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存在的缺陷及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几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 施工企业 合理组织 成本管理
1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管理。要合理组织安排每一类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同时也要宏观控制和安排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步骤,保证施工的进行。它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联系密切。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传统的成本管理核算只是被动地记账、算账,其重要任务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归集、分配,很少在成本控制方面作必要的反映和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控制管理则必需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成本管理体系。
2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及问题
2.1 成本管理不到位 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存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不能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另外还容易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等诸多问题。管理层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只知盈亏多少,不知盈在何处,亏在何处。不进行成本分析考核,造成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潜亏严重。这些都将影响管理层的正确决策。
2.2 成本管理内容不全面 一些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之中,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制造成本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施工管理费等)核算。缺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脱节,管理费用居高不下,造成非制造成本失控,成本直线上升。
2.3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轻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提高售价来实现企业盈利。因此,企业一方面防止因产值规模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盲目扩展规模,广种薄放或广种不收,使企业陷入粗放管理的困境。
3 建筑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搞好成本预测 建立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的内部预算队伍,必须在施工前期编制完成内部预算,建立预测模型,选择成本预算方法,进行成本预测,制定目标成本。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在工程项目未施工之前,就已在项目利润的高低上有初步的了解。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客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使工程施工能够在其统一的管理目标、盈利标准下进行。通过编制成本计划,将成本预算的各项指标进行计划安排。同时成本计划也是建立施工项目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及时分析预测企业成本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不断发现问题,采取调整措施。因此,成本管理有生产经营决定成本,逐渐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的开拓型成本管理方向发展;向企业的预测决策领域渗透;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扩展。
成本管理对象除生产成本外,已逐步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生产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体制机制成本、人才培养成本等,既有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又有事后的成本管理;既有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有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又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为依据的成本报告。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必须从生产成本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因此,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2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责任不明确的现象,项目经理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实际上财务部的人员对施工技术不是非常精通,根本无法控制成本。所以要求项目全体人员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确实把企业的各项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来,用效益第一的观点来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形成人人讲效益,环环抓效益,事事增效益的良好气氛。因此,建立责、权、利相统一并承担经济责任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建立工程项目成本预测评估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目标成本指标,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又一特征。因此,工程项目一开工,必须由法人、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合理测定目标成本,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将直接成本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项目部间接管理费、上级机关管理费(利息、税金、基金等)进行分层测评。按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实物量,预算出成本单价,科学确定各项目成本指标。将目标责任成本逐级分解、细化到责任单位和施工工序,形成全员管理的格局。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位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在制定目标成本时,要根据市场和企业实际,通过成本预测,考虑企业的经营条件,拟定企业经营目标成本,力求符合实际,贴近实际,具有可控性。签订纵向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部、各班组、个人;横向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书记)、各分管领导、各业务部门、各人的目标责任合同,按照奖罚对等的原则,实施重奖重罚,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式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成本效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3.3 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3.3.1 严把资金控制关。建筑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长,垫付资金量大,资金回笼速度相对于一般性生产企业也慢的多。因此,资金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以防止出现“烂尾楼”现象。资金控制一方面要求公司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另一方面,控制开发周期也至关重要。
3.3.2 制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把好材料采购关。材料采购人员应该在熟悉材料性能、作用、价格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地采购方案,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价格最低的材料。建立材料的市场价格调查表,增加材料采购价格的透明度,便于对材料价格的监督检查。另外,材料员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采购时间,保证能够使施工顺利进行,而且又不会产生大量的材料过剩或者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大宗材料采取招标投标制,以选择合理的供货条件。
3.3.3 严格材料收发手续。对进场的各种材料,由现场材料管理员认真检查,与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标准核对无误后,填写材料入库单,为加强监督作用,入库单上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方为有效。对个班组领用材料,填写材料领用单,由领用人签收。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鼓励各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回收再利用废旧材料,配合以相关的竞赛活动,推行收旧利废工作日常化,保证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3.4 加强人工费的核算和管理。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人员稳定,技术工种齐全的劳务队伍,必要时也可采取公开招标等形式选拔合格的施工队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降低人工费的支出。
3.3.5 加强质量管理。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次成优率,尽量避免窝工、返工所带来的损失。另外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可以节约时间,大大的削减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生产出高质量技术的精品工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3.6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项目经理部应紧密结合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控制依据,建立起具有约束和奖励双重作用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涉及:工程项目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的牵制制度,工程项目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工程项目决策责任制、概预算控制制度、各类款项支付制度等。在完善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审机构直接在公司领导下,不受其它部门约束,以保证其独立性。内审及财务人员要参与定额和指标的制定工作,核算阶段定额的完成情况,参与成本目标考核。内部控制还应该从进度、质量、人工、材料、机械等方面着手,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奖罚措施,自觉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应该严格核算和控制施工现场经费,在保证项目优质、按期完工的同时,合理降低办公费、车辆使用费的。定期对项目部的各项费用支出、预算执行、成本控制等情况进行监督,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使成本控制工作处于全过程实时控制、责权利明确、制约性较强的状态。
3.3.7 做好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项目完成后,立即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审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责任的业绩,并依次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施工中的浪费,促使企业控制开支范围,遵守财务纪律,加强项目的全员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构成和形成机制,提高成本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堵塞成本管理中的各项漏洞,努力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战略,使企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委会.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7.
