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常规管理,重塑教学行为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要加强管理,以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及新课改的要求为规范,对学校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内容不断进行反思,提高学校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基层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使基层教师也能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工作中,并将其真真正正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行为
  随着2011版《新课标》的修订与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正深入开展。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它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通过进行新课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新的变化。同时,广大教师也正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洗礼,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加强常规管理,重塑教师的教学行为,已成为新课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强化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也很难满足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新课程,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与教学理念。校长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执行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若校长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高瞻远瞩的眼光,学校就会与时俱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校长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发展的形式、教育管理监督体系及运行机制的调整等。
  第二,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面对新的课程理念,一线教师正在逐渐接受,但在实际课堂中,会看到有的教师还没有完全进入到新的课程角色当中,表现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认识还不够深入,他们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少讲,学生多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这就是教育观念彻底转变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如学校请国家级和省级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从思想上、教育观念上澄清教师头脑中的模糊认识,让一线教师达成共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更新了,认识提高了,教学行为才可能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主要是“四看”课堂教学:即一看是否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二看是否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三看是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四看是否是以生为主、顺学而导的课堂。
  第三,构建平台,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型为新时代的专家型教师。首先,坚定不移地追随教学改革的脚步,为教师减负,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探索能力。其次,组织外出学习或请著名专家到校指导,开阔教师视野与思维。学习结束后应有所反思并召开学习成果分享大会,取其精华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这样做到了学习互通,提升教师学习内驱力及教育教学水平。再次,构建学习网络,利用局域网进行学习。可以线上学习与培训,可对其内容进行录音,整理后放在共享文件夹中。这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每时每刻都可以进行学习,达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共享共研共进步的目标。

二、狠抓集备,资源整合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不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更加深入地推进,对备课的管理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应树立“管大(集备)放小(写教案)”的改革意识。学校应狠抓集体备课,改革教案书写形式,目的是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前准备上,使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更加适合当今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整合教学资源,积累教学经验
  人是各种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学校的发展必须合理调配人、财、物,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了资源配置的核心。团队精神就是将人的智慧、力量、经验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合理调动。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集体备课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思想交换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形成共识的过程。集体备课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问题。在集体备课时,若每个教师都能展示出自己搜集的教学相关的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设计、有代表性的案例、制作精美的课件或者好的导入等,备课组成员互相交流,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将这些资源与课程标准、教材、自身情况、班级情况、学生情况相结合并进行分析讨论与交流,并加上自己的理解与以往的经验,互通有无,去粗存精,这样制作出的课程可以说是相当精美了,是一份较为科学且完备的教案。这样就避免了单一备课的思维束缚偏移和失误,充实了每一位教师的备课资源且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紧密度,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共用的目的,还不断积累和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各自的教学思想。集体备课时,对于有关知识,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思想上的认同,这种认同将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专业发展
  学校教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大家庭,更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是否团结,反映了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及运转效率。集体备课讲究的是团结互助,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在集体备课中不仅可以培养教师的集体意识,还可以通过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习惯、爱好等方面沟通大家的思想,引导全体组员形成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使团队精神在集体备课中孕育成型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面对《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集体备课使备课组教师增加了合作、探讨的机会,且在思想上得到交流与碰撞,教学经验互相分享,使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及彼此的了解,拓展了教学思路与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们互相取长补短,老教师得到新的理念,新教师获得更多的经验。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长期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在集体备课中,有专业知识的探讨,有课堂教学的切磋,有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有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这些就构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集体备课时,应积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学校教学领导也应积极深入到各年组,与教师一同备课,集备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集备中,听主讲人讲所承担学科单元各课时的安排,做到“六统一”,其他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本班实际围绕自己教学设计进行交流给予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做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集中精力分头把关,张扬个性,使备课达到最优化,省时高效。

三、构筑模式,规范行为


  为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有章可循,避免走弯路,学校应有针对性地探索并提炼出适合学情、适合教情、适合课情的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如“三自四环,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即“自学、自展、自评”(三自),“创情明标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点拨指导-任务分配 展示拔高-训练拓展 基础测评”(四环),在中高部倡导布置自学提纲式的预习方式,以此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补充和创新。
  实施中,由“三自”做到“七让”。一是教材让学生读。无论什么学科,我们始终强调把读书放在首位,通过读去感知,去理解,去发现,去质疑。二是问题让学生提。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重点让学生议。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充分讨论,首先,强调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其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寻找到的答案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以求得答案的准确;再次,得出结论。四是操作让学生做。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教学中,通过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进行概括,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五是方法让学生想。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注重方法多样化,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对于教材中的规律性知识、结论性知识,及时鼓励学生去总结。六是是非让学生辨。在有效的时间内,注重采取不同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训练,对于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辨析、纠正,在辨中完善所学知识。这里提倡教师精讲多练,同时更提倡学生在课下多练多读。七是异同让学生评。在展示交流中,学生观点有异同,教师要做好正确引导与指导,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不断汲取他人所长,达到观点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重视自己的引导任务,正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全面引导学生学会当堂知识,做到因材施教,达成教学目标。

