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社会的建构要求我们培育公共精神,对公共精神理论的思考有助我们对公共精神培育。公共精神是一个模糊的、需要界定但又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公共性是拥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公共精神的本质体现。辨析现阶段公共精神缺失原因,有助于我们提出适合国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共精神培育途径。
关键字:公共精神;价值;缺失原因;培育途径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公共精神是实现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公共生活实践进一步催生和推进了我们对公共精神的研究。在新时期,我国如何激发和培养公共精神, 维系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消解转轨过程的内在张力从而保持社会整体的动态稳定, 这不仅于理论更于现实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公共精神含义
公共精神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先哲们对公民美德的推崇, 特别是亚里斯多德对公共善与公民品质的论述。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 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何谓公共精神?如今仍是一个模糊的、需要界定但又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
纵观相关理论,运用整体思维忖度公共精神,我们可将公共精神定义为“孕育于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 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 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取向, 它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肯与追求,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公共精神具有公共性、政治性、增值性、依赖性、基础性、辐射性、历史继承性等特征。
二、公共精神的价值
公共精神的价值是我们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核心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社会与社会里的人的进步。
1、经济价值
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而公共精神是一种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力量,它促使人们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关注公共空间,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从而使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政治价值
公共精神是塑造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是政府善治的内在支撑。公共精神立足于公平、民主、服务等价值根基,来推动行政主体在协调矛盾和化解冲突中的积极性,促进行政主体坚持“以民为本”,为人民提供服务,从而在政府行政的过程中提升其作为社会资本的含量,彰显其政治价值。
3、文化价值
由于公共精神的存在,公共社会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过程中,首先会考虑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公共空间,珍惜和保护优秀的公共文化遗产和人文历史景观。这样,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也于无形中对公共文化遗产形成了一种保护力,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也就会被传承下来,从而促进了公共社会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4、社会价值
公共精神促使人们抛弃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狭隘观念而去自觉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以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独立主体意识增强,因而在社会经济交往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此时,就需要公共精神来激发人们内心的责任意识,促成社会主体之间的宽容与合作,以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
三、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国内外各方人士都有自己的说法。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点:
1、社会结构“特殊化”的倾向
一定民族的精神特质是和该民族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是由该民族千百年来的社会结构孕育而成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生活在这种“特殊化”利益倾向社会结构中的个体是很难生发出对公共利益予以关注的公共精神的。
费孝通先生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公共精神是极度缺乏的,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 ‘私’ 的观念太重了,而‘公’ 的观念太淡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另一些学者有类似观点“中国人十分专注于家庭生活,并且对他们的家庭有深厚的感情。事实上,这种感情似乎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内心,从而使他们的爱国热情不复存在了。”“在人数众多的政治参与行动中,他们不是积极作为,而是常常怀有的是一种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所描述的心态,希望“不管他是否为组织出过力,他都能够享受他人带来的好处。”
2、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公共精神作为一项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观念是稀缺的。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描述道:“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表述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态度: ‘子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们看来,这句话在一定程度是结果,而在极大程度上是中国人普遍对不属于自己负责的事情不感兴趣的原因。”费正清也指出:“作为现代独裁主义支柱的中国过去传统的另外一部分,是普通人民对政府的特别消极态度,是个别公民对国家事务显然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西方人的思想方法来说,这是长期令人发生兴趣的怪事——存在着这样鲜明的对比:对家庭和朋友忠诚,而不顾公共利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精神质素的稀薄实际上也是明恩溥所描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一个文化根源。
3、民间组织发展的滞后
民间组织是孕育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民间组织的特点在于成员之间是横向的平等关系,而这种横向的平等关系较之于垂直的等级关系更利于公共精神的生长,帕特南在对意大利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和公民传统进行历史的考察后指出: “二十世纪末公民参与积极的地区,几乎都是那些在十九世纪拥有众多合作社、文化团体和互助会的地区,在那里,十二世纪时,邻里组织、宗教组织和同业公会共同促进了城市共和国的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但由于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社会支持度不高、行政性强等原因,导致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精神的生长。 4、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
社会的各领域特别是公共行政领域,“过分强调对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 使公共行政无力反省公共行政及公共服务的根本价值、目的, 将其变为执行与管理的工具, 不但无力担负起公共行政捍卫民主政治价值的责任, 也无法实现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使命。”人类在现代化的无限追索过程中,时而陷入工具理性的泥淖, 诸多元价值理性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亦即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
四、公共精神的培育
公共精神的培育,要建立在正确分析公共精神缺失原因的基础上,同时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操作性原则,这样提出的现实路径才适合我们。
1、公民社会的培育、公共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社团的规范发展
