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域外杂感和国人似乎是不搭界,但是,这两位国人的域外表现在企业个别出国访问的人中好像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文化,所以也算环球博览中的一观吧!
◆ “常有理”的“牛”厂长
“牛厂长”是一位国有大型企业的厂长,他本不姓牛,只是处处要显示大厂长的权威,牛气冲天,出国访问的同行者才在背后“尊称”其为牛厂长。据说,他也知道这是别人在挖苦他,但他却无反感,好像在申明“大厂厂长、领导几千人,当然要牛!”
有一次,邀请方在假日安排我们去欧洲议会的所在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参观游览。头天晚餐时,领队人员就再三叮嘱大家,因为第二天的行程要从瑞士的图尔基出发,经过苏黎士,在瑞德边境城市巴塞尔过境到德国;在德国境内驶过一段路程后,在德法边境的一个海关过关;然后,在法国一个盛产葡萄酒的小镇上吃午餐,午餐后去斯特拉斯堡。整个行程约4小时,傍晚时再经4小时路程原路返回图尔基。一天的旅游、访问,要两次越过瑞德边境、两次越过德法边境,领队再三叮嘱大家,一定要带好、保存好护照,在穿越国境时备查。
第二天早餐过后,大家兴奋地上车等候。可是已经过了集合时间,还有一人不到。顿时大家怨声四起,因为在这里耽误多少时间,后面的游览就要减少多少时间。邀请方的陪同人员下车去找,大约10分钟后,此公才姗姗而来。大家顿时向他投去不满的目光,而此公毫无愧色,安然入座,他虽不是那位“牛厂长”,可是也算“权倾一方“的处长,总归是管人管惯了,对己也就无所谓了。
还没出发,就有一个迟到的,二十多人集体行动,又要几次穿越国境,出点事,丢个人可不是闹着玩的。为慎重起见,外方领队再次要求大家检查护照。不说还好,一查又有三人没带。
前前后后耽误了二十多分钟,我们总算启程了。一路上,有人在闭目养神,有人在小声聊天,更多的人是在欣赏沿途的旖旎风光,并不时地称赞着人家的环保成就。
眼看就到瑞德边境的马塞尔海关了,外方领队要求大家交上护照,到海关进行过境检查。谁知这时那位“牛厂长”冒出了一句:“我没带护照!”顿时车厢里一阵骚乱,外方领队和我们的团长也急忙商量着。
接着,我听到有人质问“牛厂长”:“在图尔基让大家检查护照时,你怎么不查一下?”别看大家急得火上房一样,人家倒是泰然自若地甩出一句:“那时我在听随身听呢,没听见要检查护照。”嗬,“牛厂长”还真“牛”,他还有理了!又有人议论,没护照怎么过境?让他下去,等我们回来再接他。这时团长也来征求他的意见,可他却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不下,我不在这儿等。万一在巴塞尔遇到人家检查我的护照可就要招惹麻烦了!”
团长又找外方领队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对大家说:“外方的意见是大家来一趟不容易,丢下谁也不放心,干脆闯关!就拿现有的护照给他们检查。如果海关人员拿着护照上车检查,那就依法办事,如果他们只看护照,不清点人数,咱们就算过去了。”大家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如此了。
由于西欧国家有互相过境免于签证的协议,海关只是检查了一下护照,并未清点人数,我们顺利过关了。以后的往返,我们都是这样过关的。车在高速路上沙沙地疾驶着,有人还在小声议论着“牛厂长”,谁知此时的“牛厂长”又眯起了双眼,悠闲地听着“随身听”!
