诺找出一大堆照片向《世界博览》记者讲述她在英国一年的游学生活。照片中的诺诺在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老师和同学们中间笑得天真烂漫。有她在美术教室画画的,有在舞蹈教室练功的,有排演话剧的,还有在家政课上做蛋糕的,诺诺在英国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
“我比较喜欢英国的老师,在那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可以商量。国内的老师都是命令式的,学生只能服从,基本没有表达意见的可能。”诺诺说道,“而且,英国的教育比较有启发性。国内的作业就是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历史吧,就是要你记住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意义都是有统一答案的。英国的历史不这样教,给你一道问答题,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没有所谓对错,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英国的孩子更喜欢思考问题。”
诺诺得意地展示她在英国的画作,有铅笔画也有水彩画。“我回国前,美术老师很合不得,说我是她最好最优秀的学生。”诺诺特意强调那个“最”字,“其实我去英国之前根本不会画画。英国的老师们给人更多的选择,不像在国内,所有人都得学数理化。我见过很多国内的哥哥姐姐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选了专业,其实自己都不知道选的专业是干嘛的。”
母亲也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诺诺不是特别自觉的孩子。总是我们盯着才能好好学。但是在英国这一年她倒是很自觉地学习,我们没怎么管,她的成绩却一直在提高。英国的老师比较擅长鼓励学生,她自己学得很有兴趣。”
在母亲看来,这是由于中英两国老师对于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她是个兴趣很广泛的孩子,小时候我们就送她学舞蹈学乐器。可是国内的老师都不太赞成。好几次她的老师找我谈话,认为诺诺的课外活动太多,总建议我们让她放弃这些爱好。英国的老师一看诺诺又会跳舞又会玩乐器就赞赏她。她刚去的时候,英文还不好,老师就让她参与排演舞剧。”
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诺诺是位个性极强的孩子,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轻易对长辈和权威妥协。这种性格也就注定她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下很难得到老师的喜爱。父母还在低声下气地向老师央告,她已经和老师争辩起来了。
诺诺更希望留在英国求学,或者索性转去私立学校接受西式教育,以备上完高中后出国留学。但是她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初中起就支付昂贵的留学费用显然不现实。但留在现在的中学,诺诺也许要面临留级一年的困境,而且对于已经见识了英国宽松自由教育方式的诺诺而言,重新适应中国的教育将是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她与学校的关系颇为僵持之后,可想而知孩子接下来的中学生活将会相当艰辛。
诺诺把英国的教育总结为“因材施教”她不理解:“这句话不是咱们的孔老夫子说的吗?怎么在英国实行得挺彻底,在我们中国一点看不到?”
中英两国教育体制及理念的不同众所周知,很难说孰优孰劣,但是学生性格各异,对两种教育方式的适应程度也各有不同。只可惜,选择的权利只属于少数人。
精英阶层:“我为什么送孩子出国”
2005年,高女士放弃了正处于巅峰的事业,移民加拿大。她宁愿忍受与丈夫两地分居,不惜把自己变成家庭主妇,原因只有一个——为了孩子。这也是很多国内精英阶层选择移民海外的共同理由。
高女士的女儿笑容甜美、目光灵动,在学校参加了合唱团,很主动地为我们表演节目。但据高女士说,孩子在珠海上小学的时候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国内的教育是培养精英的,都是看成绩说话。我女儿好动,精力不集中,从小成绩就不是很好,不知道遭了老师多少白眼。在珠海的时候,她很不喜欢上学,在学校也总是低眉顺眼,像个受气小媳妇,一点自信都没有。有一次她居然对我说,‘妈妈你去给老师送点礼吧,班里某某某的妈妈送了礼物,老师就对她好多了’。”
“当时很心酸呀!我就想,不能再让孩子这样下去了。小孩的自信和尊严一定要从小好好保护,连基本的自信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创造力。其实刚来的时候,适应起来也很难。这里的老师都是只管自己那一门课,一开始也没人告诉我们该怎么选课。而且孩子一入学就做各种各样的项目,孩子不懂我也不懂,真是流着眼泪把一个一个‘第一次’撑过去的。”
高女士对《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说,“但是女儿还是愿意留在这里,因为老师总是说她‘好’,不管功课完成得怎么样总是得到表扬。”
以中国的评判标准,高女士的女儿仍然不算优秀。成绩单上都是B(第二档),有的科目还出现了C。课外社团参加了几个,也出去给参选议员的华人做过宣传义工,但远没达到干出名堂的地步。“但是她自信了呀,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尝试。原来在珠海的学校,这些露头露脸的活动哪里轮得到她。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老师看来就是眼中钉。”高女士对女儿的变化已经非常满意了。
高女士表示,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高中老师,她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国内的教育:“国内的教育体制对精英来说很好,但是那么多孩子里有几个精英?不是精英的孩子,因为成绩不好,一切都被一笔抹杀了,似乎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国外对待不同的孩子还是相对平等的,我就是想给女儿争取一个公平的机会。”
