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来到安徽合肥,且至少要在这里生活四年之久。我是班上唯一一个考到合肥来的人,一直以来,我的眼神都没有扫过它,从来只会停留在北京、上海、西安这些大城市。
我愤懑不平,觉得这里配不上自己。我高高在上地端详着这座城市,嫌弃着它。它哪里都不好,讲座不多,大型的展会不在这里,大型赛事更是屈指可数,就连演唱会也不多。它哪儿都不方便,风景不漂亮,饭菜不好吃,商场不敞亮,就连天空都是惨淡的灰白色。
我不仅对这座城市不满,更对自己不满。我埋怨自己曾经的无能和放纵,致使自己到了如今这副田地。暴躁的我就像一颗地雷,每天绷着脸,轻轻一碰就会爆炸。
纵然我万般挑剔,但还是只能接受现实。我告诉自己要抓住一切机会,争取早日摆脱这个地方。
我铆足了劲地去了解大型的赛事活动,以及训练营的信息,洋洋自得于自己拥有极强的主动性,骄傲地看着我周围“浑浑噩噩”的同学。可是,我看到的都是上海开展中外训练营的消息,是北京电视台录制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每次的地点都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就是没有合肥。合肥这个犄角旮旯实在是过于贫瘠,资源少得可怜。我心中哀叹,但还是要在满屏的文字里找出带有合肥两个字的信息。好不容易找到了,我参加了比赛,也拿了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我以为这就是我仅有的路。
只是,紧随其后的是校园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企业模拟协会在三场全国企业模拟类竞赛中获得了两冠一亚的好成绩;上一届的学长拿到了“互联网 创新创业比赛”的优秀奖,准备冲击国奖……这些不都是我想要的吗?
我开始关注校园网,开始去各大社团里参加活动,去抓住我曾经错失的机会。曾经的我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看自己触摸不到的东西,却没有好好看看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坚持住,我很快就能够离开。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中,逐渐成为年级里大家都有印象的人物。
我会在闲暇的时间,去隔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听一堂讲座,会与同学一起讨论其他学校的二三事,会独自一个人去安徽电视台做创新创业比赛的观众。我发现自己好像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这座城市,虽然它没有北京、上海、广州的繁华,但绝不是一片空白。我的同学们也不是我所想得那么“浑浑噩噩”,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失意人,怀着不甘来到这里,在这座城里拼搏,希望可以去往更好的地方。
行走在这座城市之中,我对“合肥”这两个字越来越敏感了。手上的推送很多都带着“安徽”的标记,每每在新闻里看到安徽合肥時,也总是情不自禁地多停留几秒。习惯了每次吃辣的时候都说“多放点”,习惯了在冬天的时候备上一大箱暖宝宝,习惯了时不时登录一次学校的官网,习惯了这座不南不北的城。
其实不知不觉中,“合肥”两个字已经悄然渗入了我的生活,我的肺腑,我的骨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终归还是被它浸透了魂灵,纵使曾经觉得它有千般不好,来这里时如何的万般无奈,但这里都记录了我的大学四年。
若是两年后,我离开了这里,心里一定是满满的不舍与眷恋。
我愤懑不平,觉得这里配不上自己。我高高在上地端详着这座城市,嫌弃着它。它哪里都不好,讲座不多,大型的展会不在这里,大型赛事更是屈指可数,就连演唱会也不多。它哪儿都不方便,风景不漂亮,饭菜不好吃,商场不敞亮,就连天空都是惨淡的灰白色。
我不仅对这座城市不满,更对自己不满。我埋怨自己曾经的无能和放纵,致使自己到了如今这副田地。暴躁的我就像一颗地雷,每天绷着脸,轻轻一碰就会爆炸。
纵然我万般挑剔,但还是只能接受现实。我告诉自己要抓住一切机会,争取早日摆脱这个地方。
我铆足了劲地去了解大型的赛事活动,以及训练营的信息,洋洋自得于自己拥有极强的主动性,骄傲地看着我周围“浑浑噩噩”的同学。可是,我看到的都是上海开展中外训练营的消息,是北京电视台录制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每次的地点都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就是没有合肥。合肥这个犄角旮旯实在是过于贫瘠,资源少得可怜。我心中哀叹,但还是要在满屏的文字里找出带有合肥两个字的信息。好不容易找到了,我参加了比赛,也拿了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我以为这就是我仅有的路。
只是,紧随其后的是校园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企业模拟协会在三场全国企业模拟类竞赛中获得了两冠一亚的好成绩;上一届的学长拿到了“互联网 创新创业比赛”的优秀奖,准备冲击国奖……这些不都是我想要的吗?
我开始关注校园网,开始去各大社团里参加活动,去抓住我曾经错失的机会。曾经的我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看自己触摸不到的东西,却没有好好看看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坚持住,我很快就能够离开。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中,逐渐成为年级里大家都有印象的人物。
我会在闲暇的时间,去隔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听一堂讲座,会与同学一起讨论其他学校的二三事,会独自一个人去安徽电视台做创新创业比赛的观众。我发现自己好像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这座城市,虽然它没有北京、上海、广州的繁华,但绝不是一片空白。我的同学们也不是我所想得那么“浑浑噩噩”,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失意人,怀着不甘来到这里,在这座城里拼搏,希望可以去往更好的地方。
行走在这座城市之中,我对“合肥”这两个字越来越敏感了。手上的推送很多都带着“安徽”的标记,每每在新闻里看到安徽合肥時,也总是情不自禁地多停留几秒。习惯了每次吃辣的时候都说“多放点”,习惯了在冬天的时候备上一大箱暖宝宝,习惯了时不时登录一次学校的官网,习惯了这座不南不北的城。
其实不知不觉中,“合肥”两个字已经悄然渗入了我的生活,我的肺腑,我的骨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终归还是被它浸透了魂灵,纵使曾经觉得它有千般不好,来这里时如何的万般无奈,但这里都记录了我的大学四年。
若是两年后,我离开了这里,心里一定是满满的不舍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