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酚钠肠溶片与吗替麦考酚酯对肾移植受者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肾移植受者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和吗替麦考酚酯(MMF)后的骨髓抑制作用.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102例肾移植受者用随机数法分配入组,EC-MPS组和MMF组各51例,两组受者的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A+EC-MPS(或MMF)+泼尼松,观察两组受者治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EC-MPS组受者血红蛋白的抑制作用强于MMF组(P=0.0454),MMF组受者血小板抑制作用强于EC-MPS组(P =0.001 6),EC-MPS组和MMF组受者白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 4).结论 EC-MPS和MMF在肾移植受者骨髓抑制方面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他文献
我中心于2012年11月20日完成了1例父子间血型不相容幼儿肝移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供、受者资料受者为出生23个月的男婴,身高90 cm,体质量8 kg,血型为B型(Rh阳性),因先天性胆道闭锁入院.胆红素总量750.4 μmol/L,直接胆红素439.5 μmol/L,白蛋白23.8 g/L,血肌酐18 mmol/L;凝血酶原时间12 s,凝血酶原活动度80.8%,国际标准化比
期刊
目的 研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小分子RNA494(miR-494)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 17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供者和受者均为C57BL/6小鼠;实验组,供者为Balb/c小鼠,受者为C57BL/6小鼠.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物中miR-494与IL-17A mRNA的表达.分离移植物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
目的 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allo-HSCT的70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20岁(5~41岁).51例接受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MSD allo-HSCT),其中20例行骨髓移植(BM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
他克莫司与CsA同属依赖钙调蛋白的磷酸酯酶抑制剂,在体外,他克莫司抑制T淋巴细胞的强度较CsA强100倍[1]Ⅲ.当CsA预防allo-HSCT后GVHD无效或不耐受时,换用他克莫司治疗是否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接受allo-HSCT的92例受者常规采用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其中有39例因发生急性GVHD、慢性GVHD或CsA不耐受而换用
期刊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供、受鼠分别为Brown-Norway大鼠和Lewis大鼠,输血致敏大鼠,制备肾移植AMR模型.实验共分3组,每组6例:(1)假手术组,受鼠仅接受开腹关腹术;(2)AMR组,受鼠肾移植后不进行任何处理;(3) AMR治疗组,移植手术当天起受鼠皮下注射雷公藤内酯醇,8μg·kg-1·d-1.进行受鼠移植肾功能和病理学检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动脉破裂的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行DCD供肾移植28例的资料,其中术后发生移植肾动脉破裂4例,均采用经导丝置入腹膜支架进入假性动脉瘤或出血段释放的介入方法处理血管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例出现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出院;另外2例移植肾切除术后,动脉残端破裂出血,经急诊介入治疗后封堵出血点
目的 探讨机器低温脉冲灌注保存供肾在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40例DCD供者,采用机器灌注保存一侧供肾(机器灌注组),另一侧常规静态低温保存供肾(冷储存组).比较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和移植肾功能水平.结果 8例供者因肾脏灌注阻力过高弃用供肾,肾脏灌注流量为(0.74±0.16) ml/s[(44.5±9.5)ml/min],灌注阻力为(4.64±1.20)
目的 探讨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FCSERMS)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受者接受塑料支架置入失败后接受内镜下FCSERMS置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受者接受FCSERMS置入治疗均获成功,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受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合性胆红素在1周内全部降至正常.2例受者分别于支架置入术后7和4个月取
终末期淤胆性肝病患者由于胆汁向肠腔内排泄障碍,常引起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1-3],因而此类患者需要常规进行维生素K的补充.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随着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也逐渐得以纠正.本文报道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正常的受者出现严重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极度延长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器官移植是一项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的临床治疗方式.如何选择临床疗效好、经济成本低的免疫抑制剂已成为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受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器官移植分享网络(SRTR)显示,目前肝移植术后1年时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受者比例由1995年的61.2%上升到2012年的91.1%;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也显示,肾移植后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受者比例由1995年的5.0%上升到2011年的90.8%.他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