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地带”理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下)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在50年代末,中国外交所遇到的挑战不光是对日工作的困厄,而且国际环境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恶化。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两党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国际共产主义理论、内外政策等诸方面出现原则性分歧。苏共突然批判和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必然给长期尊称斯大林...
其他文献
以中共十六大为界,新时期前一个阶段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重建和形成阶段,后一个阶段是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创新和发展阶段(住房保障仍停留在前一个阶段)。目前,中国已初步建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项目齐全、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社会保障领域深化改革和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的重要时期。
[编者按]2012年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莫斯科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俄关系及其国内国际因素(1991~2011年)”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及中国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及俄罗斯地区发展部等机构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2011年12月27日是中俄建立20周年。20年来,中俄两国所建立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战略协作、世代友好的伙伴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对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
为了向日本政府传达更为明确的信息,推动犹豫不决的日本领导人早日作出决断,中方再次邀请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由于种种原因,竹入本人访华时未能带有田中口信或亲笔信,因此,竹入访华并没有日本政府的委托和授权,而是接受了中方的紧急邀请来到中国的。1972年7月27—29日,周恩来三次会见竹入义胜,向日方提出了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构想和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竹入认真记录了中方的要点,将这些内容作成笔记,并与中方反复核对,史称“竹八笔记”。“竹入笔记”是一份促成犹豫不决的田中内阁决定迅速访华的历史性
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淡化处理战争记忆,不希望历史问题影响中日复交大局,但却不可避免地与民众的民族情感发生了一定的)中突。作为代表民众整体利益的中国政府,不可能不考虑民众的这种情感。为了消除和化解民众的抵触与反感情绪,中国政府以对日“区分论”思想为依据,对民众进行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工作,告诫民众“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最终使民众接受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现实。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提出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为3900.9亿斤,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所述3700亿斤不同,且两书都未注明出处。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出现这两个不同的数字的原因是统计粮食产量的口径不一样,粮食产量3700亿斤中未包括大豆的产量。笼统地说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约为3900亿斤”或“3900亿斤左右”更为恰当,且应注明出处,给以适当的解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史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繁荣发展中的社会史研究也面临着“碎片化”(“碎化”)和缺乏理论关怀等质疑。
当前,"革命"一词被一些人越来越多地当作贬义词来使用,以至于我们自己也不敢理直气壮地使用这个本来是充满了不避艰险、昂扬向上、锐意进取、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的词汇。这便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革命在共和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20年代李景汉调查的京郊四村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6~2008年,我们又对京郊四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目的意在秉承前辈学者的研究理路,以村民的收入和消费为主线,呈现其从乡土社会到城市街区的转换历程,以及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城乡关系的"连接点",大城市边缘村落既是乡土社会转型的前沿地带,也是都市化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因此,对京郊四村的再研究,不仅续写了村庄的历史,更突显了认识和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价值所在。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拟于2011年6月上旬与当代中国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赣州市委市政府和上海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联合举办第五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面向全国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