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花——带领村民共奔小康的领头雁

来源 :村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光秀丽的天堂寨脚下,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便是闻名遐尔的全国旅游农业示范村—罗田县九资河镇圣人堂村。
  虽说是偏僻山村,但是这里的楼房一幢幢豪华别致,这里的街道一条条宽阔笔直,这里的路灯一排排新颖气派。青松翠竹掩映着鲜花盛开的村庄,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画图。虽说是偏僻山村,但是这里的通信网络广联五洲四海,塞北江南不同省标牌照的旅游观光车队,四季穿梭或停靠在圣人堂村的农家旅馆停车场内,看游人如织,听欢歌如潮,好一派生态旅游村的热闹景象。人们将文明、欢乐、祥和、富裕写满脸上。
  谁能知晓,昔日一个破烂不堪的贫困山村,缘何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变成“罗田经济十强村”、“黄冈市明星村”、“黄冈市治安模范村”、“湖北省百镇千村工程重点示范村”、“湖北省巾帼示范村”、“湖北省美德在农家示范村”、“全国首届农业旅游示范村”。看着这诸多荣誉,回顾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会伸出大姆指称赞他们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春花。
  
  “借船出海”,一石激起千层浪
  
  十年前,圣人堂村还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仅有一条宽不过4米,长不足300米的崎岖土路,房屋破旧,“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脚泥”。村民还延袭着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原始生产方式,只满足“一日三餐、肚子填饱”的生活需求。肖春花刚接任村支书时,村集体不仅没有一分钱的积蓄,而且负债达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不足800元,部分村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穷落后成为肖春花的一块心病。“穷则思变”,必须走改革之路。肖春花深入田头地角,今天找这个村干部促膝谈心,明天找那家村民聊天问计,终于找到了贫穷的症结,她决心大胆走出改变圣人堂村贫穷落后面貌的第一步棋:这便是“点石成金”,大做石头文章。圣人堂村境内有着十分丰富的石矿资源,尤其以优质辉石角闪岩蕴藏量最大,但是想靠本村一次性投资百把万元,仅仅靠本村投资开发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她巧妙地用“借船出海”、“内引外联”之计,外出寻求投资伙伴来“点石成金”。主意已定,肖春花带着资料和石矿样品踏上了招商引资之路。她七上黄州,两赴英山,找三环、宝强、德胜这些大石材公司,渴了喝一口自备的茶水,饿了啃几口硬馍,她凭着执着终于打动了黄州三环石材公司的老板,同她签订了第一份联营开采合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沉睡千万年的石头变废为宝,看到首批石材换回13万元的现金时,肖春花激动得流下了喜悦的泪水。随后,她又引进了黄州源昌石材公司,福建晋江佳音石材公司来深山探宝,仅石材一项,村集体获纯收30余万元,而且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靠山吃山”,八仙过海显神通
  
  “点石成金”是肖春花走的第一步棋,可谓“棋开得胜”。但她并不满足现状,她看到70%的村民仍然在贫困线下,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肖春花经过反复调查发现,圣人堂村有着天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资源,如楠竹笋、野竹笋、白花菜、野芹菜、苦菜、荆介、紫苏等几十种山野菜,深山老林还有灵芝、天麻、木耳、石耳等珍贵山珍、溪流中有数不清的小河鱼,何不组织村民办山野菜加工厂?何不发展根雕、竹雕、木雕工艺品?何不组织俏山妹、巧嫂子编织刺绣、绣花鞋垫、精美剪纸?这些都是致富的生财之道啊!
  肖春花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思路:“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促进村民致富,让村民“靠山吃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精明的肖春花迅速走出了她的第二步棋:找银行、求贷款,帮助村民发展加工业、种养业。她首先到镇里找农行协商,先后争取贴息贷款5000元发展湖桑种植,使户平栽桑一亩,接着她又找镇信用社协调,争取到低息贷款58000元,发展山羊、野山鸡等特种养殖,她还组织人员到安徽学习香菇、木耳种植技术。动员有驾驶技术的农民筹措资金购买公交车和机动车跑客运和木材、石材运输。如今,圣人堂村蚕茧年收入达1000元的有三分之二的农户;畜牧业年收入过3000元的有90%的农户,种香菇木耳的、加工山野菜的、跑运输的、搞根雕盆景、竹木工艺制品的、搞刺绣的,真是一龙带九蛟,一大批农户“靠山吃山”走上了致富之路。
  
