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威哲学中的概念与规范化问题

来源 :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通常在其专门的哲学著作中使用一些日常词汇,但赋予它们以哲学的意义,尤其是在批判近代认识论哲学中使用的一些术语。这样的运用存在两个方面的效果,好的方面在于通俗易懂,表现出了哲学的大众化力量,因为他主要是为大众写作和演讲,不大关注于纯粹的理论研究。坏的方面是导致学术研究的规范性问题,如用词模糊而备受诟病,理论阐述不够清晰和明确。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当下从事哲学研究需要认真对待的学术问题。 Dewey usually uses a few everyday words in his specializ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but gives them philosophical meanings, especially those used in criticizing modern epistemological philosophy. There are two aspects of such application. The good part is that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shows the popularity of philosophy. Because he is mainly writing and speaking for the general public, he does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purely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bad aspect is the normative issue that led to academic research. It has been criticized as vaguely worded, and its theory is not clear and clear. Both of these aspects are academic issues that we need to take seriously for philosophical research nowadays.
其他文献
从怨恨切入,对西方文化危机进行价值批判,是尼采和舍勒的一个共同点.然而,在共同批判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基础探究的过程中,两位思想家的结论却相去甚远:尼采指证
法律结论的确定性问题在法律理论与实践中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结论的确定性是逻辑科学和法律科学从而也是法律推理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形式法律推理是保证法律结论确定性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思想界最令人注目的表征之一是所谓的新保守主义的异军突起.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来反观这一极具文化症候的现象,则不难发现这不再是那个古老的"古今
卡尔·雅斯贝尔斯一生著作甚丰,生前发表的专著就多达30余部,其中1000多页以上的就有3部:三卷(1932)、(1947)、(1957).在这三部鸿篇巨著中,具有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意义,开启
本研究使用单字方式,对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优生和差生的有意遗忘效应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优生有意遗忘的认知抑制能力水平高于差生。优生和差生的有意遗忘认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既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又同时不属于这两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中介.作为一种历史地形成的思维图式,意识形态不再是思维
目的 探讨人格变量在大学生依恋与防御方式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91名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分制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生活园区作为育人场所逐步被各高校所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浙江财经学院为研究背景,对学习型公寓
改革开放以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中国的哲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氛围下,认识论研究应运而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
后现代思潮的多重激荡、交互,使以拜物教和技术崇拜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由清晰趋于消解、凌乱。以纯粹符号生活为标志的生产消费镜像演绎赤裸裸的交换关系,零碎化、去中心化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