外国教育缺失的东西
高女士同时也看到加拿大教育方式的某些缺失。她认为当地的老师,特别是公立学校的老师们并没有尽到引导的责任。“毕竟孩子都还小,在很多问题上自己是拿不了主意的,这里老师给的自由有点太多了。这就需要家长特别留意了。”
在女儿高中最后一年里,由于国内公司的问题,高女士不得不回到珠海,临走前,她把女儿转入了一所私立高中,希望那里的华裔教导主任可以帮她“盯紧点”。
因为加拿大社会气氛开放,温哥华当地的华人社会又大多家庭条件比较好,很多孩子不免有些奢侈风,也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用高女士的话说,盯不紧就不只是成绩不好的问题了。
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高女士劝各位家长还是要考虑清楚,送孩子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对于好学生来说,其实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一样。也许在国内还好一点,因为国外的教育就不是培养精英的。但是对于个性强、活泼开朗的孩子,特别是那种在国内得不到老师认可的孩子,在这里确实能得到更公平的对待,也更容易建立信心。”
“我也看过一些小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到这里就学会了乱花钱甚至沾染上一些不良嗜好。也看过内心比较脆弱、依赖性强的孩子在国内学习很好,到这里反倒得了忧郁症。国外并不是什么都好,国内也在变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也越来越多。总之,两地文化差异很大,家长还是要考虑清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也要正确认识两国的教育。”
高女士一再强调,希望记者把好处坏处都讲全面,让更多有此打算的家长有所借鉴。
今年14岁的诺诺(化名),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回到原来的学校留级一年,还是索性转入学费昂贵的私立中学接受国际文凭教育,彻底放弃高考。
“都怪我当时考虑得不周全,只想让她出去见见世面,没想到现在进退两难。”诺诺的妈妈颇为自责。去年诺诺的父亲作为访问学者到英国交流一年,把诺诺母女也带了过去,希望游学经验能丰富诺诺的阅历。
当初离开时他们和诺诺的班主任说好,孩子回来后只要期末考试能及格,就可以继续升入初三。没想到,回来后班主任已经换人,当初谈好的事情全都不作数,新班主任认为以诺诺每门70分左右的成绩会严重拉低全班的平均分,坚持让诺诺留级一年。
英式教育让孩子变得自觉
刚刚和老师交涉过的诺诺满心委屈,越来越怀念英国的老师和同学了。诺诺找出一大堆照片向《世界博览》记者讲述她在英国一年的游学生活。照片中的诺诺在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老师和同学们中间笑得天真烂漫。有她在美术教室画画的,有在舞蹈教室练功的,有排演话剧的,还有在家政课上做蛋糕的,诺诺在英国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
“我比较喜欢英国的老师,在那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可以商量。国内的老师都是命令式的,学生只能服从,基本没有表达意见的可能。”诺诺说道,“而且,英国的教育比较有启发性。国内的作业就是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历史吧,就是要你记住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意义都是有统一答案的。英国的历史不这样教,给你一道问答题,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没有所谓对错,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英国的孩子更喜欢思考问题。”
诺诺得意地展示她在英国的画作,有铅笔画也有水彩画。“我回国前,美术老师很合不得,说我是她最好最优秀的学生。”诺诺特意强调那个“最”字,“其实我去英国之前根本不会画画。英国的老师们给人更多的选择,不像在国内,所有人都得学数理化。我见过很多国内的哥哥姐姐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选了专业,其实自己都不知道选的专业是干嘛的。”
母亲也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诺诺不是特别自觉的孩子。总是我们盯着才能好好学。但是在英国这一年她倒是很自觉地学习,我们没怎么管,她的成绩却一直在提高。英国的老师比较擅长鼓励学生,她自己学得很有兴趣。”
在母亲看来,这是由于中英两国老师对于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她是个兴趣很广泛的孩子,小时候我们就送她学舞蹈学乐器。可是国内的老师都不太赞成。好几次她的老师找我谈话,认为诺诺的课外活动太多,总建议我们让她放弃这些爱好。英国的老师一看诺诺又会跳舞又会玩乐器就赞赏她。她刚去的时候,英文还不好,老师就让她参与排演舞剧。”
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诺诺是位个性极强的孩子,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轻易对长辈和权威妥协。这种性格也就注定她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下很难得到老师的喜爱。父母还在低声下气地向老师央告,她已经和老师争辩起来了。
诺诺更希望留在英国求学,或者索性转去私立学校接受西式教育,以备上完高中后出国留学。但是她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初中起就支付昂贵的留学费用显然不现实。但留在现在的中学,诺诺也许要面临留级一年的困境,而且对于已经见识了英国宽松自由教育方式的诺诺而言,重新适应中国的教育将是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她与学校的关系颇为僵持之后,可想而知孩子接下来的中学生活将会相当艰辛。
诺诺把英国的教育总结为“因材施教”她不理解:“这句话不是咱们的孔老夫子说的吗?怎么在英国实行得挺彻底,在我们中国一点看不到?”
