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的新闻工作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深入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亲眼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报道出真实、生动、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闻。
关键词:深入基层 新闻工作者 必修课
党的宣传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党与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作为党的宣传部门和党报的记者编辑和党的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的方针政策,深入群众、紧贴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写出真正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鲜活新闻。
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挂名记者、材料记者、电话记者的存在让新闻事实大打折扣,让党报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解决这种情况,不仅是年轻新闻人,即使是资深媒体人也不能吃资格饭,“深入基层”是对新闻人基本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贯穿媒体从业者事业始终、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所以说深入基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是因为新闻的属性——用事实说话,只要到一线去,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
一、走进基层是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一是走进基层,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央精神,把党和政府声音送到千家万户。中央政策是对基层实践的深刻总结,基层是落实中央政策的终端。深入一线,新闻工作者才能亲眼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切身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中央决策的衷心拥护,直接听到基层对完善各方面政策措施的期盼愿望。越是到了基层,越能认清基本国情,了解改革建设实践,越能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只有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央政策、宣传贯彻中央政策。做好新闻宣传,必须吃透“两头”、找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的结合点,大力宣传中央重视、基层欢迎的惠民举措,宣传体现党和国家进步、反映基层群众风貌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中央决策部署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更好地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二是走进基层,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广阔天地。记者编辑只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到最艰苦的地方,接触到最基层的群众,做到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到了贫困家庭、困难群体中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要真正了解社情民意,走进基层、深入基层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途径。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正如有同志讲的,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接“地气儿”,才可冒“热气儿”,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灵气有生气。新闻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发扬“靠双脚跑新闻”的精神,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在生动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在坚实的土地上接通新闻事业的“地气”。
三是走进基层,才能挖到鲜活生动的报道素材,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新闻界有一句老话叫“抓活鱼”,就是要到基层到现场,拿到第一手新鲜、独到的素材,写出生动活泼的作品。那些产生广泛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新闻佳作,大都是来自一线、源于群众的作品,大都是深深扎根实践、潜心体察生活的结晶。新闻的故事性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提高了,新闻宣传面貌为之一新。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有了思想的火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活鱼”、“大鱼”。新闻工作者应当走出高楼大厦、走出书斋会场,深入改革建设前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改进文风、转变作风的根本途径。在田间地头采访,才会采出清新朴实的文风,同百姓“唠嗑”,才能说出“家常话”、抒发百姓情。唯有深入才生动,真切朴实最感人。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深入基层作为必修课,把学习运用群众语言作为基本功,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多一些短话、新话、实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四是走进基层,才能找准自身位置,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尊重群众、心系群众,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断进步、实现价值的不变法则。一位作家曾谈到,当作家要搞清楚“我是谁”,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很有道理,新闻工作其实也是这样。我们新闻工作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人民群众的学生,不可做“无冕之王”,不能凌驾于百姓之上。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越是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越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越能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越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心忧百姓品自高”。无论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虚心求教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心、动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意见、表达群众意愿,为人民群众鼓与呼,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深入基层是党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場,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新闻战线要加深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使新闻宣传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更加自觉主动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走基层、下基层、进基层应当成为新闻宣传的一种理念、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也应该永远在下基层的路上。
深入基层是加强党的新闻工作,提高党的新闻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要做到这一点,新闻报道就应当建立在“走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贴近实际,走向生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工作的群众性。人民群众是世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新闻素材的源泉,所以“走基层”深入群众中采访,才能发现新事物,理解党的新精神。因为党的精神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提出的。只要记者坚持“走基层”深入实际,就能亲自体验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发现许多萌芽性的新生事物,从而根据党的精神和自己掌握的素材,迅速作出报道。如果不坚持“走基层”,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就不会发现鲜活的新闻素材,也就不能写出真实的、有指导性、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在这方面,新闻战线老的前辈穆青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进一步说明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必要性。他撰写这篇报导时,首先分析了当时天灾人祸,一些人对未来感到迷惘的形势,人们需要党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渡过难关。他发现焦裕禄事迹的线索后,认为焦裕禄是一位不图名,不图利,甘为群众办好事的好干部,需要大力宣传。于是他深入到公社、生产队、牛棚、茅舍进行细致地采访。他一家一户地走访,听群众讲焦裕禄的故事,使焦裕禄的形象在他头脑中形成了深刻印象。在采访期间,他做了大量的调查核实工作,对每一件事都通过群众逐一核实。在县里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把稿件逐字逐句地念给干部听,请他们讨论提意见。经过反复地核实,七次易稿,才把焦裕禄形象原原本本地还给了读者。没有深入群众做艰苦细致地调查研究,焦裕禄的形象在读者中是不会再见的,焦裕禄的事迹也不会震撼亿万人的心灵、铭记在人们的心目中。也不会至今还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引导人们深入地学习。
