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粗略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果关系直接关系着刑事责任的认定问题,是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前苏联因果关系研究的印象,在我国传统的因果关系研究,似乎并不是以解决司法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而无论是本着实用主义,为解决实务问题的英美法系,还是以体系完善、逻辑性强为特色的大陆法系,都对因果关系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应用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内一些重要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观点进行简略梳理,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于解决中国司法实务问题的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大陆法系;刑事责任;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33-01
  一、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研究概述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体系,人们以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为依据,判断和处理案件。再加上大陆法系的重要国家——德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历来擅长抽象思维的特,理论研究可以相对独立于社会实际,这就决定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呈现出与英美法系很不同的特点1。
  和英美法系一样,大陆法系对于因果关系的系统研究时间上也不是很长。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因果关系行为论的出现,因果关系才开始作为被作为犯罪行为的共同要素而加以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呈现出很强的时间序列性,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几个时期:
  (一)“条件说”时期。
  这一学说是随着因果行为概念在德国刑法学界的提出,由德国帝国法院刑事部推事布黎首创,后为德国法院普遍采用,后引入日本,成为日本审判机关所采纳的一种学说。
  因果行为论认为:行为是发源于内心、表现于外部,从而对客观世界造成影响的一个原因与结果联结的过程。因此,论及行为就不能不考虑结果,结果属于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确定刑法中的行为时,就必须确定这一行为与所出现的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样一来,因果关系就成为行为论的中心问题。不但理论上对其倍加重视,实务中也是极力强调。这个时期的因果关系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属于行为论的组成部分,而非犯罪构成要件;
  第二:因果关系时纯粹的事实问题,与评价无关;
  第三:这里的因果关系仅限于存在逻辑上的“必要条件”关系;
  第四:这种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决定行为人是否对结果负责的重要因素。有因果关系万能之说。
  条件说是最早产生的关于因果关系的学说,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司法实践。这种观点受19世纪自然科学大发展的大背景的影响,从自然物理观念去理解因果关系。将一切对结果发生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因素都看做是结果产生的原因,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有利于人们寻找具体的因果链条,迅速排除非原因要素,一般情况下不至于遗漏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者。此外,也能够很好的解释共同犯罪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其最大的特点是客观性,避免主观因素介入因果关系的判断,从而将因果关系与责任问题严格地区分开来。因此,即使“条件说”自诞生之初就饱受批评,它也在一个多世纪中作为德国刑事审判实践所坚持的判断标准。而且,以后所出现的各种观点,也都是在“条件说”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限制或修正,而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和抛弃这种学说。
  不过,“条件说”的不足也是极其明显的。主要在于:首先,它认为发生于结果之前的一切行为,凡是有必要条件联系的,都是法律上的原因。强调因果关系的纯事实性和纯客观性,这与因果关系的特点是相违背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而不可能不带有一定的评价色彩。司法机关必须从全部必要条件中去挑选法律上有意义的原因,作为行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否则,在实践中,就可能把正常与非正常、合法与违法犯罪都混在一起。
  其次,它不承认不同的必要条件对于结果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的区别,而认为全部条件等值,这就导致在追究责任时无法从客观危害程度上去区别责任的大小,可能或造成实践中的有失偏颇和显失公正。
  第三,它将原因与责任等同。凡是有必要条件联系的行为都要责任承担责任,这就进入了“客观归罪”的泥潭2。
  (二)“相当因果关系说”时期。
  这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巴尔创立的理论。其目的也是为了限制条件说,主张从必要条件说挑选出部分条件作为刑法上的原因。不过,其主张所采用的办法不是对具体案件进行具体判断而挑选出一个原因,而是主张运用社会生活的一般经验判断行为与结果的联系程度是否达到了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由于刑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因而对刑法所规定内容判断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社会一般观念3,而“相当因果关系说”正是把社会一般经验纳入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之中,看上去正符合了刑法所要研究的因果关系的特征。再加上這种学说并不排除多因一果的存在,因而一经提出,就俘获了一大批追随者。至今已成为德日刑法学界的通说。现在争论焦点已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内部分离出来的学说:主观说、客观说和折衷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出现,正式确立了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构成要素的地位。
  “主观说”在事实上将因果关系问题和主观罪过问题完全等同。而且还将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相等同,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对这一结果有罪过,其行为就是结果的原因,也即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这在理论上会导致犯罪构成理论和责任理论关系的混乱,同时咋事实上否定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意义。
  “客观说”由于将案件所存在的一切事实都作为判断依据,因而其结论和条件说也就区别不大。
  “折衷说”主要以行为人对这种联系有无认识以及是否能认识为标准来决定因果关系的有无。有认识或者能认识,则是有罪过的,这样因果关系也就基本上与罪过问题相同了,这样可能会导致在犯罪构成理论上产生混乱。
  目前,在德日刑法学界中,客观说和折衷说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小结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因果关系研究,也是一种立场各异、观点纷呈的状况。其合理性和完备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是由因果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观点也存在不少的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都认为法律上所挑选的原因除了必须是危害结果产生的必要条件之外,还得必须是与危害结果存在比较重要的联系。其次,他们对法律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与责任的确定联系在一起。这方面,“政策说”和“预见说”表现得最为明显。最后,这些观点都承认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要经过人们一定的价值判断。
  注解:
  ①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②刘志伟,周国良著.刑法因果关系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③因果关系的层次和形式及其在刑法领域的表现.浙江大学学报,1993(3).
其他文献
摘要: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正义学说史上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形象。分析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认识差异性,是理解二者关于正义问题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罗尔斯与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立论依据:差别是集体资产还是个人持有,论证的逻辑特征以及二者關于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差别原则;持有原则;正义观;平等;权利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
先天性完全唇裂伴鼻翼塌陷畸形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均采用Millard及Tennison等唇裂修复法,对鼻翼塌陷畸形多数在唇裂术后Ⅰ期或Ⅱ期应用悬吊鼻翼软骨及新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与传统学徒制有所区别的运行机制,其应用于高职房地产类专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从房地产类专业视角出发,对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河南宏力医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35例,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和观
“人才是靠抢的”。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我对此深信不疑。近些年,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大,高额的人力成本已经成为诸多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业绩良性的情况下高成本运营尚可接受,但只要业绩下滑,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不断增大,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通常会采取瘦身计划,批量裁员以节约人力成本支出,挤出现金流,但是单纯的瘦身真的是最好的方案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从微观的角度审视企业的人力成本是否真的健康。
期刊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特点、手术方式及治愈关键。方法  2 0 0 0年 1~ 12月共收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93例 ,年龄 2 0~ 78岁 ,其中 30~ 6 0岁占大多数。男 :女 3:
国有企业是我国整体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则是国企激励机制的关键性内容.薪酬是一项具有实效性的激励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企业归属感,同时增加企业
百色站招聘会现场  百色市 (通讯员 杨骐源)6月30日,2017年广西“两后生”就业帮扶现场招聘会(百色站)暨百色市投资环境整治年服务企业用工招聘会在百色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    此次招聘会,共有14家企业入场招聘,提供了电工、焊工、裁剪工、客服人员、质检员等就业岗位1215个,近200多名“两后生”人员前来应聘,达成就业意向65人。下一步,百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继续做好贫困家庭“两后
期刊
在中职舞蹈教学的同时不断的加强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爱国,上进,使得学生形成更好的习惯.在这里,我们针对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里更好的培育民族精神这项任务所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