公共精神是随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兴起的。在公共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必然要求一个不断成熟的公民 社会的造就。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公民社团组织的规范发展, 将为我国公共行政之公共精神的发扬提供根本的组织载体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 通过公共组织的整合力, 公民将获得更大的公共话语表达权, 增强了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力, 从外部激发公共行政公共精神地提升。
2、积极培养公民的权利主体意识,努力促进公民的公共参与精神
公共领域是公共精神成长的沃土,而公共领域正是在公民争取和运用公民权利、批判现有权威、形成公共意见,并进而通过公共交往,影响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公民的公共精神是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来标示的,参与行动是公共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公民自发、有序、理性的参与是公民公共精神的外在体现,也是弥补我国公共精神缺失的本质要求
3、市场经济的完善
完善的市场经济所催生的主体意识、竞争创新等现代公共精神正是在社会深层结构、在社会主体的心理结构上的巨大革新。这不但确证了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合道德性的价值依据, 不断为公共行政现代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更加契合了其深层次公共精神的需要。
4、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民主政治要求我们从“善政”走向“善治”。善治就是国家的权利向社会的回归, 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它是政府于公民之间积极而有效的合作。加强公民、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合作治理,形成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与沟通,社会的公共精神才能得以充分地彰显与延绵。
5、传统公共精神资源的批判性反思与开新
在公共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必须对传统公共精神的资源加以批判性地传承、弘扬与开新。在现代化的征程中重建传统公共精神的话语结构,不断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倡导合作、宽容、诚信的公共精神之新内涵。
6、拓展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实践理念
公共精神培育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志愿者服务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和全面成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围绕着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就大大提升了公民的公共精神。
7、加强法制化建设
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内在的公共价值。法律可以提高社会公共精神的权威性,强化公共精神的培育,明确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方向。通过法制对社会环境的治理,为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有益的空间;通过法制对行为的导向作用,引导公民避恶向善;通过法制的规范作用,促使公民由他律到自律,逐渐形成优秀的社会公共精等等都说明加强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梁建东.公共精神与公民社会—— 一种培育公共精神的新视角[J].北京观察,2002(12).
[3]张亚泽.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公民之维[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
[4]陈付龙,陈富国. 普遍公共精神的现代建构: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
[5]秦菊波. 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报,2009.
[6]唐斌.社会资本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缺失与培育[J].前沿,2010.
[7]罗海荣.试论作为社会资本的公共精神[J].社会发展,2010.
[8]丛知.公民公共精神缺失的社会根源与催生的“土壤”[J].福建行政学院报,2008.
[9]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 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烈、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沈井伟,男,上海浦东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字:公共精神;价值;缺失原因;培育途径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公共精神是实现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公共生活实践进一步催生和推进了我们对公共精神的研究。在新时期,我国如何激发和培养公共精神, 维系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消解转轨过程的内在张力从而保持社会整体的动态稳定, 这不仅于理论更于现实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公共精神含义
公共精神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先哲们对公民美德的推崇, 特别是亚里斯多德对公共善与公民品质的论述。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 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何谓公共精神?如今仍是一个模糊的、需要界定但又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
纵观相关理论,运用整体思维忖度公共精神,我们可将公共精神定义为“孕育于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 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 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取向, 它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肯与追求,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公共精神具有公共性、政治性、增值性、依赖性、基础性、辐射性、历史继承性等特征。
二、公共精神的价值
公共精神的价值是我们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核心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社会与社会里的人的进步。
1、经济价值
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而公共精神是一种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力量,它促使人们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关注公共空间,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从而使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政治价值
公共精神是塑造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是政府善治的内在支撑。公共精神立足于公平、民主、服务等价值根基,来推动行政主体在协调矛盾和化解冲突中的积极性,促进行政主体坚持“以民为本”,为人民提供服务,从而在政府行政的过程中提升其作为社会资本的含量,彰显其政治价值。
3、文化价值
由于公共精神的存在,公共社会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过程中,首先会考虑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公共空间,珍惜和保护优秀的公共文化遗产和人文历史景观。这样,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也于无形中对公共文化遗产形成了一种保护力,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也就会被传承下来,从而促进了公共社会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4、社会价值
公共精神促使人们抛弃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狭隘观念而去自觉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以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独立主体意识增强,因而在社会经济交往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此时,就需要公共精神来激发人们内心的责任意识,促成社会主体之间的宽容与合作,以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
三、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国内外各方人士都有自己的说法。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点:
1、社会结构“特殊化”的倾向
