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途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生评价机制等具體问题,围绕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究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学高身正并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优秀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052-03
  [收稿日期]2021-01-1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JKH-.20170091SK)。
  [作者简介]赵 爽(1975— ),女,北华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吉林 132013)
  一、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目标要求,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样化、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教育部鼓励各高校开展创新型实验,朝着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音乐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加重,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音乐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在增加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交流的基础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要创造一个思想碰撞、取长补短的平台,允许不同观点的交汇和对话,鼓励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的构建思路上,可以考虑大胆地精简必修课,动员鼓励本专业教师开设一些有开拓性的、前瞻性的、跨学科的通选课程[1]。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从而不再总是把学习的重心和精力仅仅放在本专业的小天地中。举例来说,“西方文化概论”“乐器制作基础”“电脑音乐制作”“演出展馆布置”等和音乐教育比较贴近的相关通选课程的开设,可以在吸引学生兴趣和拓展知识的同时,也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教育的院系层面也要更加重视音乐学科的应用性特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现实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学术型和技术型人才,他们始终要面向基层开展工作,要站在音乐教育与活动开展的第一线。这种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将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2]。学生在掌握系统的、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上,还要大胆地在教学、宣传、艺术策划和艺术管理等方面锤炼个体的实践能力,勇于直面各种真实挑战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安排的大框架之中,教育者要突出诸如艺术实践、第二课堂以及毕业班的毕业设计等具有实践应用基因的活动,这些活动完全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活动融会结合,互利互惠,携手共进。从而,教学双方就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达成“学以致用”的音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的特质往往体现在其敢于进行独立的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非常突出。针对音乐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除了要满足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所需的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尽力提供通识教育所要求的知识和技术内容。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往往可以让学生将本专业之外的见识和收获,联系到本专业的学习中去,会对其专业领域迸发出深化学习、继续探究的强烈兴趣,将学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初心之选。正如美术作品中的某种情感表达,或数学中的推理思维,都必然会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产生共情和创造动力。因此,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能囿于陈规,固步自封。要强化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锤炼,大胆鼓励学生要“和而不同”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具体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如“教学创新竞赛”“创新社团活动日”等和就业息息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在竞赛或辩论中,找到灵感,获得启发。
  二、思政元素与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紧密联系
  (一)音乐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新要求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全面展开教育教学改革,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词汇,是其从传统思政课程向其他课程拓展延伸的产物。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充分发挥各类课程思政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
  无论是音乐专业课程,还是思政教育,均以成长中的学生为课程主体。思政教育既有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也关乎教育者与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提高与升华。教育者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切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随时关注国际国内的时局动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守住道德底线。教育者将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是有发展潜能的个体,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和明确了“思政与专业相融合”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者才会切实地将崇高关怀的姿态和严谨求真的作风,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构建中,管理层可以展开经典爱国音乐作品的研讨与教学。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浏阳河》等传统作品,饱含崇高的国家情怀与人文关怀,都是教学中值得深挖和研讨的对象。教育工作者和同学们也要积极关注世界趋势,国家政策,以及生活中关乎思想道德层面的大事小情,将这些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三观,增进业务能力。因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在有思辨能力的同时,守住道德底线,坚持正确信仰,增强民族自信。   (二)提高音乐教育人才的个体与整体素质
  音乐教育人才在掌握专业技术之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的道德修养。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艺术生往往会被其他专业的同学冠以“没文化”“素质低”这样的帽子,这虽然是歧视性的思维,但也说明了一部分现实问题。音乐教育人才更应该注重个体的人文素养和综合水平这两方面,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要始终坚持基本学术能力的培养与内在精神层面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生活网络化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往往被手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所吞噬占用。那么,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应该在主观上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努力不被大环境、大多数人所同化。日常的空闲时间,读一本好书、背诵一篇诗歌、参加一场辩论赛,这些看似传统老套而实际上却很奏效的学习模式,应该被当下大多数的学生们重新拾起。
  针对“高素质人才培养”这个既定目标,高校管理层在具体的学科设置上,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既然学校里有多个学科专业节、音乐类如声乐器乐比赛、诗词配乐朗诵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可以使学生不再囿于本专业的一片小天地,而是敞开大门,对外合作交流,增长见识,取长补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高校音乐教师作为专业人才,除了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情操,还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全时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学生的榜样,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中,音乐院系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思路。第一,鼓励并主动推进教师多参与专业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假期的大师班、研讨会等专业交流活动都可以令教师们开拓视野,突破小圈子的束缚,在同行之间的交流心得中取长补短,在业内大师的高水平点拨之下,显著地提高业务水平。第二,教师自身要构建反思式的教学思维模式。每学期结束后,除了要提交成绩,不出纰漏之外,还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回想这学期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反馈,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做到及时评判、及时修正,力求今后的教学工作能够解决问题并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第三,教学人才的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构建。院系和教务部门针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要全面化,方式方法要多样化。管理部门在诸如专业评估和考核的压力之下,针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对于平时的教学活动,只要不出事故即是皆大欢喜。在将来的工作中,还是应该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始终坚持教学是第一位的主旨,积极关注和科学评价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实实在在地推动一线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国外音乐教育院系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多学科、综合化的大方向。举例来说,美国哈佛大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公共基础课程就包含了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开学之初,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参与这些课程的学习[3]。这种在高等教育的起始阶段,不分文理、不分艺术生和体育生,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具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指导思想,应该引起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内高校应该勇于尝试开展这种大通识教育的教学试点并逐步推广。
