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抒情把握节奏停连灵动——以《繁星》(七一)、《绿》为例浅谈现代诗朗读方法

来源 :小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诗适应时代要求,以贴近群众的白话表现真挚的感情、崭新的思想.分行不仅是其极具个性的外在形式,从内在的音乐性上说,分行使诗句之间留有间隔,能变换或中断节奏,呈现出跳跃性的样态,让诗歌充满张力.现代诗在音节韵律上讲究切合自然音乐而又不拘泥于音韵,其音节声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只求合乎情绪的自然消长和旋律的自然节奏.因此,现代诗读起来抑扬顿挫,具有音乐之美;句式长短不一,具有错落变化之美;语序排列出人意料,内在情绪变化多端,具有跌宕起伏之美.只有动之以口,声情并茂,才能对这些美感心领神会.那么,怎么引导学生朗读好现代诗呢?
其他文献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除了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还有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和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怎样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设计一节练习课,让学生在练中既能有效地自主梳理,又能更好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呢?我们尝试改变以往老师出题学生做题的练习模式,以题组形式提供给学生简约而开放的框架,由学生自己在填数、编题、画图、思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明晰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背景与意义.
期刊
数学特级教师袁晓萍上课,轻松、惬意、亲和、透彻,于从从容容之间引领学生自如游走于数学的山山水水,自然而又美好!这是一种高境界,她用我们习以为常的简单素材就上出了数学的不简单,用并不繁杂的教学手段,却呈现出了数学的广度、温度和深度.
期刊
支架式教学是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搭建教学脚手架”为学习者提供某种协助,帮助其建构对知识的理解[1].基于概念框架的支架式教学设计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本质,促进结构化思维习惯的养成,其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凸显数学概念本质的结构化认知工具.下面以“平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设计与实施基于概念框架的支架式教学.
期刊
1.展开想象,发展空间观念.rn(1)给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一条线段长4厘米,另一条是它的1/2,让学生想象可能是什么平面图形的一部分.rn(2)出示4个算式:2×4÷2=4 (cm2)、2×4=8 (cm2)、(2+4)×2÷2=6 (cm2)、3.14 ×22=12.56 (cm2).提问:上面4个算式是求某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你熊确定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吗?理由是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