一定民族的精神特质是和该民族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是由该民族千百年来的社会结构孕育而成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生活在这种“特殊化”利益倾向社会结构中的个体是很难生发出对公共利益予以关注的公共精神的。
费孝通先生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公共精神是极度缺乏的,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 ‘私’ 的观念太重了,而‘公’ 的观念太淡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另一些学者有类似观点“中国人十分专注于家庭生活,并且对他们的家庭有深厚的感情。事实上,这种感情似乎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内心,从而使他们的爱国热情不复存在了。”“在人数众多的政治参与行动中,他们不是积极作为,而是常常怀有的是一种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所描述的心态,希望“不管他是否为组织出过力,他都能够享受他人带来的好处。”
2、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公共精神作为一项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观念是稀缺的。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描述道:“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表述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态度: ‘子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们看来,这句话在一定程度是结果,而在极大程度上是中国人普遍对不属于自己负责的事情不感兴趣的原因。”费正清也指出:“作为现代独裁主义支柱的中国过去传统的另外一部分,是普通人民对政府的特别消极态度,是个别公民对国家事务显然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西方人的思想方法来说,这是长期令人发生兴趣的怪事——存在着这样鲜明的对比:对家庭和朋友忠诚,而不顾公共利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精神质素的稀薄实际上也是明恩溥所描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一个文化根源。
3、民间组织发展的滞后
民间组织是孕育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民间组织的特点在于成员之间是横向的平等关系,而这种横向的平等关系较之于垂直的等级关系更利于公共精神的生长,帕特南在对意大利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和公民传统进行历史的考察后指出: “二十世纪末公民参与积极的地区,几乎都是那些在十九世纪拥有众多合作社、文化团体和互助会的地区,在那里,十二世纪时,邻里组织、宗教组织和同业公会共同促进了城市共和国的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但由于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社会支持度不高、行政性强等原因,导致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精神的生长。 4、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
社会的各领域特别是公共行政领域,“过分强调对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 使公共行政无力反省公共行政及公共服务的根本价值、目的, 将其变为执行与管理的工具, 不但无力担负起公共行政捍卫民主政治价值的责任, 也无法实现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使命。”人类在现代化的无限追索过程中,时而陷入工具理性的泥淖, 诸多元价值理性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亦即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
四、公共精神的培育
公共精神的培育,要建立在正确分析公共精神缺失原因的基础上,同时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操作性原则,这样提出的现实路径才适合我们。
1、公民社会的培育、公共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社团的规范发展
公共精神是随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兴起的。在公共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必然要求一个不断成熟的公民 社会的造就。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公民社团组织的规范发展, 将为我国公共行政之公共精神的发扬提供根本的组织载体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 通过公共组织的整合力, 公民将获得更大的公共话语表达权, 增强了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力, 从外部激发公共行政公共精神地提升。
2、积极培养公民的权利主体意识,努力促进公民的公共参与精神
公共领域是公共精神成长的沃土,而公共领域正是在公民争取和运用公民权利、批判现有权威、形成公共意见,并进而通过公共交往,影响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公民的公共精神是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来标示的,参与行动是公共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公民自发、有序、理性的参与是公民公共精神的外在体现,也是弥补我国公共精神缺失的本质要求
3、市场经济的完善
完善的市场经济所催生的主体意识、竞争创新等现代公共精神正是在社会深层结构、在社会主体的心理结构上的巨大革新。这不但确证了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合道德性的价值依据, 不断为公共行政现代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更加契合了其深层次公共精神的需要。
4、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民主政治要求我们从“善政”走向“善治”。善治就是国家的权利向社会的回归, 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它是政府于公民之间积极而有效的合作。加强公民、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合作治理,形成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与沟通,社会的公共精神才能得以充分地彰显与延绵。
5、传统公共精神资源的批判性反思与开新
在公共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必须对传统公共精神的资源加以批判性地传承、弘扬与开新。在现代化的征程中重建传统公共精神的话语结构,不断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倡导合作、宽容、诚信的公共精神之新内涵。
6、拓展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实践理念
公共精神培育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志愿者服务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和全面成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围绕着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就大大提升了公民的公共精神。
7、加强法制化建设
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内在的公共价值。法律可以提高社会公共精神的权威性,强化公共精神的培育,明确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方向。通过法制对社会环境的治理,为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有益的空间;通过法制对行为的导向作用,引导公民避恶向善;通过法制的规范作用,促使公民由他律到自律,逐渐形成优秀的社会公共精等等都说明加强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梁建东.公共精神与公民社会—— 一种培育公共精神的新视角[J].北京观察,2002(12).
[3]张亚泽.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公民之维[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
[4]陈付龙,陈富国. 普遍公共精神的现代建构: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
[5]秦菊波. 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报,2009.
[6]唐斌.社会资本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缺失与培育[J].前沿,2010.
[7]罗海荣.试论作为社会资本的公共精神[J].社会发展,2010.
[8]丛知.公民公共精神缺失的社会根源与催生的“土壤”[J].福建行政学院报,2008.
[9]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 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烈、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沈井伟,男,上海浦东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