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更应加大扶持力度。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发展 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52-01
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了白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视,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园条件,强化督导评估,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学前教育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各类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幼儿园经费投入不足,办园条件亟待改善
一是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经费投入不足。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白城市城市公办幼儿园24所,占全市幼儿园数的4.4%,全市公办在园幼儿数4498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数的14.3%,因此造成了部分幼儿园超级大班的现象。白城市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明显落后于吉林省其他城市,满足不了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求。
24所公办幼儿园,90%存在建园时间长、园舍面积小、办公条件简陋等问题。由于学前教育多年来没有专项拨款,幼儿园的发展是在没有财政经费保障的条件下艰难运行的。公办幼儿园特别是省级示范幼儿园承担着指导、示范本地区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因此,要实现公办园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就应重视其办园规模、办园水平及保教质量的提高。2012年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联合印发了《吉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经过当地财政局、物价局的审批,白城市公办幼儿园提高了收费标准,但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仍偏低,公办园要发展,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就要有资金的持续保障。
二是乡镇校带中心园办园举步维艰。三是民办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难以保证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城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市公办园教师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积极性难以调动,优秀教师“出多进少”。近几年,各县(市、区)通过多种形式新招聘一批幼儿教师到公办幼儿园,但仍不能满足幼儿园的发展需要。
二是乡镇中心幼儿园专业幼儿教师的严重短缺。依据《白城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三年内各县(市、区)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园48所,各地新建幼儿园审批问题制约了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乡镇中心园没有单独学前教师编制,教师多数为小学转岗教师或小学剩余教师,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专业不符合要求,不可避免地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同时也挤占小学资源。专业幼儿教师严重短缺成为制约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民办园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和竞争,在规模、设施、师资、收费等方面低成本运作较为明显,造成民办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偏低,数量不足,教师工作负荷过重,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二、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幼儿园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可能多的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增加生均公用经费。促进公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对全市幼儿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来,对民办幼儿园园舍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要给予一次性补贴,确保全市幼儿园建设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是对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的地区,争取上级财政支持與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根据城镇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审批新建幼儿园。对已完成供地的小区内非公办配套幼儿园,按照用地性质、产权归属、建设程度等分类,逐步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转为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三是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解决了公办幼儿园运营资金短缺的问题,为公办园优质幼儿园教育提供保障。
(二)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认真落实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同时各地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园长和教师培训工作。
二是针对公办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给幼儿园重新核定和调剂一定数量编制,保证幼儿园的教师需求;乡镇幼儿园要设立独立的编制,核定相应的工资标准,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进行管理,保证农村学前教育所需师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和录用要在教育部门注册的合格教师中选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史丽君.当前民办幼儿园存在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究,
2011(11).
[2]王红霞.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9).
[关键词]幼儿园发展 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52-01
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了白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视,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园条件,强化督导评估,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学前教育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各类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幼儿园经费投入不足,办园条件亟待改善
一是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经费投入不足。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白城市城市公办幼儿园24所,占全市幼儿园数的4.4%,全市公办在园幼儿数4498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数的14.3%,因此造成了部分幼儿园超级大班的现象。白城市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明显落后于吉林省其他城市,满足不了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求。
24所公办幼儿园,90%存在建园时间长、园舍面积小、办公条件简陋等问题。由于学前教育多年来没有专项拨款,幼儿园的发展是在没有财政经费保障的条件下艰难运行的。公办幼儿园特别是省级示范幼儿园承担着指导、示范本地区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因此,要实现公办园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就应重视其办园规模、办园水平及保教质量的提高。2012年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联合印发了《吉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经过当地财政局、物价局的审批,白城市公办幼儿园提高了收费标准,但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仍偏低,公办园要发展,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就要有资金的持续保障。
二是乡镇校带中心园办园举步维艰。三是民办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难以保证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城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市公办园教师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积极性难以调动,优秀教师“出多进少”。近几年,各县(市、区)通过多种形式新招聘一批幼儿教师到公办幼儿园,但仍不能满足幼儿园的发展需要。
二是乡镇中心幼儿园专业幼儿教师的严重短缺。依据《白城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三年内各县(市、区)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园48所,各地新建幼儿园审批问题制约了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乡镇中心园没有单独学前教师编制,教师多数为小学转岗教师或小学剩余教师,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专业不符合要求,不可避免地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同时也挤占小学资源。专业幼儿教师严重短缺成为制约乡镇中心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民办园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和竞争,在规模、设施、师资、收费等方面低成本运作较为明显,造成民办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偏低,数量不足,教师工作负荷过重,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二、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幼儿园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可能多的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增加生均公用经费。促进公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对全市幼儿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来,对民办幼儿园园舍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要给予一次性补贴,确保全市幼儿园建设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是对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的地区,争取上级财政支持與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根据城镇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审批新建幼儿园。对已完成供地的小区内非公办配套幼儿园,按照用地性质、产权归属、建设程度等分类,逐步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转为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三是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解决了公办幼儿园运营资金短缺的问题,为公办园优质幼儿园教育提供保障。
(二)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认真落实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同时各地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园长和教师培训工作。
二是针对公办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给幼儿园重新核定和调剂一定数量编制,保证幼儿园的教师需求;乡镇幼儿园要设立独立的编制,核定相应的工资标准,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进行管理,保证农村学前教育所需师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和录用要在教育部门注册的合格教师中选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史丽君.当前民办幼儿园存在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究,
2011(11).
[2]王红霞.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