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多维利用绘本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多元智能呢?笔者认为应做的以下几点:
一、巧用趣昧内容。激发孩子阅读期待
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图画语言甚至还早于文字语言,它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表达的系统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因为在小学低段,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从内容选择上看,这些图画书的故事情节都比较生动、紧凑,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兴趣;其次,学生事前都未接触到图画书,都是老师将图画书制作成PPT实施课堂教学的。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每节课都采用了看画面昕老师讲故事,在故事的精彩与转折处,请学生猜测、想象,引导学生在互动参与中听故事、共同编故事,从而进入故事的状态。在《月亮,生日快乐》里,老师呈现了风吹走帽子小熊站着干着急的画面问:小熊心里怎么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由于图画书的图画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有学生从画面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小角看到了蓝盈盈的水面,说前面就是一条河,小熊很担心帽子被风吹到水里;在《爷爷一定有办法》里,干国祥老师将这种讲述、猜测与印证发挥到了极致,把它变成了课堂的一种内在节奏:“妈妈说……(师讲述)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齐答)……爷爷……(生演、讲)这个材料还够做……(生猜测)”。在印证中比较,在比较中收获一种从内心深处生发的强烈而旺盛的喜悦。由此可见,听听讲讲,猜猜说说,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了故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将故事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图式中,可以成为图画书教学的最基本手段。
二、善用精美画面,熏陶孩子纯真的心
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剪贴,营造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很多绘本内容上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以精美的插图与高品位的文字相结合。无不闪烁着“爱心与品德,美感与创意”。是情绪舒解的管道,是培养审美情趣和高尚品德的佐料。绘本既然作为一种语文教学资源,和语文教学一样,“深钻文本”是不可忽视的,潜下心来挖掘出故事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品味,思考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领悟思想。如在《我有友情要出租》教学中,执教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互动环节:“信卡送真情”写信给书里的角色。选自己印象最深的角色,比如大猩猩、咪咪、小老鼠或者其他动物,写下你对他的感觉。可以批评或赞同,也可以说说现实生活中谁和他很像,最后画一幅心中的他。这就是通过“写”的练习,引导学生与书中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辨别真善美,并通过“画画”,表达自己对美的渴望。最后,老师以“大猩猩真的很孤独吗?他周围还有哪些动物?”的问题启发孩子关心周围的朋友,老师设计了制作美丽的书卡,送给你身边的朋友的活动,推进了孩子们的友情,教给学生关爱身边的人。
三、借用生动情节。激活孩子丰富想象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短小精薄的绘本,如同一部精采的单元剧,任何一位喜爱与孩子相处、肯用心和孩子相处的教师.都可以利用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人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昕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教学中,我有意将“老鼠一家”的活动隐去,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则进行了这样的设计:神奇的蓝色布料到哪里去了?老鼠一家又会将蓝色布料做成什么?那粒钮扣呢?学生据此创作新的故事,就有话可说,有画可画了。相对的,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创作小熊与自云、太阳等发生的故事,空间则显得大而有所依托,学生可以模仿了。而在《逃家小兔》里,这场爱的游戏则完全可以延伸到家庭的“亲子读写绘”:与妈妈一起分享这个故事。如果你是逃家小兔,会变成什么?你妈妈又会变成什么怎样捉你呢?看谁和妈妈变得多,变得有趣。学生在与妈妈合作进行的“亲子读写绘”中,感受爱与智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正确的绘本阅读对孩子各种能力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只有我们因势利导,多维地充分合理地利用绘本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从儿童的心理与知识能力水平出发.分年段地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江苏213200】
一、巧用趣昧内容。激发孩子阅读期待
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图画语言甚至还早于文字语言,它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表达的系统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因为在小学低段,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从内容选择上看,这些图画书的故事情节都比较生动、紧凑,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兴趣;其次,学生事前都未接触到图画书,都是老师将图画书制作成PPT实施课堂教学的。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每节课都采用了看画面昕老师讲故事,在故事的精彩与转折处,请学生猜测、想象,引导学生在互动参与中听故事、共同编故事,从而进入故事的状态。在《月亮,生日快乐》里,老师呈现了风吹走帽子小熊站着干着急的画面问:小熊心里怎么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由于图画书的图画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有学生从画面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小角看到了蓝盈盈的水面,说前面就是一条河,小熊很担心帽子被风吹到水里;在《爷爷一定有办法》里,干国祥老师将这种讲述、猜测与印证发挥到了极致,把它变成了课堂的一种内在节奏:“妈妈说……(师讲述)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齐答)……爷爷……(生演、讲)这个材料还够做……(生猜测)”。在印证中比较,在比较中收获一种从内心深处生发的强烈而旺盛的喜悦。由此可见,听听讲讲,猜猜说说,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了故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将故事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图式中,可以成为图画书教学的最基本手段。
二、善用精美画面,熏陶孩子纯真的心
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剪贴,营造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很多绘本内容上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以精美的插图与高品位的文字相结合。无不闪烁着“爱心与品德,美感与创意”。是情绪舒解的管道,是培养审美情趣和高尚品德的佐料。绘本既然作为一种语文教学资源,和语文教学一样,“深钻文本”是不可忽视的,潜下心来挖掘出故事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品味,思考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领悟思想。如在《我有友情要出租》教学中,执教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互动环节:“信卡送真情”写信给书里的角色。选自己印象最深的角色,比如大猩猩、咪咪、小老鼠或者其他动物,写下你对他的感觉。可以批评或赞同,也可以说说现实生活中谁和他很像,最后画一幅心中的他。这就是通过“写”的练习,引导学生与书中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辨别真善美,并通过“画画”,表达自己对美的渴望。最后,老师以“大猩猩真的很孤独吗?他周围还有哪些动物?”的问题启发孩子关心周围的朋友,老师设计了制作美丽的书卡,送给你身边的朋友的活动,推进了孩子们的友情,教给学生关爱身边的人。
三、借用生动情节。激活孩子丰富想象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短小精薄的绘本,如同一部精采的单元剧,任何一位喜爱与孩子相处、肯用心和孩子相处的教师.都可以利用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人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昕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教学中,我有意将“老鼠一家”的活动隐去,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则进行了这样的设计:神奇的蓝色布料到哪里去了?老鼠一家又会将蓝色布料做成什么?那粒钮扣呢?学生据此创作新的故事,就有话可说,有画可画了。相对的,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创作小熊与自云、太阳等发生的故事,空间则显得大而有所依托,学生可以模仿了。而在《逃家小兔》里,这场爱的游戏则完全可以延伸到家庭的“亲子读写绘”:与妈妈一起分享这个故事。如果你是逃家小兔,会变成什么?你妈妈又会变成什么怎样捉你呢?看谁和妈妈变得多,变得有趣。学生在与妈妈合作进行的“亲子读写绘”中,感受爱与智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正确的绘本阅读对孩子各种能力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只有我们因势利导,多维地充分合理地利用绘本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从儿童的心理与知识能力水平出发.分年段地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江苏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