中英两国教育体制及理念的不同众所周知,很难说孰优孰劣,但是学生性格各异,对两种教育方式的适应程度也各有不同。只可惜,选择的权利只属于少数人。
精英阶层:“我为什么送孩子出国”
2005年,高女士放弃了正处于巅峰的事业,移民加拿大。她宁愿忍受与丈夫两地分居,不惜把自己变成家庭主妇,原因只有一个——为了孩子。这也是很多国内精英阶层选择移民海外的共同理由。
高女士的女儿笑容甜美、目光灵动,在学校参加了合唱团,很主动地为我们表演节目。但据高女士说,孩子在珠海上小学的时候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国内的教育是培养精英的,都是看成绩说话。我女儿好动,精力不集中,从小成绩就不是很好,不知道遭了老师多少白眼。在珠海的时候,她很不喜欢上学,在学校也总是低眉顺眼,像个受气小媳妇,一点自信都没有。有一次她居然对我说,‘妈妈你去给老师送点礼吧,班里某某某的妈妈送了礼物,老师就对她好多了’。”
“当时很心酸呀!我就想,不能再让孩子这样下去了。小孩的自信和尊严一定要从小好好保护,连基本的自信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创造力。其实刚来的时候,适应起来也很难。这里的老师都是只管自己那一门课,一开始也没人告诉我们该怎么选课。而且孩子一入学就做各种各样的项目,孩子不懂我也不懂,真是流着眼泪把一个一个‘第一次’撑过去的。”
高女士对《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说,“但是女儿还是愿意留在这里,因为老师总是说她‘好’,不管功课完成得怎么样总是得到表扬。”
以中国的评判标准,高女士的女儿仍然不算优秀。成绩单上都是B(第二档),有的科目还出现了C。课外社团参加了几个,也出去给参选议员的华人做过宣传义工,但远没达到干出名堂的地步。“但是她自信了呀,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尝试。原来在珠海的学校,这些露头露脸的活动哪里轮得到她。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老师看来就是眼中钉。”高女士对女儿的变化已经非常满意了。
高女士表示,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高中老师,她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国内的教育:“国内的教育体制对精英来说很好,但是那么多孩子里有几个精英?不是精英的孩子,因为成绩不好,一切都被一笔抹杀了,似乎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国外对待不同的孩子还是相对平等的,我就是想给女儿争取一个公平的机会。”
外国教育缺失的东西
高女士同时也看到加拿大教育方式的某些缺失。她认为当地的老师,特别是公立学校的老师们并没有尽到引导的责任。“毕竟孩子都还小,在很多问题上自己是拿不了主意的,这里老师给的自由有点太多了。这就需要家长特别留意了。”
在女儿高中最后一年里,由于国内公司的问题,高女士不得不回到珠海,临走前,她把女儿转入了一所私立高中,希望那里的华裔教导主任可以帮她“盯紧点”。
因为加拿大社会气氛开放,温哥华当地的华人社会又大多家庭条件比较好,很多孩子不免有些奢侈风,也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用高女士的话说,盯不紧就不只是成绩不好的问题了。
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高女士劝各位家长还是要考虑清楚,送孩子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对于好学生来说,其实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一样。也许在国内还好一点,因为国外的教育就不是培养精英的。但是对于个性强、活泼开朗的孩子,特别是那种在国内得不到老师认可的孩子,在这里确实能得到更公平的对待,也更容易建立信心。”
“我也看过一些小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到这里就学会了乱花钱甚至沾染上一些不良嗜好。也看过内心比较脆弱、依赖性强的孩子在国内学习很好,到这里反倒得了忧郁症。国外并不是什么都好,国内也在变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也越来越多。总之,两地文化差异很大,家长还是要考虑清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也要正确认识两国的教育。”
高女士一再强调,希望记者把好处坏处都讲全面,让更多有此打算的家长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