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前教学现状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进一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所以,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就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情形不容乐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课堂:重文言解释,轻思想感悟;“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依旧奉为至宝。这些课堂教学极易导致教学脱节,缺少师生互动,严重束缚学生思维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精神。谨以一次日常教学中,秉持“文字、文学、文化三位一一体”的教学思想,对庄子《秋水》进行的设计和施教为例,对文言文教学改革做一点有益的尝试。
二、教学过程回顾
(一)课前质疑
1、下发资料,《濮水之钓》、《鼓盆而歌》、《濠梁之辩》及庄子介绍。
2、布置预习:
⑴、为课文加注释 。
⑵、质疑词句、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
⑶、扩大视野,搜集庄子其他故事及出自《庄子》的成语。
3、对学生预习整理如下,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
⑴文字问题:“于是焉”中的“焉”是什么用法?“莫已若”译成“莫若已”,为什么?“我之谓也”什么句式?怎么翻译?“野语有之曰”中的“有之”如何翻译?“北海”怎么解释?“大方”是什么意思?“伯夷之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⑵文学问题:本文是寓言吗,寓意是什么?庄子认为世间事物并无本质区别,均可相互转化,但这似乎与本文寓意没有关系。为什么?“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看到大海的广阔无边与先前不相信有轻视孔子和伯夷的人有什么关系?这里的“河伯”是不是儒家门徒的化身,庄子是不是借“海若”给儒家门徒上课。庄子写这篇寓言是不是为贬低孔子?
(二)课间诵读感悟,深识文言字词
1、集体、个别诵读结合,正音正句
师正音:泾( jìng )诶( sì )渚( zhǔ )少( shǎo )
师点拨:“泾”字原音是“jīng”,作通假理解,通“径”,直往,所以读jìng";“少”为什么不读“少”(shào)呢?这个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小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师:对了,“少”是认为少的意思,因此读“shǎo"。文中还有类似的意动用法吗?
生:“轻”字也是。
师正句:刚才这位同学将“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读成了“于是/焉河伯”,这是没有正确理解“焉”字的用法。“焉”在这里作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乎”。还有一个易错句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以.......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以为。
师:把认为、以为拆开来用了。
2、师范读,配乐《高山流水》
指导:“秋水时....怀辩牛马”描写黄河雄壮气势,语气缓慢显气魄,读好“间”字,语气稍拖,引出“不辩牛马”。两个“于是焉”后面领起的内容,表现河伯不同的心理变化,前者骄傲,读出得意和飘飘然,语调稍高;后者表现河伯的反思和自我批评,语调缓慢低沉。
3、集体诵读(朗读效果较上次好)
(三)由深识文字过渡到深思文学,在字词讨论中结合形象赏析
师:河伯怀着洋洋得意的心情顺流而东行,来到北海,触目所及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种浩森无边的气象和自己的“不辩牛马”有天壤之别,河伯百感交集,发出深沉感叹,但在感叹之前,先有一动作“旋其面目”,怎么理解?这里表现河伯什么样的心态?对“旋其面目”的解释历来有争议,传统的解释是“掉转”的意思,“面目”,是“脸”的意思,整个词是“转过头”的意思。还有一种流行的解释,认为是“改变神色”,把“旋”理解为“改变”,把“面目”理解为“脸色,神色”。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同意“改变神色”,更能表现河伯看到大海后的惭愧心理。
生:同意“转过头”,因为转过头后,才能“望洋向若而叹”。
生:我觉得解释为“转过头”更好,“改变神色”的解释只能表现出河伯的惭愧,但“转过头”更写出河伯承认现实后勇于认错的坦然心情。
师:经查阅,“旋”和“面目”并没有“改变”和“神色”的意思,且解释为“转过头”在表现河伯形象上有更丰富的内涵,咱们就取传统的解释。
(四)进一步深思文学,在句意探究中结合寓意解读
(五)过渡到深悟文化,多元化解读
师:读了《秋水》,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永远不能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
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生活着就要不断学习。
生:个体是渺小的,而天地是无穷的,应该不断地开闊眼界。
师: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均可相互转化的,但这似乎与本文的寓意没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读的是《秋水》的开头一节, 采用的是断章取义的读法,虽然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方法。但是毕竟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河伯认为大海是大的,而自己是小的,所以有惭愧心理,但在大海看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来看原文海神是如何回答河伯的。
(投影:而看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昊以自多!