  “筑巢引凤”,建设旅游专业村
  
  罗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吸引着中外游客,当一批批豪华大客车驶进风景区,这股旅游热风把肖春花的心里也吹得热乎乎的。聪明的肖春花敏锐地意识到:“圣人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是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啊!我村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就是旅游市场啊”!于是,闲不住的肖春花又走出了第三步关键棋。从2001年6月份起,从规划民俗村建设入手,大力发展农家旅馆。初动工,有的村民因为要拆迁房屋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肖春花一方面苦口婆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方面自己率先垂范,拆掉自家旧房屋,建起了三大间楼房式农家旅馆。在她的带领鼓舞下, 37座漂亮的农家旅馆拔地而起(后发展到60多家),当年就有游客进住。紧接着,肖春花利用“筑巢引凤”的锦囊妙计,引进江西老板投资800多万元开发圣人堂峡谷漂流旅游项目。同时还组建了民俗表演队,旅游交通车队,带动了集餐饮、娱乐、休闲、手工工艺饰品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止,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万人次,年创旅游收入150多万元,人平2400余元,占户平收入的80%以上。
  
  “出奇制胜”,风流人物数今朝
  
  春秋十载,弹指挥间。肖春花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完成了圣人路、滨河路、红叶路等主干道路建设;完成了贯穿民俗村3000米长的村级主干道黑化;新建日供水量800立方的自来水厂一座;完成了全村农电网改任务;修建成2000平方米的圣人广场;3000余平方米的两打两赛球场;在主干道安装了10盏亭园式路灯;完成道路绿化带3000余米,栽种了水杉、广玉兰风景树1000多株,建花坛20个。如今,当你漫步在圣人广场,看到的是笔直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成排的路灯交映生辉,60多家农家旅馆似别墅新颖别致。村民高兴地说:“今天的圣人堂村,实现了道路柏油化、广场水泥化、居住楼房化、用水自来化、电视有线化、电话普及化、环境卫生化”。圣人堂村展现出一幅春到这里暖融融,上山观赏映山红;夏到这里乐哈哈,峡谷漂流溅水花;秋到这里心头悦,情侣双双观红叶;冬到这里吃吊锅,边喝米酒边唱歌的美丽画卷。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圣人堂不愧是人间的天堂,它是旅游、避暑、休闲的理想胜地啊!”
  有道是“四十而不惑”。作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肖春花,她既注重村级经济的发展,她更关注百姓民生,时刻为村民脱贫致富,改善生居环境日夜操劳。肖春花走出三步棋之后,她又瞄准新的制高点,走好第四步棋。她用尽心血,花最大的力气,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全村农户发展“小竹园、小果园、小药园、小茶园、小菜园”等五小庭院经济;为改善村民居住卫生环境,提高健康水平,在全村扎实开展“净化家园文明行动”。率先在中心村整体推进“小沼气、小厨房、小猪圈、小鸡舍、小牛栏”的五小建设。一手抓生活环境,一手抓精神文明,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她在全村开展“美德在农家”的五个“十佳”评选活动,关爱女孩行动,救助单亲特困母亲行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真正把圣人堂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庄变成“都市”。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圣人堂村在肖春花的带领下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肖春花本人,因成绩显著,先后捧回了湖北省“三八红旗手”、黄冈市“优秀党支部书记”、黄冈市“劳动模范”、黄冈市“巾帼创业能手”、罗田县“十大巾帼创业标兵”等荣誉证书和奖杯。
  肖春花,这位用天堂泉水孕育出的女能人,以超前的胆识和智慧,成为带领村民奔小康的领头雁,成为天堂寨上的报春花。
其他文献
