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同时也是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如果把一个人一生的教育看成是一场接力赛的话,那么高中教育则传递着至关重要的一棒。也就是说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德才兼备是衡量人才的标准,学会做人就是进行品德教育,学会学习是智育,学会发展是培养综合能力。在这几个方面里,学会做人是学生成才的先决条件,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的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道德不好的是危险品,学习不好的是次品,体质不好的是残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优等品。”一个学生应该首先学会做人,否则道德一旦败坏,那么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人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学校教育的最低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守法的公民。另外,只有学生学会做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尤其是物质上的贡献则更多的取决于他的综合能力。学会学习应该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它在综合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未来社会的文盲已经不再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因此,一定要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他在知识大爆炸的新时代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在新的时代有所作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仅仅学会学习还不行,要想有更大的成就还应该学会发展,这个发展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个就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另一个就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毋庸置疑,就是一个人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事物。而适应能力是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各个方面都能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改变环境,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积极的适应环境,所谓适者生存。
学会做人应该是高中一年级学校的工作重點,初步养成学习习惯,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引领学生学会做人,打好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
一、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会做人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
古语云:“百善孝先行” ,学会做人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进而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集体,而后升华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
《论语·学而第一》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敬父母是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
孔子的孝经更是把孝道阐述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视其为治家、治国至宝。孔子云:“吾志在春秋而行在孝经。”很多的封建礼教也都是从孝经引申出来的。
另外《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启蒙读物也阐述了以孝道为根本的做人的准则。让学生在高一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运用中华传统美德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学生找到做人的起点。
二、运用中学生守则、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言行
学会做人不仅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首先必须抓好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1.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学生进校后,组织学生就文明礼貌开展讨论,组织征文、题班会,查找、诵读文明礼貌格言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规定基本文明礼貌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如,见到老师、来宾打招呼、问好,经过学校坚持引导和管理,形成学生的习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2.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发动学生讲座、制定学生一日生活常规。例如,在宿舍管理方面,大到被子折叠、物品摆放,小到晾晒衣服的晾衣架挂钩方向和衣服领口方向都要做明确的规定。教给学生生活常识,如何洗脸,如何洗衣服,如何系腰带,如何冲洗洗手间便池,如何开展青春期保健等等生活常识。
3.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研究名人,使他们吮吸到更多做人、做事的智慧。人文精神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它反映在无数伟人身上。他们感人的事迹,在历史上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他们做人、做事的理念、精神深化为活的永恒的历史,成为后人永远推崇、仿效的榜样。研究名人是学生探求做人的真谛的有效途径。
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将中外名著的学习纳入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用三年精读完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为了促进学生广泛阅读,学校可将一些名著作为语文的考试内容。举办读书讲座传授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兰心)
对于一个的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道德不好的是危险品,学习不好的是次品,体质不好的是残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优等品。”一个学生应该首先学会做人,否则道德一旦败坏,那么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人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学校教育的最低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守法的公民。另外,只有学生学会做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尤其是物质上的贡献则更多的取决于他的综合能力。学会学习应该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它在综合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未来社会的文盲已经不再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因此,一定要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他在知识大爆炸的新时代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在新的时代有所作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仅仅学会学习还不行,要想有更大的成就还应该学会发展,这个发展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个就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另一个就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毋庸置疑,就是一个人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事物。而适应能力是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各个方面都能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改变环境,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积极的适应环境,所谓适者生存。
学会做人应该是高中一年级学校的工作重點,初步养成学习习惯,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引领学生学会做人,打好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
一、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会做人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
古语云:“百善孝先行” ,学会做人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进而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集体,而后升华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
《论语·学而第一》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敬父母是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
孔子的孝经更是把孝道阐述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视其为治家、治国至宝。孔子云:“吾志在春秋而行在孝经。”很多的封建礼教也都是从孝经引申出来的。
另外《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启蒙读物也阐述了以孝道为根本的做人的准则。让学生在高一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运用中华传统美德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学生找到做人的起点。
二、运用中学生守则、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言行
学会做人不仅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首先必须抓好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1.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学生进校后,组织学生就文明礼貌开展讨论,组织征文、题班会,查找、诵读文明礼貌格言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规定基本文明礼貌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如,见到老师、来宾打招呼、问好,经过学校坚持引导和管理,形成学生的习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2.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发动学生讲座、制定学生一日生活常规。例如,在宿舍管理方面,大到被子折叠、物品摆放,小到晾晒衣服的晾衣架挂钩方向和衣服领口方向都要做明确的规定。教给学生生活常识,如何洗脸,如何洗衣服,如何系腰带,如何冲洗洗手间便池,如何开展青春期保健等等生活常识。
3.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研究名人,使他们吮吸到更多做人、做事的智慧。人文精神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它反映在无数伟人身上。他们感人的事迹,在历史上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他们做人、做事的理念、精神深化为活的永恒的历史,成为后人永远推崇、仿效的榜样。研究名人是学生探求做人的真谛的有效途径。
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将中外名著的学习纳入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用三年精读完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为了促进学生广泛阅读,学校可将一些名著作为语文的考试内容。举办读书讲座传授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