◆ “抢时间”的“采购处长”
二十多天的欧洲研修(我是随团采访)活动即将结束,外方担心我们的资料不全,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很大的纸箱子,每个箱子里都装了大半箱子中、英、德文资料。大家都很珍惜这些代表国际当代先进技术水平的资料,不管是否看得懂、用得上,一古脑儿都准备带回国内。
可是有一位来自河南某大型水利工程的处长却不然,他向外方又要了一个大纸箱不说,而且把资料箱的资料全都甩了下来,目的是装他采购的大量杂物。
说这位处长是“采购处长”,一点也不冤枉他。贵重的有金片(瑞士黄金纯度极高)、摄像机,有特色的是手表、小军刀,便宜的则有香烟缸、沙发垫,以及卫生间的塑胶垫、草垫等。
说起这位处长的采购精神,简直可用“疯狂”二字形容,好像他这次欧洲之行,就一个目的——采购。
为了采购摄像机,他不是货比三家,而是货比几城,反正在哪个城市总有留给个人的自由活动时间。他想当然地认为,像柏林、汉堡、苏黎士、日内瓦这种大城市,品种多但可能价格贵,而一般中小城市像曼海姆、海德堡、巴塞尔、洛桑等,又可能品种少,不好比。总之,从他到欧洲的飞机一落地,每到一处,都想着他要的摄像机。比来比去,还是苏黎士一家商店的比较便宜,可是第二天要在午餐后从图尔基到苏黎士机场搭机回国,除此再没机会买摄像机了。为了能买摄像机,此公煞费苦心,不惜天刚蒙蒙亮就从图尔基步行穿越几乎密不透风的黑森林,冒着野兽出没的危险,直奔苏黎士。功夫不负苦心人,最后他终于没有留下一点遗憾,带着一台摄像机回国了。
他还没出国就了解清楚了外国的特产,一路上总在向外方派来的翻译打听,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有一次午后3点,我们途经盛产德国木钟的小镇时,也的确为了大家留下纪念,在这里停车1小时,让大家选购木钟。木钟倒是颇有情趣,可是稍看上眼的,就要20多马克,折合人民币1000多元呢!这位处长觉得太贵,他串了这家串那家,风风火火地把镇上的木钟店几乎串了个遍,还是拿不定主意,气得他又上了汽车,抽起了闷烟。可是当快要开车时,他看到有七八个同志提着盒装木钟回来了,这时他坐不住了,瞬间掐灭香烟,大步流星地向一家木钟店跑去。开车时间到了,他还没回来,和他一路做伴的同志,只得下车去找他,结果超时七八分钟,他俩才一人提一个木钟(都是那位处长的)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到瑞士买个小军刀、买块手表,颇有纪念意义。有一次我们途经瑞士的钟表圣地——卢赛尔,外方把我们拉到当地一家最著名的钟表店参观选购。嗬,这座钟表店金碧辉煌,各式各样的名表琳琅满目。该店货品码放也很有特色,从进店门一直走到店的尽头,手表是按价格码放的。进门处,左右两边各摆一个多层能转动的大圆货架,分别杂乱地摆着石英电子表、机械表、普通电子表,每块30瑞士法郎(相当于人民币220元左右),随便挑。向里走可就不然了,越往里走越贵,最后一间展卖厅的手表起价要上万瑞士法郎,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几十万瑞士法郎。在这里浏览,当然让我们大开眼界,但也只是看看而已,特别像我们这些购物总要用人民币折算一下的人,连那30瑞士法郎的手表也没买一块。另外,我们难得有机会来到湖光山色俱佳的卢赛尔,总想逛逛市容,留个影纪念,在表店转了半个小时也就逛街去了。集合时间到了,那位“采购处长”还不见来,好在汽车就停在表店前的广场上,只喊了一嗓子,就把那位处长喊来了。看来,他今天很兴奋,竟然买了五块不同品种的手表,真是收获颇丰啊!
买当地的特产无可非议,但每到一城,什么降价的塑料拖鞋、浴室草垫、客厅沙发垫,乃至棕毛刷都买,“你到国外买这些干嘛?”他对别人的诘问倒是满不在乎:“不是降价便宜吗?我在国内出差也是走到哪儿买到哪儿。”他只想他便宜了,飞机的托运费呢?那他不管了,反正是外方掏钱。
这里说的两位国人,绝对是极个别的,但这极个别的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这些在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大权独揽的人,在本单位肯定没有人管,也没人能管。否则怎会如此放肆呢?
