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音乐研究的区域化和地方性——以评弹的“海派”和“苏派”为例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音乐的研究往往以某一城市作研究空间的限定,然而,某些乐种的诞生与发展跨越了城市的界限,更具有区域文化的特点,如评弹发源于苏州,兴盛于上海,其根源来自于江南文化,或者说吴越文化,在上海得到极大发展的评弹又反哺于苏州,从根本上来讲评弹既不是上海的也不完全是苏州的,它是江南文化的符号式曲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长三角城市群的逐渐成形,上海与苏州在地缘上的无限趋近,更加需要将区域观纳入到城市研究的视角。作为以海派文化著称的现代城市上海与传统城市的代表苏州有着不同的城市风格。这也造成了评弹在两座城市浸润出不同的风格,形成了海派评弹和苏派评弹的不同韵味和发展方向。因此,城市音乐研究既要考虑其区域性特征,也要观照其地方性特点。
其他文献
苏区歌谣作为填词歌曲,其传播多为民歌式传播。这种口头传播使苏区歌谣显露出集体创作、一曲多用、差异性的民歌化特征。由于苏区军民音乐素质不高,亦无文本(歌本)作为辅助,故苏区歌谣在口头传播中常产生“出入”乃至“讹误”,尤其在曲调上与原曲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无疑出自其民歌式传播方式,而非填词编歌者事先的“简单化处理”。如何理解和诠释这种差异,是探寻苏区歌谣及其传播的关键。
首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上海论坛”于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和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的相关领导、民族声乐教师和专家学者共200多人参加此次论坛。23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幕式后,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著名歌唱家、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雷佳,著名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萧梅教授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下午,与会代表分两组就“中国民族声乐的传统
元代诗人廷贤,是西域历史悠久的部族葛逻禄的精英。13世纪,游牧于西域阿尔金山一带的葛逻禄人归属蒙古,并随之进入中原。其中趣贤家族最初定居在南阳路郏县,进而追随蒙古大军抵达东南沿海,成为庆元路鄞县士族。从青年时期开始,趄贤成为江浙行省的闻人,并历尽艰辛两次北行,长期居住在大都,曾往返于上都,并前往郏县寻找家族渊源。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认清自身的历史印记,融入华夏文明,葛逻禄诗人廷贤影响波及四裔。他的跨越丝绸之路的来历与以《金台集》为代表的诗文作品,受到元代南北诗坛和不同文化区域的推尊敬重,成为中华文学的经典内
首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国际高峰论坛”于2019年11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和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作曲理论研究重点创新团队承办,论坛的主题为“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来自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的乔纳森 · 邓斯彼(Jonathan Dunsby)教授、德国弗莱堡音乐学院的菲利克斯 · 迪尔加藤(Felix Diergarten)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多罗迪亚 · 费比安(Dorottya Fabian)教
期刊
近半个世纪以来,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作曲家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作曲观念与技术,不仅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作曲技术进行了完善与发展。其中,中国作曲家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罗忠镕对于序列技术和音级集合理论的创新运用与发展极具代表性。早期罗忠镕通过强化五声性特征实现了西方技法与中国风格的协调,随着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他逐渐运用音级集合理论对音高序列的组合性特征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独创了"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的创作理论和方法,在完善和发展相关技法的同时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
音乐中的不可量化要素在陈晓勇独特音乐语言风格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音乐中一些隐藏的、不体现在记谱中的音响空间结构和音色变化等。这种关注声音本质属性特征的"自然音响观"极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诸如"韵""势""留白"等美学观念的影响,体现出对现代作曲技术本身的探索和创造。
通过历史积淀的梳理、生态结构的归纳,特别是"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到,苏州城市的"四大音乐文化遗产"缘起、兴旺、成熟及其"重心"迁徙的历史场域,其中不同阶段的音乐社会中所体现的音乐人事活动内容和方式,特别是在主要以"特殊机制"中宏观和具体的因素促动下,它们发生了变化。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任何"音乐人事"的命运都与其"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四大音乐文化遗产"的重心从原生地苏州外移至新生地上海,并不说明其"衰退",而是要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它们的新发展。
黄翔鹏先生提出的"同均三宫"理论,既生发于传统音乐形态,又基于传统乐律学推演,有利于当代音乐音高结构理论的构建。"轴心音作曲原理"作为一种受"同均三宫"理论启发而逐渐总结出来的音高结构理论,其最主要的技术理论要点蕴涵了"同均三宫"乃至"多均多宫"的基本思路和"均·宫·调"的层次性及内在的数理逻辑,并在笔者音乐创作实践中得以运用和拓展。
调式半音体系是巴托克1943年对匈牙利新音乐特征的一种描述,作为一种作曲技法理论,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和理论中既体现为特定的和声形态和调性思维,又体现为特定的乐音体系和音高组织,还是一种特定的现代音乐分析理论和方法。调式半音体系之所以在中国得到充分呈现和阐发,并有其中国形态和中国诠释,就在于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存在同宫或多宫系统的调式综合,甚至还呈现为由多宫系统自然调式音级组成的综合调式半音体系。故调式半音体系在中国不仅有其独特的形态,而且还能得到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