(翻译)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像一小块石头漫在大湖里吗? )
师:读了海神若的回答,我们更领略了庄子的大智慧。在我看来,庄子的哲学就是一门生存哲学,告诉我们如何自救和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和清净,他给我们的心灵插上了翅膀,让我们在高阔的天空里自由飞翔。为了让我们在生活中显得更聪明更智慧,多读庄子吧。
三、反思总结经验
文言教学如何把文字的落实、文学的感染、文化的渗透结合起来,的确是教学困惑、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1、三块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力求在文字解释中看到文学,在文化继承中看到文字。
2、朗读回归课堂。朗读并非纯粹为发声,要把它和字词理解、主旨解读等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朗读。
3、力求教学语言和教学思想有文化意蕴。要多读书,做一个有内涵的文化人,成为课文的探索者和研究者,面对课文的多种解释,拿出自己看法。
4、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教学最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倡导自读一质疑一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进一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所以,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就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情形不容乐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课堂:重文言解释,轻思想感悟;“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依旧奉为至宝。这些课堂教学极易导致教学脱节,缺少师生互动,严重束缚学生思维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精神。谨以一次日常教学中,秉持“文字、文学、文化三位一一体”的教学思想,对庄子《秋水》进行的设计和施教为例,对文言文教学改革做一点有益的尝试。
二、教学过程回顾
(一)课前质疑
1、下发资料,《濮水之钓》、《鼓盆而歌》、《濠梁之辩》及庄子介绍。
2、布置预习:
⑴、为课文加注释 。
⑵、质疑词句、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
⑶、扩大视野,搜集庄子其他故事及出自《庄子》的成语。
3、对学生预习整理如下,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
⑴文字问题:“于是焉”中的“焉”是什么用法?“莫已若”译成“莫若已”,为什么?“我之谓也”什么句式?怎么翻译?“野语有之曰”中的“有之”如何翻译?“北海”怎么解释?“大方”是什么意思?“伯夷之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⑵文学问题:本文是寓言吗,寓意是什么?庄子认为世间事物并无本质区别,均可相互转化,但这似乎与本文寓意没有关系。为什么?“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看到大海的广阔无边与先前不相信有轻视孔子和伯夷的人有什么关系?这里的“河伯”是不是儒家门徒的化身,庄子是不是借“海若”给儒家门徒上课。庄子写这篇寓言是不是为贬低孔子?
(二)课间诵读感悟,深识文言字词
1、集体、个别诵读结合,正音正句
师正音:泾( jìng )诶( sì )渚( zhǔ )少( shǎo )
师点拨:“泾”字原音是“jīng”,作通假理解,通“径”,直往,所以读jìng";“少”为什么不读“少”(shào)呢?这个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小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师:对了,“少”是认为少的意思,因此读“shǎo"。文中还有类似的意动用法吗?
生:“轻”字也是。
师正句:刚才这位同学将“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读成了“于是/焉河伯”,这是没有正确理解“焉”字的用法。“焉”在这里作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乎”。还有一个易错句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以.......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以为。
师:把认为、以为拆开来用了。
2、师范读,配乐《高山流水》
指导:“秋水时....怀辩牛马”描写黄河雄壮气势,语气缓慢显气魄,读好“间”字,语气稍拖,引出“不辩牛马”。两个“于是焉”后面领起的内容,表现河伯不同的心理变化,前者骄傲,读出得意和飘飘然,语调稍高;后者表现河伯的反思和自我批评,语调缓慢低沉。
3、集体诵读(朗读效果较上次好)
(三)由深识文字过渡到深思文学,在字词讨论中结合形象赏析
师:河伯怀着洋洋得意的心情顺流而东行,来到北海,触目所及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种浩森无边的气象和自己的“不辩牛马”有天壤之别,河伯百感交集,发出深沉感叹,但在感叹之前,先有一动作“旋其面目”,怎么理解?这里表现河伯什么样的心态?对“旋其面目”的解释历来有争议,传统的解释是“掉转”的意思,“面目”,是“脸”的意思,整个词是“转过头”的意思。还有一种流行的解释,认为是“改变神色”,把“旋”理解为“改变”,把“面目”理解为“脸色,神色”。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同意“改变神色”,更能表现河伯看到大海后的惭愧心理。
生:同意“转过头”,因为转过头后,才能“望洋向若而叹”。
生:我觉得解释为“转过头”更好,“改变神色”的解释只能表现出河伯的惭愧,但“转过头”更写出河伯承认现实后勇于认错的坦然心情。
师:经查阅,“旋”和“面目”并没有“改变”和“神色”的意思,且解释为“转过头”在表现河伯形象上有更丰富的内涵,咱们就取传统的解释。
(四)进一步深思文学,在句意探究中结合寓意解读
(五)过渡到深悟文化,多元化解读
师:读了《秋水》,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永远不能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
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生活着就要不断学习。
生:个体是渺小的,而天地是无穷的,应该不断地开闊眼界。
师: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均可相互转化的,但这似乎与本文的寓意没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读的是《秋水》的开头一节, 采用的是断章取义的读法,虽然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方法。但是毕竟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河伯认为大海是大的,而自己是小的,所以有惭愧心理,但在大海看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来看原文海神是如何回答河伯的。
(投影:而看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昊以自多!
(翻译)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像一小块石头漫在大湖里吗? )
师:读了海神若的回答,我们更领略了庄子的大智慧。在我看来,庄子的哲学就是一门生存哲学,告诉我们如何自救和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和清净,他给我们的心灵插上了翅膀,让我们在高阔的天空里自由飞翔。为了让我们在生活中显得更聪明更智慧,多读庄子吧。
三、反思总结经验
文言教学如何把文字的落实、文学的感染、文化的渗透结合起来,的确是教学困惑、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1、三块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力求在文字解释中看到文学,在文化继承中看到文字。
2、朗读回归课堂。朗读并非纯粹为发声,要把它和字词理解、主旨解读等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朗读。
3、力求教学语言和教学思想有文化意蕴。要多读书,做一个有内涵的文化人,成为课文的探索者和研究者,面对课文的多种解释,拿出自己看法。
4、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教学最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倡导自读一质疑一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