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舞教学中动作的形态特征和运动的基本原则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芭蕾舞有着自身的基本动作规律、结构特征与运动原则。本文就芭蕾舞教学中动作的形态特征和运动的基本原则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芭蕾舞教学;形态特征;运动的基本原则
   一、动作的形态特征
   1.动作呈星射、离心式。古典芭蕾左右外开的腿脚,前后延伸的指尖与脚尖,高昂挺拔的颈部无不体现着这种星射、离心式的动作特征。人体动作的力量凝聚于躯干,沿着四肢传递到神经末稍,再放射到无限的空间中去,犹如数条射线,发散到四面八方,人之肉体连带精神和灵魂一同散发着、膨胀着、舒展着。
   2.重心较高。重心较高也是古典芭蕾动作形态的一大特征,从其对胯部的要求就可以看出,人体胯部被要求保持时刻上提,但整体看上去要轻松自若。再者,动作由半蹲到直立,由直立到足尖,再由足尖腾跃到空中的此类表现数不胜数,然而却极少看到诸如现代舞一般眷恋于大地的地面翻、转、滚、爬。与之相比,古典芭蕾似乎更钟情于动作的凌空表现,就算是半蹲也不是其所要追求的终极美,而仅仅是为了将身体立起或送入空中,脱离地心引力的,转瞬即逝的过渡动作而已。
   3.强调四肢的动作表情。在欣赏古典芭蕾时,我们会发现四肢的动作表情往往丰富异常,各手位与脚位以不同的组合样式,不同的空间运行,不同的幅度力道刺激着人们的感官,而躯干的表现似乎被封闭、被抹煞、被消减到了极致,以至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相反,中国古典舞身韵则更加强调躯干的韵律,从含、转、提、沉之间衍生出了多种动作形态,同时动作的基本原则遵循“心一想,归于腰,奔于肋,行于肩,跟于臂”使得躯干和四肢层层连带,节节贯通,作为一个整体,映射出宛若游龙,行云流水,曲迥萦绕之势。
   4.注重人体动作姿态造型。舞蹈艺术的造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另一方面是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也就是舞蹈构图。古典芭蕾对于人体动作姿态造型的注重可以用勃拉齐斯的那句话来概括:“一位好的舞蹈家永远都应该是雕刻家或画家的模特。”这句话实则道出了静态中的舞姿造型在古典芭蕾中的重要性。造型性舞姿在古典芭蕾中多种多样,如各个手位、脚位组合变化而成的舞姿等。每一个舞姿造型都要在动作的终点位上“停留片刻”,因为古典芭蕾之美直接呈现于视觉的形体姿态以及运动轨迹。并且这种形体姿态是符合几何构图的。
   5.动作呈立体式表现。由于古典芭蕾对静态舞姿造型的注重,且这种静态舞姿往往建立在以单一下肢持重的力的平衡上,并且它高度的体现了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审美特征,于是便形成了动作独特的立体式表现手法。古典芭蕾的动作的立体形态是继浪漫主义时期舞剧《皇后喜剧芭蕾》时的整体平面几何形态构图发展而来,它是开、绷、直、立的动作审美原则下的最直接体现。
   二、运动的基本原则
   1.以团块式整体运动。宗白华说:“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古典芭蕾也亦然,它往往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个体的,界线严明的大块人体及其厚实沉重,无缝无孔的正面,成为形象的基础”。这种“大块人体”的感觉一方面缘于躯干的形态。躯干在动作中均需时刻保持像门板一样的整体性运动,其挺拔与结实的后背直接代表着是否能完美的完成一串串漂亮的旋转与跳跃,建立在这种动作规格下势必会造成“团块式”的人体动作方式。另一方面则缘于重心的运用。古典芭蕾往往以单一下肢持重,为了达到人体平衡状态下的美学效果,须将重心及时地移向身体与地面形成的垂直轴上以做整体运动。
   2.由水平向空中运行。古典芭蕾是空中的精灵。人体在空中的任意姿态造型是凝聚了的精彩瞬间,以此作为表现的终极目标,势必需要通过人体在水平面上的plie(蹲)与双脚或单脚的推地,从一度或二度空间向三度空间跃进。从半脚尖到足尖,从足尖到双人舞的托举,都是人们不断地向上层空间探索的结果。基于遵循这样一个动作运动的基本原则,古典芭蕾才得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跳跃动作。
   3.动作路线按程式运行。程式即手法、技巧、机载积累了若干年的舞台实践经验上而使之规范化的结果。古典芭蕾的语汇是高度程式化和风格化了的身体姿态动作。肢体位置的高低与动作规范与否是芭蕾舞者所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手和脚的基本位置被舞蹈编导们选取,并按照芭蕾舞的特殊“句法”编排起来,这一特殊句法就是手与脚必须按既定的路线在规定的基本位置上完成。
   4.动作运行路线呈直线式。古典芭蕾在遵循了动作路线按程式运行的基本原则时,其四肢与姿势的运动轨迹均以角度和直线进升。正如西方的雕塑、建筑、绘画艺术,它们均使用长线条的,写实性手法来构造其艺术实体。古典芭蕾的直线式运动方式无疑与这种风格具有极大的一致性。
   5.以平衡为动作的先决条件。福金曾指出:“从舞蹈得到的乐趣之一,是来自掌握平衡的乐趣。”他说:“叔本华认为支柱和重量是建筑学的唯一论题。关于舞蹈,也应该说,在重量和支柱方面的协调一致是它的条件之一。在双人舞中,女舞者无论是在以快板和平转为主要内容的变奏中,还是以控制慢板和脚尖碎步为主的男女合舞中,都喜欢炫耀自己在地面上的平衡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8).
   [2]王墨林.中国人的身体生态学[M].舞蹈论丛,1990(4).
   [3]刘青弋.国家规训下的超人身体——古典芭蕾身体美学研究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简介:王倪妮(1987.4-),女,本科,助教,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在书面语和人们的口头语,“三教九流”算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人,也泛指江湖上各种职业。那么,“三教”“九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从现存的历史文献记载看,关于“三教”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吴侯孙权和尚书令阚泽的一次谈话,其中提到儒、道、佛教三教。“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班固撰写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