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没有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忠实的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知识传授仅限于教材,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被动地听讲,提问是教师的专权,回答是学生的义务,答案是以教师的为准。教学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框架,时时处处控制着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育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所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而是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例如,著名教育学家钱梦龙上《中国石拱桥》一文,在教学起始,不从阅读课文内入手,故意对教学内容暂时“保密”,而出示一幅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这不仅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跃跃欲试,踊跃发言。有的说,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拱;有的说,大拱的顶部有四个小拱。学生越说越糊涂,教师按照他们的说法先后在黑板上画出简图,都被同学们的笑声给否定了,学生在这种“心有所思,口不能言”的情况下,产生了急欲看书的要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创造了使学生“心愤口悱”的教学情境,这时布置学生自读,学生对新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求知的主动性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都会极大的提高,这样一来既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在《苏州园林》一文也很适用。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发散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认识,寻求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方法;又要有集中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从多种可能中找出最佳答案。
例如,在《项链》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结局出人意料戛然而止的特点,要求学生想象多种可能的结局,续写后面的情节,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有的写佛莱思夫人被玛蒂尔德的真诚所打动,将真的项链还给了她,有的写玛蒂尔德得知当年所丢失的项链是一挂假的项链后,向佛莱思夫人索要真项链不成后,将她告上了法庭;有的写玛蒂尔德经过十年的磨难终于认识到生活的真谛,不再爱慕虚荣追求享受,将女友还给她的真的项链捐给了慈善事业。学生续写的作文内容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尽管有的不符合法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效果已经达到。同样的方法在《蟋蟀在时报广场》一文的续写训练中也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有位教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的问题,引发了全班学生的热烈争论,最后基本形成了三种意见:一种认为东吴应该获胜,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一种认为曹操应该获得胜利,可以统一中国;还有一种认为谁胜都不好,战争是双方统治者的争权夺利,遭殃的始终是老百姓。这时,这位教师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建立这种观念本身对学生的思维就是创造性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训练过程的例子。
三、导入意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
例如,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意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在欣赏这首诗歌之前,学生已经欣赏过徐志摩的一首经典诗歌《再别康桥》,当我们在教学生欣赏这首诗歌时,应该引导学生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想象活动,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又充满离别的轻愁。不妨在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画面,把自己和其他人物“移入”到这个画面中去——在一位水莲花般的女郎一声充满“甜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女友道别的依恋之情,学生就会感觉到和欣赏《再别康桥》得到的那种美的享受是一样的。这个例子说明了诗歌欣赏是一种重新创造的活动,尽管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仅仅是他们脑海中的艺术形象,但这种基于想象活动的重新创造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也正是语文教学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更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来。
参考文献:
[1]谢冕《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
[2]华东师大出版社《心理学》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而是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例如,著名教育学家钱梦龙上《中国石拱桥》一文,在教学起始,不从阅读课文内入手,故意对教学内容暂时“保密”,而出示一幅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这不仅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跃跃欲试,踊跃发言。有的说,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拱;有的说,大拱的顶部有四个小拱。学生越说越糊涂,教师按照他们的说法先后在黑板上画出简图,都被同学们的笑声给否定了,学生在这种“心有所思,口不能言”的情况下,产生了急欲看书的要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创造了使学生“心愤口悱”的教学情境,这时布置学生自读,学生对新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求知的主动性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都会极大的提高,这样一来既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在《苏州园林》一文也很适用。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发散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认识,寻求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方法;又要有集中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从多种可能中找出最佳答案。
例如,在《项链》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结局出人意料戛然而止的特点,要求学生想象多种可能的结局,续写后面的情节,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有的写佛莱思夫人被玛蒂尔德的真诚所打动,将真的项链还给了她,有的写玛蒂尔德得知当年所丢失的项链是一挂假的项链后,向佛莱思夫人索要真项链不成后,将她告上了法庭;有的写玛蒂尔德经过十年的磨难终于认识到生活的真谛,不再爱慕虚荣追求享受,将女友还给她的真的项链捐给了慈善事业。学生续写的作文内容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尽管有的不符合法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效果已经达到。同样的方法在《蟋蟀在时报广场》一文的续写训练中也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有位教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的问题,引发了全班学生的热烈争论,最后基本形成了三种意见:一种认为东吴应该获胜,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一种认为曹操应该获得胜利,可以统一中国;还有一种认为谁胜都不好,战争是双方统治者的争权夺利,遭殃的始终是老百姓。这时,这位教师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建立这种观念本身对学生的思维就是创造性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训练过程的例子。
三、导入意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
例如,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意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在欣赏这首诗歌之前,学生已经欣赏过徐志摩的一首经典诗歌《再别康桥》,当我们在教学生欣赏这首诗歌时,应该引导学生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想象活动,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又充满离别的轻愁。不妨在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画面,把自己和其他人物“移入”到这个画面中去——在一位水莲花般的女郎一声充满“甜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女友道别的依恋之情,学生就会感觉到和欣赏《再别康桥》得到的那种美的享受是一样的。这个例子说明了诗歌欣赏是一种重新创造的活动,尽管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仅仅是他们脑海中的艺术形象,但这种基于想象活动的重新创造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也正是语文教学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更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来。
参考文献:
[1]谢冕《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
[2]华东师大出版社《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