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不去的一代
新生代农民工离乡进城困境
【策划前语】调查显示,超过8成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农村,但融入城市更难。城市里的高物价、高房租、高房价等,让他们的生存变得艰难。各式的“萝卜招聘”、走后门、关系户等,扭曲了公平竞争的环境。除了在收入和就业上承受各种压力,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亦受到差别对待,他们触摸不到梦想的温热。他们向往城市繁华,憧憬城市生活,羡慕城市资源,但过低的收入和重重阻隔的政策藩篱,使他们感到无力和无奈。
本质上讲,城市需要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做好接纳的准备。倘若一味地只注重城镇化的速度和GDP的增长,忽略了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上升渠道的塑造等“软环境”的建设,群体间的隔阂和误解必然会加剧。
飞奔的城镇化不能把灵魂丢了,应注重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让他们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否则,只顾“裸奔”的城镇化容易衍生失控的情绪,成为龙永图所说的“定时炸弹”,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造成负面影响。
迷惘一代
河北农村女孩曹敏(化名)刚刚18岁,却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和孩子的父亲,一个同样只有22岁的农村小伙小李以及小李的父亲等人一起在张家口打工。前不久,曹敏回乡探亲,独自照料幼子的小李手忙脚乱,居然把儿子以一万五千元的价格卖到农村。卖了儿子以后,小李还换了身行头,抽上了高档烟。最后,在当地警方的介入下,儿子回到了母亲身边,而孩子的父亲却跑掉了,不知所踪。
叙述这一故事,并不是要围观父亲出卖儿子的闹剧,而是值得我们思考,这些读书不多、缺乏技能的农村青年,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
从媒体报道可知,这些在城里打工多年的农村青年,生活的圈子依然是老乡,或者同为打工者的工友。在这样一个圈子里面,维系相互之间关系的,依然是亲情,以及农村里的那些传统信条。只不过,他们把以前在农村里的那些关系,整个搬到了城市里面而已。
他们尽管每日生活在城市里,而城市却显得十分遥远,城市文明也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太多的交集。这些进城了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进入城市生活的的渠道,也就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的社区、城市的文化中去。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街头匆匆的过客,某一处工地里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的工人,抑或是城乡接合部那些个,几乎是复制了原先村庄生活环境中的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
城市似乎也无意、无暇顾及这些如潮水一般涌进来的打工者。尽管城市化进程已经启动多年,城市呈现出来的,却依然是一幅缺乏准备的样子。无论是心理上的承受力,还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等公共资源的配置,都准备不足。而且,人们还敏锐地发现,与本分、老实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要明确、具体得多。
对于土地,这一群体还没来得及培养起感情,很愿意接受城市文明,融入城市。身后那个村庄,已经显得十分模糊。对于工作,他们也有更多的诉求,而非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讲求待遇,讲求文化,希望得到尊重,希望生活有更多的色彩……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这一群体的诉求已经远远超出其个人的能力所及。城市化所烙印于他们的,只是一些外表的东西,一些新鲜的城市里的玩意,抑或是一些享受性的器具、习惯。至于个人的本领,立身的技能,乃至修养、文化等等,显然还十分欠缺。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对于城市的理解,依然停留在“锦衣玉食”的粗浅表层,就像卖掉儿子的小李一样,只看到城市的一面,而忽略了表层的光鲜之下那些坚硬的基石。
到城里去?城里却很坚硬,并不容易生存。也因此,如何帮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安身立命,就显得愈发迫切起来。
城市的功课
职业技能培训当然是需要的,一项就业前景看好的技能,一份稳定的工作,确实有助于农二代在城市里站住脚,扎下根。这方面的事例也所在多多,不胜枚举。但是也应看到,流于形式的技能培训,以及随着时下职业技能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依靠政府组织的那些笼统简略的培训,仅是粗浅入门而已,很难适应形势的要求。
更重要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帮助,不能仅仅止于技能,而是应该从最本质的公民教育,也即权利教育开始。也就是说,城市需要做的功课,并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而应该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以及他们的父辈。
时下的很多城市,一方面大量使用外来人员从事当地人不愿意做、做不了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抱怨外来人员挤占了本地人口的资源,其所推行的一些社会政策、公共服务,也往往倾向于对外来人员人为设置障碍。
这些歧视,或者说障碍,更多来源于相关的制度保障、社会管理乃至于公共服务。以广州市为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外来人口总数达到713万,接近在册户籍人口的总数。面对如此庞大的外来人群,却难以享受到普遍的公共服务,户籍的刚性限定依然影响他们在城市里的正常生活。在涉及计生、劳动、社保,乃至教育、医疗等等诸多方面的权益问题上,不仅与本地人口差距不小,很多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属于被有意无意“漏掉”的“黑人”。
农民进城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需要大智慧破解的大题目。仅仅目标正确,并不能够让这些心灵都有所归依。文化的本质是情绪的抚慰、文明的认同以及精神的归宿,动辄百万、千万农民的大规模进城,如果缺乏对文化养成的足够重视,很难说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缺乏整体性的文化认同,仅仅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治理,注定手忙脚乱、捉襟见肘。
