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的秘密

来源 :北方音乐·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托克《小宇宙》是一本优秀的钢琴教材,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进入到20世纪音乐领域,感受20世纪音乐的特点。其中的第72首《龙舞》短小精悍,可视为20世纪多调性音乐写作的典范。文章试图从音的走向上来“解密”《龙舞》在调性设置上的奥秘,进而在写作多调性音乐时能够多一种可以运用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多重调性;双持续音;调性布局;调性统一
  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人,是20世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曲家、钢琴家之一;六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钢琴曲集《小宇宙》是流传最广、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又是一本优秀的钢琴教材。全集共153首,分为6册,花费了11年才完成。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编排,最初只是简单的五指练习,而后循序渐进加深难度,最后成为复杂的“名手之道”乐曲。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进入到20世纪音乐领域,感受20世纪音乐的特点。其中,每一首乐曲都冠以标题,并逐步引入“奇异的节奏、多重的调性”等现代音乐的特征。
  第72首《龙舞》短小精悍,可视为20世纪多调性音乐写作的典范。全曲共有24小节,整体为三段性结构,第一段为1~8小节,第二段为9~16小节,第三段为17~24小节。可以看出每一段的含量还是非常平衡。全曲运用2/2拍号;节奏简单,只运用了四分音乐、二分音符和全音符。但是在调性的布局与设置上却没有节奏那样简单。本文试图从音的走向上来“解密”《龙舞》在调性设置上的奥秘,进而在写作多调性音乐时能够多一种可以运用的写作手法。
  一、带双持续音的双重调性
  持续音一词来源于传统和声的主持续音与属持续音(浪漫派后期的作曲家也有采用下属持续),在斯波索斌的《传统和声教程》中也明确把持续音定义为“其他声部作各种和声进行的同时,在低音部延续或重复的音叫做持续音。”这是以和声的角度来解释持续音的概念。那么,在《龙舞》中,巴托克运用多种手法来暗示双调性的存在,其中就包含了持续音的运用,但是,作曲家并没有像《传统和声教程》中介绍的那样,只把持续音安放在低声部,而是很均匀地出现在了各个声部。先是在两个外声部(一、四)出现了八小节;然后又在两个内声部(二、三)出现了八小节;其后,在音乐的最后一段中先是外声部进行了三小节紧接着又转入内声部两小节,从音乐的均衡性上来看可见一斑。且看第一段,两个相隔15度的G一直持续到了第八小节结束,从传统和声学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调式的暗示。同时,在第二个声部的F和#C可以看作为音乐的“前景”,并且F有解决到外声部G的倾向,而#C也要解决到G调的属音D。前面的一系列进程,使得第八小节中G调的主音和属音很自然的出现,从而让我们明显感觉到G调的存在。但是,在第三个声部中A、#C确出现了G调以外的同和弦分解(C-S),这也就暗示着还有G调以外的调的存在(见谱例1)。当音乐发展到第九小节持续音变为E、#G(C-S),同时以双持续音的形式一直持续了八小节并按藏在两个内声部中(见谱例2)。在第二段中,第一声部出现的#A有走向B的倾向。而巧合的是,前面出现过的A、#C与第二段中的E-#G-B正好构成了A调的主一属关系。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那个未知的调是A调。在第三段中的双持续音的运用并不像前面两段那样明朗,具有一种暗示的性质,先后出现的双持续音G、B和E、D暗示着两个调的并存,但G-B—D的出现又让我们感觉到是G调作为先导,使音乐很自然的结束在了G调上。
  二、“领舞”的“D”与调性的“统一”
  在G调与A调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音把两个调给链接了起来,那就是G调的属音与A调的下属音——D。它就像是舞台上的领舞者一样,牵系着G调与A调。在第一段中,A、#C的出现并不是孤立,#c是作为D的离调导音,一步步解决到D,而D又是G调的属音。使得A、#C这两个音在G调中并不感觉那么突兀。而在第九小节以后D又转换成了A调的下属音。在外声部的#F-D-#C中,#C继续延续着上一段解决到D;并且在十二小节到十五小节中D都出现在强拍的位置上(见谱例3),也就是说,此时A调一直在强调的是下属音。在二十一小节D又成为了持续音,并且在倒数第二小节的内声部中#C同样解决到了最后一小节的D(见谱例4)。使音乐顺理成章的结束在G调上。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在第九小节的上方声部(见谱例2),#F、#A(c-s)并且使#A解决到A调的二级音B上,(又是G调的三级音)。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D既是A调的下属音,又是G调的属音,那么,它与B配合在一起就像是G调安插在A调中的“间谍”一样,即使A调明显站在主导的位置上,G调也不曾离开音乐。使全曲仍然可以看出G调是整个音乐的主线、主体调,而A调为附属调。
  三、整体的调性布局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巴托克的《龙舞》中所蕴藏的双调性并不像其他20世纪作曲家那样,把两个完全对等的远关系调并置起来。而是一种“羞涩”似的,即两个调在以一个调为主体的同时,用一个链接音把两个调完全地连接在一起,使两个调相互交融在一起。音乐开始部分,两个调同时出现,以双持续音形式出现的G调和以分解和弦(A、#C)形式出现的A调(见谱例1)。而在第二段E、#G两个音又以双持续音与同和弦分解的两种手法出现(见谱例2),使A调粉墨登场成为第二段的先导调,同时G调又由于D音的存在而没有离开音乐。由于两个调一直是一种“羞涩”式的交融,使得音乐在第三段中渐渐的G调脱颖而出,给听众在感受上没有那么强烈的冲突感。这就让我想起我国著名作曲家许勇三先生在他的文章《巴托克贝拉》中所叙述的“巴托克在创作上,一方面在各种手法上作大胆探索,一方面同时寻找一种新的、更为适度的、听众易于接受的创作方式”。
  从《龙舞》中我们不难联想到同是《小宇宙》的第101首《减五度》,运用的是几乎相似的手法,以一个音为轴链接两个调,使两个调相容的手法。那么,这种技法的运用,使我们大大增强了在调性音乐方面,尤其是多调性音乐写作的技巧。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多调性音乐并不都是有强烈的冲突、对置,也有相容、相交的方式存在。显然,《龙舞》并不是传统的单一调性音乐,但是从写作上完全没有脱离传统音乐写作守则————主一属关系。这就让我们懂得不是写先锋音乐就是要背离传统,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互相渗透。本文只是从调的写作手法上,来分析《龙舞》的写作,还不能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作用。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探寻巴托克在其他方面的写作手法。
其他文献
