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变化从脑区间连接的角度探讨ADHD的神经机制。
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多动症门诊就诊的混合型ADHD儿童30例及同期常州市一所普通小学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0名,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REST软件以后扣带回为感兴趣区与全脑其他区域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ADHD组与健康对照组内与后扣带回有显著功能连接的脑区基本一致,正性连接的脑区主要位于默认网络,负性连接的脑区主要位于背外侧前额叶、背侧前扣带回、顶下小叶、基底节区域(均P<0.05,校正后)。ADHD组后扣带回与双侧内侧前额叶、右侧后扣带回、右侧颞下回、小脑后叶的正性功能连接强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07±0.20比0.33±0.23、0.25±0.28比0.48±0.30、-0.05±0.19比0.22±0.22、-0.04±0.21比0.17±0.16, t=-5.47、-3.44、-4.61、-3.99,均P<0.05,校正后);后扣带回与左侧岛叶、右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上回、左侧梭状回的负性功能连接强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10±0.26比-0.30±0.19、0.02±0.18比-0.23±0.17、0.08±0.26比-0.17±0.25、-0.04±0.25比-0.27±0.17、-0.08±0.25比-0.31±0.21、-0.01±0.25比-0.18±0.17,t=3.71、5.20、4.06、4.27、3.80、3.57,均P<0.05,校正后)。
结论ADHD儿童默认网络内部连接存在异常,默认网络与任务激活网络之间的负性连接强度降低;推测默认网络内部活动同步性降低、默认网络与前额-顶叶注意网络之间的平衡关系受损可能是ADHD的重要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