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相关论文
古诗词里有不少描写音乐演奏的名句,读着这些形象而又优美的句子,那清亮的琵琶、悠扬的古琴、婉转的笛子仿佛就在耳畔清晰响起。 ......
清风呜咽着穿堂而过,破败的茅草房摇摇欲坠,凄凉萧瑟的秋夜,温柔的月光却不解世人愁苦,越过丛丛树梢,倾听着抑扬顿挫的吟唱:“为谁忙,莫非......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
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常会见到“燕”和“雁”两个字,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 燕和雁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
欧玛尔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留名至今的剑手。他曾与一个同他势均力敌的敌手斗了30年,仍然不分胜负。在一次决斗中,敌手突然从马上摔了下......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完成1~4题。 【中吕】普天乐 滕宾①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
元代散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元散曲思想内涵丰富,艺术技巧超越前人,既典雅又通俗,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里简单说说如何欣赏元散曲。......
就在前两天,7月2日的傍晚,张可久同志给我打电话来说:“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老金,金宗蔚同志去世了,是6月29日凌晨走的。”我听了甚感......
张可久的散曲中多对景物的描写,并通过景语来表达情语。本文将以张可久的两首代表性散曲为例,分析讨论张可久散曲中的景语和情语的......
张可久散曲一改元代前期“艳俗”、“豪放”的特点,呈现出“清丽雅正”、“蕴藉含蓄”的美学风格,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儒雅特征,是元......
一、悼古伤今的兴怀之叹rn余秋雨先生在一文中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这个特......
张可久的散曲几乎涉及元代文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他一生郁积的情感,发出了内心痛苦的呻吟,保留了传统文人的矜持与含蓄,体现了......
小山将散曲当作诗来创作,描写山水,抒写性灵。他的山水散曲,常把观景的人物融进美景中,显示出一种极深的情致之美;受元代山水画影响明显......
词人姜夔和散曲家张可久,二人作品中均多用梅花意象传情写意,就其内涵言之,有相通点,更有相异处,作者拟从历史文化语境对作家创作......
张可久在元代儆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工于炼字,精于比喻,善于对偶,其散曲创作趋于雅化,形成了“清”“雅”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
元代后期重要散曲家张可久,其作品风格,自元代以来盛评不断,虽然论者切入角度各异,但都指向清丽典雅.形成其曲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南宋词人姜夔与元代曲家张可久.有诸多可比之处,尤其是二者的人格与文格方面,有突出的相通点,可以—“清”字概括。但二者之“清”在人......
生活在元代后期的清丽派散曲代表作家张可久,在儒、道两种思想的矛盾中苦苦求索。一方面,他坚守传统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并积极奔......
自汉魏以来,怀古咏史成了各种文学体式中常见的题材,散曲亦然。元代知识分子处于蒙古贵族暴虐的昏庸统治之下,从“士”的地位沉沦于社......
张可久散曲体现了清与丽、华与平淡的统一,并由此而有超越的意味,受到元后期曲坛的激赏,成为当时散曲创作的时尚和主流。从他的散......
小山酷爱山水,一生游历甚丰。或是倚然远游,或是择隐婆娑;或是宦游奔走,亦能兴发山水情志,从而“江山好处追游遍”。发为歌咏,留下许多游......
《张可久集校注》订补张如安张可久(小山)是历代公认的元代散曲创作的“词林宗匠”、“一代巨手”。吕薇芬、杨镰合著的《张可久集校......
<正>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吟诵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无人不神往“京口第一山”的旖旎......
张可久号小山,散曲家、剧作家元代散曲"清丽派"代表写曲劳模,作品数量在元曲作家中为No.1自小才华横溢,却仕途失意,靠做小官艰难谋......
通过对张可久散曲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发现,其中“诗”类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谓“诗’类意象”,隶属于人文意象,特指以诗人、诗友......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南朝时,陶弘景在诗句里悠然述说人生理想:“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般怡然风景,这般宁静自得的恬......
<正>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提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飞禽走兽,莫不入文人笔下,花鸟虫鱼,......
张可久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其风格一改前期“艳俗”、“豪放”的特点,呈现出“清丽雅正”、“蕴藏含蓄”的美学风格,而这一风格......
一、清诗异军突起,七绝风骚独领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共涉及诗、词、曲20首,其中清诗5首,近代诗1首,唐诗4首,宋诗4首,宋词2首,元曲2首,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期刊
<正> 我国是诗的国家,在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词和曲就形式上讲,它的语言比律诗更自由,更显得回环流畅,便于表达思想情感。就对仗......
<正> 张可久(约1270—1348),字小山,元代浙江庆元人。在元散曲作家中,留存作品数量最多。今存散曲作品小令700多首,套数7套。张小......
期刊
贯云石两篇序论内容的蠡测郝延霖贯云石写过两篇序论,一是为杨朝英编选的我国第一部散曲选集《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所作的序①,人们称......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用典,并以《世说新语》典故使用为多,在其散曲中多处可见《世说新语》的“踪迹”。典故的选择性使用、语言变迁的内......
张可久散曲体现了清与丽、华与平淡的统一,并由此而有超越的意味。受到元后期曲坛的激赏,成为当时散曲创作的时尚和主流。从他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