[2]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新编建筑工程材料.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建筑 施工企业 合理组织 成本管理
1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管理。要合理组织安排每一类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同时也要宏观控制和安排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步骤,保证施工的进行。它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联系密切。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而成本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传统的成本管理核算只是被动地记账、算账,其重要任务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归集、分配,很少在成本控制方面作必要的反映和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控制管理则必需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成本管理体系。
2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及问题
2.1 成本管理不到位 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存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不能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另外还容易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等诸多问题。管理层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只知盈亏多少,不知盈在何处,亏在何处。不进行成本分析考核,造成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潜亏严重。这些都将影响管理层的正确决策。
2.2 成本管理内容不全面 一些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之中,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制造成本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施工管理费等)核算。缺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脱节,管理费用居高不下,造成非制造成本失控,成本直线上升。
2.3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轻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提高售价来实现企业盈利。因此,企业一方面防止因产值规模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盲目扩展规模,广种薄放或广种不收,使企业陷入粗放管理的困境。
3 建筑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搞好成本预测 建立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的内部预算队伍,必须在施工前期编制完成内部预算,建立预测模型,选择成本预算方法,进行成本预测,制定目标成本。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在工程项目未施工之前,就已在项目利润的高低上有初步的了解。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客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使工程施工能够在其统一的管理目标、盈利标准下进行。通过编制成本计划,将成本预算的各项指标进行计划安排。同时成本计划也是建立施工项目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及时分析预测企业成本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不断发现问题,采取调整措施。因此,成本管理有生产经营决定成本,逐渐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的开拓型成本管理方向发展;向企业的预测决策领域渗透;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扩展。
成本管理对象除生产成本外,已逐步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生产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体制机制成本、人才培养成本等,既有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又有事后的成本管理;既有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有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又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为依据的成本报告。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必须从生产成本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因此,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2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责任不明确的现象,项目经理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实际上财务部的人员对施工技术不是非常精通,根本无法控制成本。所以要求项目全体人员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确实把企业的各项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来,用效益第一的观点来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形成人人讲效益,环环抓效益,事事增效益的良好气氛。因此,建立责、权、利相统一并承担经济责任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建立工程项目成本预测评估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目标成本指标,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又一特征。因此,工程项目一开工,必须由法人、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合理测定目标成本,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将直接成本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项目部间接管理费、上级机关管理费(利息、税金、基金等)进行分层测评。按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实物量,预算出成本单价,科学确定各项目成本指标。将目标责任成本逐级分解、细化到责任单位和施工工序,形成全员管理的格局。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位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在制定目标成本时,要根据市场和企业实际,通过成本预测,考虑企业的经营条件,拟定企业经营目标成本,力求符合实际,贴近实际,具有可控性。签订纵向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部、各班组、个人;横向到企业法人(项目经理、书记)、各分管领导、各业务部门、各人的目标责任合同,按照奖罚对等的原则,实施重奖重罚,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式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成本效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3.3 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3.3.1 严把资金控制关。建筑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长,垫付资金量大,资金回笼速度相对于一般性生产企业也慢的多。因此,资金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以防止出现“烂尾楼”现象。资金控制一方面要求公司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另一方面,控制开发周期也至关重要。
3.3.2 制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把好材料采购关。材料采购人员应该在熟悉材料性能、作用、价格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地采购方案,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价格最低的材料。建立材料的市场价格调查表,增加材料采购价格的透明度,便于对材料价格的监督检查。另外,材料员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采购时间,保证能够使施工顺利进行,而且又不会产生大量的材料过剩或者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大宗材料采取招标投标制,以选择合理的供货条件。
3.3.3 严格材料收发手续。对进场的各种材料,由现场材料管理员认真检查,与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标准核对无误后,填写材料入库单,为加强监督作用,入库单上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方为有效。对个班组领用材料,填写材料领用单,由领用人签收。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鼓励各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回收再利用废旧材料,配合以相关的竞赛活动,推行收旧利废工作日常化,保证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3.4 加强人工费的核算和管理。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人员稳定,技术工种齐全的劳务队伍,必要时也可采取公开招标等形式选拔合格的施工队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降低人工费的支出。
3.3.5 加强质量管理。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次成优率,尽量避免窝工、返工所带来的损失。另外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可以节约时间,大大的削减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生产出高质量技术的精品工程,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3.6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项目经理部应紧密结合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控制依据,建立起具有约束和奖励双重作用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涉及:工程项目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的牵制制度,工程项目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工程项目决策责任制、概预算控制制度、各类款项支付制度等。在完善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审机构直接在公司领导下,不受其它部门约束,以保证其独立性。内审及财务人员要参与定额和指标的制定工作,核算阶段定额的完成情况,参与成本目标考核。内部控制还应该从进度、质量、人工、材料、机械等方面着手,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奖罚措施,自觉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应该严格核算和控制施工现场经费,在保证项目优质、按期完工的同时,合理降低办公费、车辆使用费的。定期对项目部的各项费用支出、预算执行、成本控制等情况进行监督,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使成本控制工作处于全过程实时控制、责权利明确、制约性较强的状态。
3.3.7 做好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项目完成后,立即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审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责任的业绩,并依次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施工中的浪费,促使企业控制开支范围,遵守财务纪律,加强项目的全员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构成和形成机制,提高成本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堵塞成本管理中的各项漏洞,努力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战略,使企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委会.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7.
[2]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新编建筑工程材料.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