综上所述,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才能抓到第一手材料,才能打下新闻报道真实、准确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宣传报道好每一则新闻,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做好党的新闻工作,发展壮大党的新闻事业。
关键词:深入基层 新闻工作者 必修课
党的宣传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党与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作为党的宣传部门和党报的记者编辑和党的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的方针政策,深入群众、紧贴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写出真正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鲜活新闻。
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挂名记者、材料记者、电话记者的存在让新闻事实大打折扣,让党报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解决这种情况,不仅是年轻新闻人,即使是资深媒体人也不能吃资格饭,“深入基层”是对新闻人基本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贯穿媒体从业者事业始终、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所以说深入基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是因为新闻的属性——用事实说话,只要到一线去,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
一、走进基层是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一是走进基层,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央精神,把党和政府声音送到千家万户。中央政策是对基层实践的深刻总结,基层是落实中央政策的终端。深入一线,新闻工作者才能亲眼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切身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中央决策的衷心拥护,直接听到基层对完善各方面政策措施的期盼愿望。越是到了基层,越能认清基本国情,了解改革建设实践,越能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只有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央政策、宣传贯彻中央政策。做好新闻宣传,必须吃透“两头”、找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的结合点,大力宣传中央重视、基层欢迎的惠民举措,宣传体现党和国家进步、反映基层群众风貌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中央决策部署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更好地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二是走进基层,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广阔天地。记者编辑只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到最艰苦的地方,接触到最基层的群众,做到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到了贫困家庭、困难群体中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要真正了解社情民意,走进基层、深入基层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途径。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正如有同志讲的,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接“地气儿”,才可冒“热气儿”,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灵气有生气。新闻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发扬“靠双脚跑新闻”的精神,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在生动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在坚实的土地上接通新闻事业的“地气”。
三是走进基层,才能挖到鲜活生动的报道素材,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新闻界有一句老话叫“抓活鱼”,就是要到基层到现场,拿到第一手新鲜、独到的素材,写出生动活泼的作品。那些产生广泛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新闻佳作,大都是来自一线、源于群众的作品,大都是深深扎根实践、潜心体察生活的结晶。新闻的故事性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提高了,新闻宣传面貌为之一新。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有了思想的火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活鱼”、“大鱼”。新闻工作者应当走出高楼大厦、走出书斋会场,深入改革建设前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改进文风、转变作风的根本途径。在田间地头采访,才会采出清新朴实的文风,同百姓“唠嗑”,才能说出“家常话”、抒发百姓情。唯有深入才生动,真切朴实最感人。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深入基层作为必修课,把学习运用群众语言作为基本功,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多一些短话、新话、实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四是走进基层,才能找准自身位置,更好地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尊重群众、心系群众,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断进步、实现价值的不变法则。一位作家曾谈到,当作家要搞清楚“我是谁”,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很有道理,新闻工作其实也是这样。我们新闻工作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人民群众的学生,不可做“无冕之王”,不能凌驾于百姓之上。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越是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越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越能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越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心忧百姓品自高”。无论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虚心求教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心、动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意见、表达群众意愿,为人民群众鼓与呼,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深入基层是党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場,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新闻战线要加深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使新闻宣传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更加自觉主动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走基层、下基层、进基层应当成为新闻宣传的一种理念、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也应该永远在下基层的路上。
深入基层是加强党的新闻工作,提高党的新闻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要做到这一点,新闻报道就应当建立在“走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贴近实际,走向生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工作的群众性。人民群众是世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新闻素材的源泉,所以“走基层”深入群众中采访,才能发现新事物,理解党的新精神。因为党的精神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提出的。只要记者坚持“走基层”深入实际,就能亲自体验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发现许多萌芽性的新生事物,从而根据党的精神和自己掌握的素材,迅速作出报道。如果不坚持“走基层”,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就不会发现鲜活的新闻素材,也就不能写出真实的、有指导性、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在这方面,新闻战线老的前辈穆青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进一步说明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必要性。他撰写这篇报导时,首先分析了当时天灾人祸,一些人对未来感到迷惘的形势,人们需要党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渡过难关。他发现焦裕禄事迹的线索后,认为焦裕禄是一位不图名,不图利,甘为群众办好事的好干部,需要大力宣传。于是他深入到公社、生产队、牛棚、茅舍进行细致地采访。他一家一户地走访,听群众讲焦裕禄的故事,使焦裕禄的形象在他头脑中形成了深刻印象。在采访期间,他做了大量的调查核实工作,对每一件事都通过群众逐一核实。在县里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把稿件逐字逐句地念给干部听,请他们讨论提意见。经过反复地核实,七次易稿,才把焦裕禄形象原原本本地还给了读者。没有深入群众做艰苦细致地调查研究,焦裕禄的形象在读者中是不会再见的,焦裕禄的事迹也不会震撼亿万人的心灵、铭记在人们的心目中。也不会至今还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引导人们深入地学习。
综上所述,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才能抓到第一手材料,才能打下新闻报道真实、准确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宣传报道好每一则新闻,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做好党的新闻工作,发展壮大党的新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