四、积极实践,研中提升


  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实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的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积极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建构性学习。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时间,向课堂要质量,由教务处负责教师备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工作。首先,学校应确立以年组为单位,以四至六年级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年组间确立研究内容、上课形式,年组间做好听评课,然后推选一名教师在学校上公开课。教研活动中,始终坚持三分上课,七分评课的原则,从评课中更新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采用推门听课法(关注平时课,向课堂要质量)、组内听课法(汲取教师间互助互动的经验,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示范效应法(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引路搭桥)、教研广泛法(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定期开放,教师、家长广泛参与)、打磨提升法(关注集备,进行磨课,助推教师合作,优化课堂教学)、对比教研法(同课异构,取长补短)、科研促教法(校本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共同促进)。
  在活动中,学校领导要走进课堂,掌握第一手材料,獲得发言权,有利于发挥肯定、鼓励先进、督促与鞭策后进的作用,有利于营造适度的“紧张”气氛。只有教师先“紧张”起来,才会有学生课堂上的“紧张”,也才会有高效的课堂。领导走进课堂,更有利于促进课后评议时各抒己见、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有利于促使同级同学科教师形成课前共同探讨商议、课后一起讨论总结的良好风气。
  教学并不单单指课堂教学,而是从教师备课开始,良好的备课已经成功了一半,集体备课也是备课的一个较好的方式,教师可以彼此学习,开阔视野,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样,新课改的思想也要深入到每个教师心中,体现在教学行动与实践中。学校的管理者也应以新课改的思想指导进行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做到从上到下保持思想的一致性。总之,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与得法,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贵在探索与思考,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人的一双眼睛,透彻地把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洞察清楚,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所以说,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都要有先进的思想与敏感的洞察力,二者就像人的双手,不分轻重一样重要,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与重塑教学行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1]姚珍.加强常规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J].教育革新,2000(02):23-24.
  [2]李超明.试析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的创新[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
  [3]董国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的存在问题与对策[J].魅力中国,2010(09):38.
  [4]吴盈盈.学校管理智慧[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屏幕保护顾名思义,就是在保护屏幕延长使用寿命。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显示器大多数是CRT(Cathode-raytube),即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它是利用磁场的偏向原理,对电子经过加速之后,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12 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增速持续回升,房价呈现微涨状态。商品房销售面积111,30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销售额64,456 亿元,同比增长10.0%,投资增速降至2000 年以来最低位。全年开发投资71,804 亿元,名义同比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9%;土地市场降温,全国所有城市土地出让金2.69万亿元,同比降14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血小板(PLT)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用KX—2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外周血中化疗前、化疗后10d,化疗后3w、化疗后5w的血小
我正等着开空点,因为从大的方向来讲,豆油和棕榈油均在做一个中继形态而非逆转形态,主体趋势依然是下跌,我们的对策当然是做空。  上期写到“调整如期而至,但大可不必惊慌,因为只要本轮调整能够站稳2150点一线,那么只能算是多头的喘息而已,接下来的上涨会来得更加猛烈。当然鉴于不参加调整的考虑,您手头的个股如果跌破趋势线,可以先行止盈,以待新的进场点。”  虽然调整在意料之中,笔者也明确的告诫各位不参与调
期刊
<正>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须品,在语音通话的同时,幽默的短信、绚丽的彩信开始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祝福方式。手机可以看 MTV?还可以看搞笑的动画片,还有世界顶
方案简介目前,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形成“信息孤岛”,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政府各部门
如果把2005年看成一道重要分界岭——在这一年,贵州茅台(600519)总市值成功超越五粮液(000858)成为老大,那么今年也是对于白酒行业座次排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洋河股份(002304)总市值一跃超过五粮液,五粮液连老二的地位都已经不保。  虽然在不少资深酒友看来,五粮液无论是从文化底蕴、消费基础、还是品牌影响力,都比洋河要显得强一些,但是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洋河却明显强于五粮液:今
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跨Web服务器的电子政务应用搭建平台面向用户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面向策略的统一安全管理平台;面向业务的统一业务过程搭建平台;面向资源的统一资源管
首先,文章基于辐射波浪理论,在椭圆坐标系下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了水中椭圆形柱体地震动水压力的解析解。之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水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方程,方
3月17日,第六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正式确认离开证监会,并奔赴济南任山东省委副书记。  自2011年10月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其主政证监会历时17月余,合506天。  用数据来描述郭树清在证监会的历程更为客观:在这506天里,证监会发布通知、规则70条,相当于平均每周1条;证监会2012年全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2012年境内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4772亿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