◆ “常有理”的“牛”厂长
“牛厂长”是一位国有大型企业的厂长,他本不姓牛,只是处处要显示大厂长的权威,牛气冲天,出国访问的同行者才在背后“尊称”其为牛厂长。据说,他也知道这是别人在挖苦他,但他却无反感,好像在申明“大厂厂长、领导几千人,当然要牛!”
有一次,邀请方在假日安排我们去欧洲议会的所在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参观游览。头天晚餐时,领队人员就再三叮嘱大家,因为第二天的行程要从瑞士的图尔基出发,经过苏黎士,在瑞德边境城市巴塞尔过境到德国;在德国境内驶过一段路程后,在德法边境的一个海关过关;然后,在法国一个盛产葡萄酒的小镇上吃午餐,午餐后去斯特拉斯堡。整个行程约4小时,傍晚时再经4小时路程原路返回图尔基。一天的旅游、访问,要两次越过瑞德边境、两次越过德法边境,领队再三叮嘱大家,一定要带好、保存好护照,在穿越国境时备查。
第二天早餐过后,大家兴奋地上车等候。可是已经过了集合时间,还有一人不到。顿时大家怨声四起,因为在这里耽误多少时间,后面的游览就要减少多少时间。邀请方的陪同人员下车去找,大约10分钟后,此公才姗姗而来。大家顿时向他投去不满的目光,而此公毫无愧色,安然入座,他虽不是那位“牛厂长”,可是也算“权倾一方“的处长,总归是管人管惯了,对己也就无所谓了。
还没出发,就有一个迟到的,二十多人集体行动,又要几次穿越国境,出点事,丢个人可不是闹着玩的。为慎重起见,外方领队再次要求大家检查护照。不说还好,一查又有三人没带。
前前后后耽误了二十多分钟,我们总算启程了。一路上,有人在闭目养神,有人在小声聊天,更多的人是在欣赏沿途的旖旎风光,并不时地称赞着人家的环保成就。
眼看就到瑞德边境的马塞尔海关了,外方领队要求大家交上护照,到海关进行过境检查。谁知这时那位“牛厂长”冒出了一句:“我没带护照!”顿时车厢里一阵骚乱,外方领队和我们的团长也急忙商量着。
接着,我听到有人质问“牛厂长”:“在图尔基让大家检查护照时,你怎么不查一下?”别看大家急得火上房一样,人家倒是泰然自若地甩出一句:“那时我在听随身听呢,没听见要检查护照。”嗬,“牛厂长”还真“牛”,他还有理了!又有人议论,没护照怎么过境?让他下去,等我们回来再接他。这时团长也来征求他的意见,可他却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不下,我不在这儿等。万一在巴塞尔遇到人家检查我的护照可就要招惹麻烦了!”
团长又找外方领队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对大家说:“外方的意见是大家来一趟不容易,丢下谁也不放心,干脆闯关!就拿现有的护照给他们检查。如果海关人员拿着护照上车检查,那就依法办事,如果他们只看护照,不清点人数,咱们就算过去了。”大家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如此了。
由于西欧国家有互相过境免于签证的协议,海关只是检查了一下护照,并未清点人数,我们顺利过关了。以后的往返,我们都是这样过关的。车在高速路上沙沙地疾驶着,有人还在小声议论着“牛厂长”,谁知此时的“牛厂长”又眯起了双眼,悠闲地听着“随身听”!