  音乐教育专业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工作中,还要逐步摆脱传统的通过考试并获取学分这一简单的模式。要重视并完善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思想与转变评价机制。考核学生成绩的途径可以包含多种因素的结合,除了专业技能之外,音乐素养、音乐综合能力、研究能力等也应在考核范围之内。这些分支的、细节的,平时积累起来的分数,汇总起来就可以作为学生的最终考核分数。与此类似,院系也可以积极采用“形成性评估”这种新的学生评价模式。所谓形成性评估,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具体来说,就是不单一地把期末考试的成绩当作学分或绩点,教师要完整客观地记录下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的课堂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研究展示或业务汇报等点滴事件,将这些汇总起来,并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评判,再将这些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照科学比例合并,生成一个学期的总评成绩。学生只有通过这样严谨、客观、完整的综合素质考核,才会真正地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蜕变,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关注平时的点滴细节,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院系要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把单纯的流于形式、机械固化的实践课程设置,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切实把实践教学提升到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高度,建立一套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结构合理、内容详实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我们放眼国外,可以看到,在美国纽约大学音乐硕士的课程设置中,音乐教学实踐课的种类就比较多样且非常充实,单从时间的安排上,实践活动就可以占用一整个学期之久[4]。学生们不仅可以做短期的、常规的实地考察调研和教学实习,还可以长时期地到中小学课堂观摩、开研讨会、进行教学比赛等,与实践单位的师生朝夕与共。这种深入到真实教学环境的学习实践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真实的、完整的音乐教学现状与动向,一方面可以帮助实习生积累未来教学的宝贵课堂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在学校中获取的教育理论。书本中的知识点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抽象的理论问题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验证,并很有可能得到改进或改良。最终,学生们必然会为迎接未来的职业挑战做好心理上的预判和准备。
  国内的音乐实践教学也有出色的先例,首都师范大学为了促进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在内蒙古、云贵等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了艺术实践基地,利用北京学校的专业资源,组织学生参与演出和教学实践活动,为实践教学模式开辟出了一条新路[5]。音乐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实际,把握不同地区地域的音乐教育现状和特色,创新性地思考如何将自己学校的教学实践工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庞杂繁复的系统工程,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新时期国家政策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教育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更具体的要求,这也是高等音乐教育全体参与者所应该主动思考的问题。高教音乐领域的各级管理层要切实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大胆摒弃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辟出符合自身定位和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把握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观念的同时,更要着眼于音乐教育人才的高素质的锻造,坚持课程思政元素与音乐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朝着构建科学的、系统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方向前进。
  注释:
  [1]
  徐希茅,徐 飞.地方院校创新音乐教育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音乐,2007(01):208.
  [2]张克学.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2.
  [3][4]张小梅,华 进,任也韵.外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7(05):44.
  [5]郑 莉.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呼唤教师教育精品课程[J].中国音乐教育,2008(03):46.
  (责任编辑:庄 唯)
其他文献
在新媒体相关技术的突飞猛进之下,拍摄短视频以及直播互动平台发展势头良好。通过直播互动销售货物的模式备受欢迎,电商直播的规模也就在2019年打开直播电商局面之后迅速扩大,直到如今,增长速度只增不减。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明确记录,在2020年3月之前,中国的直播电商注册量所占比重在网购用户中高达37.2%,它的使用量已达到2.65亿。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电商直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亲身购物转为线上购买,不管是商家的销售模式还是消费者的购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销售额的另类增长促使了数字经济化转型,直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对于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广大人民对信息阅读的需求量,也能够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是当前县级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本文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也总结出几点可行的对策,目的是为了促进县级媒体融合健康发展,也希望以下观点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都更加重视中国这个大市场。为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在自身的广告传播中运用中国民族符号,以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共鸣。但纵览当下品牌运用民族符号的广告,虽然优势明显,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在分析民族符号运用在广告传播中现状的基础上,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所研究的民族符号指中国民族符号)。
新媒体是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媒体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形式,新媒体营销也是基于此打破了空间、时间、群体的限制,进行点对点的营销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中,相比传统营销模式,营销方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构建全媒型团队,不只是为了追赶潮流,更是为了促进自身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全媒型团队建设的意义”“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全媒型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全媒型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力量,打造全媒型团队,带动我国职业院校各方面建设与发展。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对知识的汲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上,知识的渗透可以通过各行各业,图书作为渗透知识的重要途径,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今,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数字化时代让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阅读方式,因此,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要努力进行创新,以此来促进传统出版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将围绕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为话题展开讨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在日常教学、资源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针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困境及挑战,本研究从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共享化信息化建设等三方面入手,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创新路径。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重视打造传统赛事品牌聚合效应。媒体融合不仅仅局限于内容和技术的叠加,而是应该将市场、行业、观众的关系作为基础,将融媒体思路有效引入媒体产品的品牌打造、推广和业务运营上,促进媒体融合逐渐向社会、服务、技术等多方面的深层次融合。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以融媒体思路打造传统赛事品牌聚合效应进行深入探究。
为构建良好的电商直播环境、激发经济创新发展,探索电商直播未来产业发展的出路,文章基于5W模式从传播者、受传者、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电商直播产业的特征,基于商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均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在此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持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效,以此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图书馆阅读服务向着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职业院校图书馆工作的特点,立足于职业院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