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的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走神、发呆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先介绍了如何设计提问的问题,再提出几点提问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提问技巧
在小学语文理解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还需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阅读理解教学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其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引导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一、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 提高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内容的安排,突出重要的知识点,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优化和完善阅读问题的设计;其次,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和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完善问题的设计,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问题设计能力。
(二) 完善阅读問题设计的教学方案
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课本与本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划分好结构层次,有选择性地完成问题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文时,我国几千年积累下俩的历史瑰宝都被帝国主义被掠夺,甚至被破坏殆尽,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心痛的历史。因此,教师可以挑选出关键词,即:“瑰宝”“掠夺”,根据这两个光见此来设计提问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被帝国主义所掠夺?我们应该如何对对待我国的瑰宝?利用略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被破坏的这段历史,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之心。
(三) 以阅读情感设计问题
阅读文章的核心就是抓住情感,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为目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文章时,整篇文章都是在描述人们对周总理离去后的不舍与悲痛,但是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这种情感,他们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因此,教师要但人气引导者的角色,在上课时先播放几段有关周总理的视频,让学生先对周总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完成播放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例如为什么周总理如此的受人尊敬?你认为周总理受到人民群众爱戴的理由是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
二、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一) 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
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提问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重视提问问题的设计,组织好语言。首先,要想做到开拓学生的思维,就需要提出一下值得深究的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有深度的问题还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欲望和想法,这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其后续的学习;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思维开拓的主角,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水平和智力水平,学生要能够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把学生的现有水平再进一步的提高,保证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最后,教师不仅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还需要重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教学的根本就是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考虑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知识点,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能够学习到重点知识。教师还需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组织,这也是需要重视的提问技巧之一。教师在提问时,要利用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很多新老师在此方面尚存在不足,新老师可以去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一下,也可以反思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提问和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提问技巧。
(二) 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提问时,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也是提问技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想更好的引起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兴趣,就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元素。例如,教师可以把问题中的对象换成学生们喜欢的某一个动画角色,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喜好,知道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这样可以为教师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让教师避免提出学生不喜欢的东西,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吸引学生的眼球,不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是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思考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即使学生回答错问题,也不要打击他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养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三)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遵循循序渐渐的原则能够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顺应了实际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连接的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因此,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循序渐渐指的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环环相扣,问题的深入要由渐入深,从具体逐渐走向抽象。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提问时,也需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不会太过于紧张。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这样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判断自身的提问技巧是否得到提高。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阅读理解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提问都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紧扣主题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分析文章的结构,系统的把控文章的内涵,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找到文章的重点,丰富学生阅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白丽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3).
[2]张丽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
[3]刘晓峰.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下),2011(10).
作者简介:
姚定金,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学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提问技巧
在小学语文理解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还需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阅读理解教学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其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引导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一、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 提高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内容的安排,突出重要的知识点,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优化和完善阅读问题的设计;其次,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和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完善问题的设计,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问题设计能力。
(二) 完善阅读問题设计的教学方案
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课本与本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划分好结构层次,有选择性地完成问题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文时,我国几千年积累下俩的历史瑰宝都被帝国主义被掠夺,甚至被破坏殆尽,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心痛的历史。因此,教师可以挑选出关键词,即:“瑰宝”“掠夺”,根据这两个光见此来设计提问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被帝国主义所掠夺?我们应该如何对对待我国的瑰宝?利用略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被破坏的这段历史,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之心。
(三) 以阅读情感设计问题
阅读文章的核心就是抓住情感,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为目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文章时,整篇文章都是在描述人们对周总理离去后的不舍与悲痛,但是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这种情感,他们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因此,教师要但人气引导者的角色,在上课时先播放几段有关周总理的视频,让学生先对周总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完成播放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例如为什么周总理如此的受人尊敬?你认为周总理受到人民群众爱戴的理由是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
二、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一) 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
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提问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重视提问问题的设计,组织好语言。首先,要想做到开拓学生的思维,就需要提出一下值得深究的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有深度的问题还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欲望和想法,这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其后续的学习;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思维开拓的主角,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水平和智力水平,学生要能够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把学生的现有水平再进一步的提高,保证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最后,教师不仅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还需要重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教学的根本就是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考虑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知识点,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能够学习到重点知识。教师还需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组织,这也是需要重视的提问技巧之一。教师在提问时,要利用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很多新老师在此方面尚存在不足,新老师可以去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一下,也可以反思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提问和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提问技巧。
(二) 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提问时,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也是提问技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想更好的引起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兴趣,就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元素。例如,教师可以把问题中的对象换成学生们喜欢的某一个动画角色,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喜好,知道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这样可以为教师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让教师避免提出学生不喜欢的东西,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吸引学生的眼球,不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是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思考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即使学生回答错问题,也不要打击他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点,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养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三)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遵循循序渐渐的原则能够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顺应了实际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连接的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因此,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循序渐渐指的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环环相扣,问题的深入要由渐入深,从具体逐渐走向抽象。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提问时,也需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不会太过于紧张。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这样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判断自身的提问技巧是否得到提高。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阅读理解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提问都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紧扣主题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分析文章的结构,系统的把控文章的内涵,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找到文章的重点,丰富学生阅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白丽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3).
[2]张丽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
[3]刘晓峰.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下),2011(10).
作者简介:
姚定金,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