夏天的酉水河    酉水涨进初夏,就象山里的小伙子进入了青春期一样,哪怕冬日里跌进峡谷,象张开的蚌肉里的珠,一涨起山洪来,山岭矮了下来,河中浪头吞噬着另一个浪头,一个波浪撞击着另一个波浪,发出钢铁一样的脆响。耸立的石壁,不再严父一般地挺立在哪儿了,远远地望去,仿佛水中高扬的帆!  于是,吱吱呀呀的浆橹声里,酉水在人们观望的眸子里愈拓愈宽展了。哗哗的雨声中,河水悠扬地涨着,一浪一浪地覆盖了枯水季节刻
期刊
那年那月,一群男人含泪告别爹娘,离开故土,携妻带儿,从沟壑深处和土丘幕后找锄而来,从纤陌纵横的平原赶犁而来,抑或从水恶浪激的湖泊驾船而来,或许从那纤河瘦岸背着破旧的网罾而来,循着一脉远古雄性的武陵山,和一条母性温柔的酉水河,栖居于湘西这块山林丛丛,山峦重重的版土,用一双千年万年勤劳的手,酿造了这群民族,酿造了这方风俗,酿造了这份人情。这就是我的祖辈,湘西之魂!  间或,有阵阵低沉忧伤的箫笛声,拴搁
期刊
嫂扯猪草回来气嘟嘟的骂哥:躺尸呀,不晓得到地里转转,桫树桠那块包谷快被野猪糟蹋完了。  哥笑着拿撮箕抠背篓里的猪草:你不是转了好多次了,没和野猪商量,叫它莫咬我们家的包谷?  嫂呕得鼻孔差点没放气,唠唠叨叨在我面前又数落起哥来:你哥哥痹痹,枪也有,就是不动。看来那块包谷是没有指望了。  两人你述我辩,拌得我报纸也看不好。我折叠起报纸对嫂说:好了。嫂你莫急,正好我们几个月没发响了,今夜我提枪守包谷去
期刊
坐龙峡    强迫你,  强悍你,  坚强你,  ……  亿万年累积的钢筋铁骨铮铮容颜,亿万年后撩开神秘面纱,梦醒时分,阳光灿烂。  大地有过痛苦的痉挛,山川有过扭曲的飘移。  划开浓重的农事,一朝惊醒,山外的世界隆隆有声,惊悚沐浴,远方的客人从此留了下来,拦门酒香飘天外。  壁立千仞,招唤生命的张力。攀爬,芳径闪烁,千年花儿芳芬如故,千年果儿摇曳生辉,等待那一双柔韧灵巧的手,采撷成歌。  柔肠百
期刊
湘西梅子,本名张梅琼,从小酷爱文学,绘画,一个追梦的湘西女人。有绘画作品参加湖南省油画展和上海艺术节展览,油画《苗女辣妹》获自治州五个一工程奖。    茶     山那边  一缕缕幽幽的绿  是我前世游移的魂    今生  我就是茶  紧闭苦涩的双眼    有缘的你啊  只需用一杯清亮的水  唤醒梦中的我    我就会用我的欢颜  陪你渡过  这静静好时光    女人三十     一轮丰盈的秋阳 
期刊
汩罗江太浅,  盛不下你的离骚和白发三千丈  盛不下  你对怀王的幻想    你那宽大的衣袖  怎挡住秦人的铁蹄踏过郢都  怎挡住  五月初五的雨纷纷    一艘艘龙船划过心底  粽叶和棕丝  将每一颗爱国心  紧紧包裹    水至柔  将三闾大夫的悲壮流传  水至柔  让一个诗人的名字坚硬    赠汪伦  不要再踏甘醇的歌声了  不要再隔岸挥舞千金裘了  我怕一转身  泪水就深千尺  就用这桃花
期刊
你是谁?为什么一直在我的陌生人里闪动?这是一个网名叫断点的女孩子给捷发过来的信息。捷的QQ一直挂在那里,上面只有那么一个可怜的网友,三个小时过去了,他们都没有说话。  我是谁?你问我,我问谁?捷本不想理她,还是无力的敲着键盘回了她一句。  呵,世界上还有你这样蛮不讲理的人。哎,你什么时候加我的?断点问道。  我加你?为什么不是你加我呢?捷冷冷一笑。说真的,捷一般是不太喜欢和陌生人说话的,尽管断点出
期刊
背 叛    淮河东岸的孙家庄,有个不足15岁的又矮又瘦的男孩阿才。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年代,靠母亲、大姐、大哥讨饭供他读完初中。然而,也就是在这15年里,阿才虽说小小年纪,但他已经窥视到,农村的贫困就像一条无形的铁索,死死的羁押着一代代勤劳的农民。这些农民虽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一年里仍有半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阿才一家在那三年里也没能逃过一劫,父亲、四弟、外孙女在那年三、四月相继饿死
期刊
燕子不进愁门口,花鞋不踩烂泥巴。   ——苗族民歌     燕子确实有一种动人的魅力。“莺歌燕舞”、“啁啾歌声”它的舞姿歌喉都是迷人的。在各种喜庆场合也少不了它,久别返故里的人谓之“燕归”,男女新婚谓之“燕尔”,人新房落成谓之“燕居”……一个“燕”字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带来吉祥和幸福。  在文人的笔下描写燕子的诗词丽句不知有多少,我也不得而知。只是读过一本《千家诗》,共212首,其中就有8首是赞颂燕
期刊
我一直在想像一个女人。  无从见识这女人的容颜,却固执地认为她一定端庄秀丽;听不到这女人的声音,却坚定地相信那绝对是小鸟们春阳下婉转百回的啁啾。  她离我很远,所有的倩影只能活跃在建国前那几段发黄的文字里;她又离我很近,透过我日日眺望的白腊树,仿佛可以捕捉得到她飘飞在九曲回廊里的裙裾。  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无从猜测她的芳龄,我只知道这个小名为杨三的大家闺秀应当是在历史的烟尘中轰轰烈烈地活过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