◆ “抢时间”的“采购处长”
二十多天的欧洲研修(我是随团采访)活动即将结束,外方担心我们的资料不全,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很大的纸箱子,每个箱子里都装了大半箱子中、英、德文资料。大家都很珍惜这些代表国际当代先进技术水平的资料,不管是否看得懂、用得上,一古脑儿都准备带回国内。
可是有一位来自河南某大型水利工程的处长却不然,他向外方又要了一个大纸箱不说,而且把资料箱的资料全都甩了下来,目的是装他采购的大量杂物。
说这位处长是“采购处长”,一点也不冤枉他。贵重的有金片(瑞士黄金纯度极高)、摄像机,有特色的是手表、小军刀,便宜的则有香烟缸、沙发垫,以及卫生间的塑胶垫、草垫等。
说起这位处长的采购精神,简直可用“疯狂”二字形容,好像他这次欧洲之行,就一个目的——采购。
为了采购摄像机,他不是货比三家,而是货比几城,反正在哪个城市总有留给个人的自由活动时间。他想当然地认为,像柏林、汉堡、苏黎士、日内瓦这种大城市,品种多但可能价格贵,而一般中小城市像曼海姆、海德堡、巴塞尔、洛桑等,又可能品种少,不好比。总之,从他到欧洲的飞机一落地,每到一处,都想着他要的摄像机。比来比去,还是苏黎士一家商店的比较便宜,可是第二天要在午餐后从图尔基到苏黎士机场搭机回国,除此再没机会买摄像机了。为了能买摄像机,此公煞费苦心,不惜天刚蒙蒙亮就从图尔基步行穿越几乎密不透风的黑森林,冒着野兽出没的危险,直奔苏黎士。功夫不负苦心人,最后他终于没有留下一点遗憾,带着一台摄像机回国了。
他还没出国就了解清楚了外国的特产,一路上总在向外方派来的翻译打听,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有一次午后3点,我们途经盛产德国木钟的小镇时,也的确为了大家留下纪念,在这里停车1小时,让大家选购木钟。木钟倒是颇有情趣,可是稍看上眼的,就要20多马克,折合人民币1000多元呢!这位处长觉得太贵,他串了这家串那家,风风火火地把镇上的木钟店几乎串了个遍,还是拿不定主意,气得他又上了汽车,抽起了闷烟。可是当快要开车时,他看到有七八个同志提着盒装木钟回来了,这时他坐不住了,瞬间掐灭香烟,大步流星地向一家木钟店跑去。开车时间到了,他还没回来,和他一路做伴的同志,只得下车去找他,结果超时七八分钟,他俩才一人提一个木钟(都是那位处长的)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到瑞士买个小军刀、买块手表,颇有纪念意义。有一次我们途经瑞士的钟表圣地——卢赛尔,外方把我们拉到当地一家最著名的钟表店参观选购。嗬,这座钟表店金碧辉煌,各式各样的名表琳琅满目。该店货品码放也很有特色,从进店门一直走到店的尽头,手表是按价格码放的。进门处,左右两边各摆一个多层能转动的大圆货架,分别杂乱地摆着石英电子表、机械表、普通电子表,每块30瑞士法郎(相当于人民币220元左右),随便挑。向里走可就不然了,越往里走越贵,最后一间展卖厅的手表起价要上万瑞士法郎,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几十万瑞士法郎。在这里浏览,当然让我们大开眼界,但也只是看看而已,特别像我们这些购物总要用人民币折算一下的人,连那30瑞士法郎的手表也没买一块。另外,我们难得有机会来到湖光山色俱佳的卢赛尔,总想逛逛市容,留个影纪念,在表店转了半个小时也就逛街去了。集合时间到了,那位“采购处长”还不见来,好在汽车就停在表店前的广场上,只喊了一嗓子,就把那位处长喊来了。看来,他今天很兴奋,竟然买了五块不同品种的手表,真是收获颇丰啊!
买当地的特产无可非议,但每到一城,什么降价的塑料拖鞋、浴室草垫、客厅沙发垫,乃至棕毛刷都买,“你到国外买这些干嘛?”他对别人的诘问倒是满不在乎:“不是降价便宜吗?我在国内出差也是走到哪儿买到哪儿。”他只想他便宜了,飞机的托运费呢?那他不管了,反正是外方掏钱。
这里说的两位国人,绝对是极个别的,但这极个别的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这些在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大权独揽的人,在本单位肯定没有人管,也没人能管。否则怎会如此放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