名词界定与释义  一、社区  “社区”一词是英文Community的译名,与“社会”一词相对。“社会是描述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的总称。而社区则是一切人们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得到的。具体说来,社区至少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即人口、地域和文化。其中文化是社区研究的核心。”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
期刊
摘要:音乐会是展示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与演奏者自身赋予音乐作品价值的一种传递方式,本文将以广西艺术学院二胡硕士研究生王晓君与殷微微两场音乐会为对象,浅谈二胡音乐会中乐曲的选择以及影响音乐会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音乐会;胡琴;现代;传统;风格  在一场音乐会开演的同时他们不仅要掌握好自己的乐器,还要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双重享受,而在这之前要满足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保证好自己的心态。过硬的心理素质能使演奏
期刊
摘要:本文以音乐形态学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词句为单位,依据腔句概念进行剖析,分析我国著名编剧、导演杨兰春编创的豫剧名作《朝阳沟》选段“咱俩说说知心话”,以细致的形态技术分析来阐述该段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  关键词:朝阳沟;二八板;音乐分析  《朝阳沟》是当代豫剧的经典之作,其主题音调是选用豫东调“二八板”的旋律并吸收豫西调的“二八板”的素材融为一体,孕育出来了崭新的音调,贯串到全局的核心情节的唱
期刊
摘要: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如何找到技术、形式、情感、内容间通渡的法则,如何通过情感培养为舞蹈输入鲜活的动力,达到“形与心”、“情与技”的统一,如何打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情感教学的理论实践要津,是本文所着力进行的一次尝试。  本文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现状入手,将情感理论、情感教学方法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行了系统性的探寻,力求为情感教学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得以持续深入的展开,提供一次富有意义的
期刊
摘要:科学运用“多重证据法”,应该是在多学科知识鉴定史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材料,借鉴不同的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对于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来说,因为其音乐本体丢失的客观现实,所以不能只重视单一的文献史料,而是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鉴别,更重要的是,在鉴别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料相互考证,运用多重证据法,作全面彻底的分析研究,以保证音乐史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
期刊
【摘要】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长河里,李斯特是一位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他在钢琴艺术的发展领域做了杰出的贡献。《爱之梦》是李斯特标题性音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该作品在技巧的运用、音乐的处理变化以及情绪的表达上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李斯特;标题性音乐;《爱之梦》;交响诗  一、李斯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斯特是继古典主义音乐之后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钢琴之王”。他的音乐演奏风格狂
期刊
【摘要】2009年11月17日,东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刘影和仇华松创编的舞蹈《生命的空间》代表东莞舞协长安音乐舞蹈分会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在角逐中脱颖而出,获作品创编三等奖。这是国家级舞蹈艺术领域的最高赛事,大赛的参赛团队和选手都来自全国舞蹈界的精英院校和专业院团,可谓是强手云集的巅峰对决,《生命的空间》能获奖说明了艺术水平之高。文章对《生命的空间》之内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舞
期刊
【摘要】舒伯特作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的作品经常在音乐会中演唱。文章就其代表作《魔王》的演唱和钢琴演奏的要点进行阐述。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演奏在音乐表演中隶属于室内乐范畴。  【关键词】舒伯特;《魔王》;室内乐;钢琴演奏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他的一生在贫困中度过,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期刊
【摘要】黄安伦(1949-)是一位现代中国作曲家,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后跟随陈紫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经验。1980年出国留学,1986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后定居于加拿大,努力参与华人圣乐创作。由于对于耶稣基督的信仰,特别敬仰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先辈作曲家,并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巴赫因素。《托卡塔,圣咏与赋格》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文章将对这部作品中的巴赫因素进行初
期刊
【摘要】前奏鸣曲式是古典奏鸣曲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演进环节,由上海音乐学院邹彦副教授在其博士论文《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一文中首次提出。前奏鸣曲式在学术界还属于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文章试图通过对海顿这位在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曲家及其《第十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述前奏鸣曲式的美学意义以及分析其社会内涵。  【关键词】前奏鸣曲式;邹彦;奏鸣曲式;海顿;第十交响曲;美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