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周口市周商路西一巷44号中医点穴诊所(466002)
关键词增生性膝关节炎指针按摩治疗中药外敷治疗
增生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疾患,是骨质发生生理性退化的现象,本病如迁 延日久,可影响膝关节的生理功能,并可产生水肿,可导致行走及其它运动困难。近年来, 笔者以指针按摩术(以指代针),在有关经穴上施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的方法,使多数患者 的症状得以消失或缓解,收到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31岁;病程最长5年,病 程最短2年。病人无明显外伤史,常因气候变化,感受寒湿或膝关节活动过度而发病。
诊断要点:①X线(CT)片可见膝关节变窄,关节面硬化或变形,有边缘性骨刺形成,髁间棘 突尖锐,部分患者关节腔有积液,即水肿。②部分患者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声,或长期停留 一个位置,开始活动时有僵硬或疼痛的感觉,甚则导致遅部(委中)疼痛。③医者手指触摸膝 内侧边缘有挡手感,并有"咔嗒"声响。
2治疗方法
2.1膝关节理筋法:自足阳明胃经伏兔穴始处上而下至厉兑、足太阳胆经阳陵泉至地五会 、足厥阴经阴至大敦、足太阴脾经血海至隐白循經理筋顺气。理顺手法要自上而下,不可自 下向 上推。
2.2指针按摩法:指针按摩术的方法,以中指(取心包火之意)端。以按摩周身之穴,通干 脉与支脉,运行五代,通达周身奇经八脉,运用五行手法(点、揉、压放、振颤、切)进行治 疗 。取穴:犊鼻、涌泉、侠溪、解溪、合阳、太冲、中封、腹结、飞扬、膝关、阳交诸穴。每 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2.3中药外敷法:中药川芎60g、灵仙30g研细末,用纱袋将药面装入外敷于膝。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标准:临床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及劳动 ;显效为各项主要症状消失,能基本恢复原工作及生活,但劳累后仍有不适感。
3.2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采用指针按摩术合中药外敷,15天为1个疗程,每次40分 钟。2个疗程按上述标准评定,12例患者9例临床治愈,占75%,跟踪3个月不再复发;显效3 例,占25%,跟踪3个月达到治愈标准。
4典型病例
余某某,女,55岁。双膝增生性关节炎,充水4年余,多方方治疗效不佳,于2000年5月来诊 ,经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痊愈。
5讨论
增生性膝关节性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证多由肝脾肾三经气血亏虚所致。膝为肝肾脾三经 之所系,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而膝为筋、肉、骨之大会。若病后虚赢,三阴具损,外 邪渐侵于内,稽留膝部,则病膝肿痛;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薄弱,阴寒凝聚于膝不解 ,多为肿痛。实证可由外感寒湿或湿热,蕴结经脉,聚于膝部,化为肿痛,或外伤导致膝部 青紫,血行迟滞,郁热生毒,发为膝肿痛。
犊鼻:胃经穴,位于膝上,可调节膝部气血,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畅则邪滞自除。
涌泉:肾之井穴。肾气由此泉涌而出,上行周身,此穴可及补肾气,滋肾之源,温化膝中之 寒湿,寒湿除则膝痛消。
侠溪:膝为下肢经脉通行之要道。侠溪为胆之荥穴,取之可清 解膝中热毒,引火下行。
解溪:胃之火穴,取之可泻足阳明之火,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消肿止痛。
合阳:膀胱经络。本穴为太阳经气下膝初盛之处,取之引太阳经气入膝温化寒邪,气血通则 肿痛解。
太冲:肝之输穴。泻太冲以清泻肝经湿热,利膝关节,湿热除筋有所主则强健有力。
中封:肝之金穴,肝经湿热所导致的膝部脉络壅阻,红肿疼痛,可补本穴助金以伐肝木,木 为金削则肝脏得平,湿热得减,经行所过之膝部气血得以畅行。
腹结:脾经穴。脾经上膝入腹,经气结于此,取此穴清经络瘀滞,健脾以利湿,水湿输布正 常则寒湿清,肿痛消。
飞扬:膀胱络穴,通络于肾。肾主骨,肾虚则髓空,膝位于尤甚,易为寒湿所乘,闭阻而肿 痛,关节活动不利,取此穴既助太阳经气以清寒湿,又补肾壮骨,收标本兼治之功。
膝关:肝经至此上行将过膝而入股,膝有关象,故名。取本穴清肝之湿热,湿热清则瘀滞除 ,红肿疼痛自愈。
阳交:胆经穴。如风寒客于膝,则上下气血为风寒滞,而屈伸不能,故取此穴,以通其滞气 ,灸以散寒湿,膝之所以能屈伸,已在于此穴能使气血通畅的缘故。
参考文献
[1]王正和.带功手法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的体会.按摩与导引,2000;(4):40
[2]赵辑庵.针灸要决与按摩方法,第6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3]陈以国,等.临床选穴施针指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河南省周口市周商路西一巷44号中医点穴诊所(466002)
