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是其有效途径。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律动”中体验音乐
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节课开始,我采用欣赏不同的音乐,即兴编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学生表演。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我还常常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了一些律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数鸭子》一课,先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的形象和老爷爷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由诙谐的表演,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老师首先根据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边范唱边表演动作,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二、运用游戏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根据小学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水平,选择各种有趣味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使学生在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新颖生动、富于童趣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这种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声音长短的教学中,课前我制作了一个"魔盒"教具,将一个彩色线轴安放在小纸盒中,然后在盒子的正面挖一个小孔,并露出线头。
上课时,我出示教具,告诉学生:这是一只神奇的盒子,它能夠测量出每一个同学的一口气有多长。然后,我唱一个音,并请一同学捏住线头,让他在我开始发出声音的同时向外匀速拉线,待声音停止时,我从"魔盒"外侧把线剪断,告诉同学我的一口气有多长。并把线拉直放在黑板上。再请一个同学做,把他的一口气的长度和我的比较,让学生知道声音有长有短。这个游戏学生非常喜欢。每个孩子都兴趣浓厚,跃跃欲试,想比一比,看谁一口气唱的声音长。这样就使他们在直观演示中通过参与、观察和思考,理解声音有长有短。
三、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孩子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我们一般把打击乐器放最后演奏,我觉得打击乐器可以随时用在音乐课上。例如:每堂课我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说说自己的事,同学们生动地创造自己的节奏型。我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音乐剧。以《夏天的夜晚》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器用在欣赏民族乐曲时。比如:聆听《老鼠娶亲》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锻炼了自学能力,调动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培养了集体主义合
作精神。
四、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如果一位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鉴赏《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时,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动画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运用电教媒体,使学生的内在情感自然流露
电教媒体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它能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各种画面和音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例如,在教学《神奇的音响世界》时,我利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揭示大自然的声音与情景。在欣赏《国歌》时,学生没有深刻体会音乐的内涵,很难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我就让学生观看旧时代的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的影片及新中国诞生时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情景,并强调:这首国歌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和鲜血凝成的。这样,在下一次欣赏演唱时,学生终于用激昂的歌声唱出了每一个音符。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寻找到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地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一、在“律动”中体验音乐
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节课开始,我采用欣赏不同的音乐,即兴编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学生表演。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我还常常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了一些律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数鸭子》一课,先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的形象和老爷爷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由诙谐的表演,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老师首先根据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边范唱边表演动作,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二、运用游戏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根据小学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水平,选择各种有趣味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使学生在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新颖生动、富于童趣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这种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声音长短的教学中,课前我制作了一个"魔盒"教具,将一个彩色线轴安放在小纸盒中,然后在盒子的正面挖一个小孔,并露出线头。
上课时,我出示教具,告诉学生:这是一只神奇的盒子,它能夠测量出每一个同学的一口气有多长。然后,我唱一个音,并请一同学捏住线头,让他在我开始发出声音的同时向外匀速拉线,待声音停止时,我从"魔盒"外侧把线剪断,告诉同学我的一口气有多长。并把线拉直放在黑板上。再请一个同学做,把他的一口气的长度和我的比较,让学生知道声音有长有短。这个游戏学生非常喜欢。每个孩子都兴趣浓厚,跃跃欲试,想比一比,看谁一口气唱的声音长。这样就使他们在直观演示中通过参与、观察和思考,理解声音有长有短。
三、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孩子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我们一般把打击乐器放最后演奏,我觉得打击乐器可以随时用在音乐课上。例如:每堂课我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说说自己的事,同学们生动地创造自己的节奏型。我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音乐剧。以《夏天的夜晚》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器用在欣赏民族乐曲时。比如:聆听《老鼠娶亲》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锻炼了自学能力,调动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培养了集体主义合
作精神。
四、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如果一位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鉴赏《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时,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动画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运用电教媒体,使学生的内在情感自然流露
电教媒体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它能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各种画面和音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例如,在教学《神奇的音响世界》时,我利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揭示大自然的声音与情景。在欣赏《国歌》时,学生没有深刻体会音乐的内涵,很难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我就让学生观看旧时代的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的影片及新中国诞生时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情景,并强调:这首国歌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和鲜血凝成的。这样,在下一次欣赏演唱时,学生终于用激昂的歌声唱出了每一个音符。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寻找到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地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