新生代农民工离乡进城困境
【策划前语】调查显示,超过8成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农村,但融入城市更难。城市里的高物价、高房租、高房价等,让他们的生存变得艰难。各式的“萝卜招聘”、走后门、关系户等,扭曲了公平竞争的环境。除了在收入和就业上承受各种压力,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亦受到差别对待,他们触摸不到梦想的温热。他们向往城市繁华,憧憬城市生活,羡慕城市资源,但过低的收入和重重阻隔的政策藩篱,使他们感到无力和无奈。
本质上讲,城市需要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做好接纳的准备。倘若一味地只注重城镇化的速度和GDP的增长,忽略了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上升渠道的塑造等“软环境”的建设,群体间的隔阂和误解必然会加剧。
飞奔的城镇化不能把灵魂丢了,应注重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让他们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否则,只顾“裸奔”的城镇化容易衍生失控的情绪,成为龙永图所说的“定时炸弹”,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造成负面影响。
迷惘一代
河北农村女孩曹敏(化名)刚刚18岁,却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和孩子的父亲,一个同样只有22岁的农村小伙小李以及小李的父亲等人一起在张家口打工。前不久,曹敏回乡探亲,独自照料幼子的小李手忙脚乱,居然把儿子以一万五千元的价格卖到农村。卖了儿子以后,小李还换了身行头,抽上了高档烟。最后,在当地警方的介入下,儿子回到了母亲身边,而孩子的父亲却跑掉了,不知所踪。
叙述这一故事,并不是要围观父亲出卖儿子的闹剧,而是值得我们思考,这些读书不多、缺乏技能的农村青年,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
从媒体报道可知,这些在城里打工多年的农村青年,生活的圈子依然是老乡,或者同为打工者的工友。在这样一个圈子里面,维系相互之间关系的,依然是亲情,以及农村里的那些传统信条。只不过,他们把以前在农村里的那些关系,整个搬到了城市里面而已。
他们尽管每日生活在城市里,而城市却显得十分遥远,城市文明也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太多的交集。这些进城了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进入城市生活的的渠道,也就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的社区、城市的文化中去。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街头匆匆的过客,某一处工地里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的工人,抑或是城乡接合部那些个,几乎是复制了原先村庄生活环境中的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
城市似乎也无意、无暇顾及这些如潮水一般涌进来的打工者。尽管城市化进程已经启动多年,城市呈现出来的,却依然是一幅缺乏准备的样子。无论是心理上的承受力,还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等公共资源的配置,都准备不足。而且,人们还敏锐地发现,与本分、老实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要明确、具体得多。
对于土地,这一群体还没来得及培养起感情,很愿意接受城市文明,融入城市。身后那个村庄,已经显得十分模糊。对于工作,他们也有更多的诉求,而非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讲求待遇,讲求文化,希望得到尊重,希望生活有更多的色彩……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这一群体的诉求已经远远超出其个人的能力所及。城市化所烙印于他们的,只是一些外表的东西,一些新鲜的城市里的玩意,抑或是一些享受性的器具、习惯。至于个人的本领,立身的技能,乃至修养、文化等等,显然还十分欠缺。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对于城市的理解,依然停留在“锦衣玉食”的粗浅表层,就像卖掉儿子的小李一样,只看到城市的一面,而忽略了表层的光鲜之下那些坚硬的基石。
到城里去?城里却很坚硬,并不容易生存。也因此,如何帮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安身立命,就显得愈发迫切起来。
城市的功课
职业技能培训当然是需要的,一项就业前景看好的技能,一份稳定的工作,确实有助于农二代在城市里站住脚,扎下根。这方面的事例也所在多多,不胜枚举。但是也应看到,流于形式的技能培训,以及随着时下职业技能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依靠政府组织的那些笼统简略的培训,仅是粗浅入门而已,很难适应形势的要求。
更重要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帮助,不能仅仅止于技能,而是应该从最本质的公民教育,也即权利教育开始。也就是说,城市需要做的功课,并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而应该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以及他们的父辈。
时下的很多城市,一方面大量使用外来人员从事当地人不愿意做、做不了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抱怨外来人员挤占了本地人口的资源,其所推行的一些社会政策、公共服务,也往往倾向于对外来人员人为设置障碍。
这些歧视,或者说障碍,更多来源于相关的制度保障、社会管理乃至于公共服务。以广州市为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外来人口总数达到713万,接近在册户籍人口的总数。面对如此庞大的外来人群,却难以享受到普遍的公共服务,户籍的刚性限定依然影响他们在城市里的正常生活。在涉及计生、劳动、社保,乃至教育、医疗等等诸多方面的权益问题上,不仅与本地人口差距不小,很多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属于被有意无意“漏掉”的“黑人”。
农民进城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需要大智慧破解的大题目。仅仅目标正确,并不能够让这些心灵都有所归依。文化的本质是情绪的抚慰、文明的认同以及精神的归宿,动辄百万、千万农民的大规模进城,如果缺乏对文化养成的足够重视,很难说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缺乏整体性的文化认同,仅仅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治理,注定手忙脚乱、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