关键词增生性膝关节炎指针按摩治疗中药外敷治疗
增生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疾患,是骨质发生生理性退化的现象,本病如迁 延日久,可影响膝关节的生理功能,并可产生水肿,可导致行走及其它运动困难。近年来, 笔者以指针按摩术(以指代针),在有关经穴上施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的方法,使多数患者 的症状得以消失或缓解,收到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31岁;病程最长5年,病 程最短2年。病人无明显外伤史,常因气候变化,感受寒湿或膝关节活动过度而发病。
诊断要点:①X线(CT)片可见膝关节变窄,关节面硬化或变形,有边缘性骨刺形成,髁间棘 突尖锐,部分患者关节腔有积液,即水肿。②部分患者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声,或长期停留 一个位置,开始活动时有僵硬或疼痛的感觉,甚则导致遅部(委中)疼痛。③医者手指触摸膝 内侧边缘有挡手感,并有"咔嗒"声响。
2治疗方法
2.1膝关节理筋法:自足阳明胃经伏兔穴始处上而下至厉兑、足太阳胆经阳陵泉至地五会 、足厥阴经阴至大敦、足太阴脾经血海至隐白循經理筋顺气。理顺手法要自上而下,不可自 下向 上推。
2.2指针按摩法:指针按摩术的方法,以中指(取心包火之意)端。以按摩周身之穴,通干 脉与支脉,运行五代,通达周身奇经八脉,运用五行手法(点、揉、压放、振颤、切)进行治 疗 。取穴:犊鼻、涌泉、侠溪、解溪、合阳、太冲、中封、腹结、飞扬、膝关、阳交诸穴。每 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2.3中药外敷法:中药川芎60g、灵仙30g研细末,用纱袋将药面装入外敷于膝。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标准:临床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及劳动 ;显效为各项主要症状消失,能基本恢复原工作及生活,但劳累后仍有不适感。
3.2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采用指针按摩术合中药外敷,15天为1个疗程,每次40分 钟。2个疗程按上述标准评定,12例患者9例临床治愈,占75%,跟踪3个月不再复发;显效3 例,占25%,跟踪3个月达到治愈标准。
4典型病例
余某某,女,55岁。双膝增生性关节炎,充水4年余,多方方治疗效不佳,于2000年5月来诊 ,经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痊愈。
5讨论
增生性膝关节性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证多由肝脾肾三经气血亏虚所致。膝为肝肾脾三经 之所系,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而膝为筋、肉、骨之大会。若病后虚赢,三阴具损,外 邪渐侵于内,稽留膝部,则病膝肿痛;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薄弱,阴寒凝聚于膝不解 ,多为肿痛。实证可由外感寒湿或湿热,蕴结经脉,聚于膝部,化为肿痛,或外伤导致膝部 青紫,血行迟滞,郁热生毒,发为膝肿痛。
犊鼻:胃经穴,位于膝上,可调节膝部气血,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畅则邪滞自除。
涌泉:肾之井穴。肾气由此泉涌而出,上行周身,此穴可及补肾气,滋肾之源,温化膝中之 寒湿,寒湿除则膝痛消。
侠溪:膝为下肢经脉通行之要道。侠溪为胆之荥穴,取之可清 解膝中热毒,引火下行。
解溪:胃之火穴,取之可泻足阳明之火,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消肿止痛。
合阳:膀胱经络。本穴为太阳经气下膝初盛之处,取之引太阳经气入膝温化寒邪,气血通则 肿痛解。
太冲:肝之输穴。泻太冲以清泻肝经湿热,利膝关节,湿热除筋有所主则强健有力。
中封:肝之金穴,肝经湿热所导致的膝部脉络壅阻,红肿疼痛,可补本穴助金以伐肝木,木 为金削则肝脏得平,湿热得减,经行所过之膝部气血得以畅行。
腹结:脾经穴。脾经上膝入腹,经气结于此,取此穴清经络瘀滞,健脾以利湿,水湿输布正 常则寒湿清,肿痛消。
飞扬:膀胱络穴,通络于肾。肾主骨,肾虚则髓空,膝位于尤甚,易为寒湿所乘,闭阻而肿 痛,关节活动不利,取此穴既助太阳经气以清寒湿,又补肾壮骨,收标本兼治之功。
膝关:肝经至此上行将过膝而入股,膝有关象,故名。取本穴清肝之湿热,湿热清则瘀滞除 ,红肿疼痛自愈。
阳交:胆经穴。如风寒客于膝,则上下气血为风寒滞,而屈伸不能,故取此穴,以通其滞气 ,灸以散寒湿,膝之所以能屈伸,已在于此穴能使气血通畅的缘故。
参考文献
[1]王正和.带功手法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的体会.按摩与导引,2000;(4):40
[2]赵辑庵.针灸要决与按摩方法,第6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3]陈以国,等.临床选穴施针指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