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电气自动化专业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自动化专业中有些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得较为枯燥,作者从目前信息化的社会背景,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知识等特点出发,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自動化课程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供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自动化课程 职业学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没有完全改变,教学方式仍然是传授式的,因此,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另外,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学习方法欠缺,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上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学习效果削弱。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现代企业对本专业的需求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多家大中型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统计,企业对下列两类人才需求很大:一是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专业人才;二是应用型、技能型、技术推广型的专业人才。尤其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同时随着大规模和集成化的现代企业来说,对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
任何一所开设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校都需要坚持专业教学计划,必须针对职业岗位,从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完善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三个基本能力要素,即电工电测基本能力、电子技术基本能力及电气控制基本能力,其中电气控制基本能力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和以应用技术为重点的课程内容,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授,而是操作训练。
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整过教学过程由选教材、备课、课堂讲授、实验、答疑、批改作业及考试几个环节构成。其中,课堂讲授及实训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两个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黑板——教材为主线,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采用的是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每做一个实习项目,老师要演示步骤和操作方法,甚至一般用的器材都要实习指导老师准备好。学生一直观看,结果实习报告一个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师生感觉都比较省事,但是新时期学生在信息时期接受的信息量大,这种教学模式为刻板的章节式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被抑制,课堂上学生容易走神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没有好处,这种状况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自动化课程内容的改革基本要求
首先,需要进行课程整合。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专业素质课,以岗位需求为原则进行整合,基础理论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其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加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可直接上岗,缩短磨合期。最后,需要完善教学计划。逐渐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课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主要专业课的实际现场教学实习等。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且较前沿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社会就业能力,为学生能够毕业后就上岗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首先,严格执行新的课程体系。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将企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使专业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融合,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形成学校主动、行业驱动、校企互动的良性人才培养格局。其次,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广泛采用“互动式”、“项目驱动式”、“案例式”、“模拟式”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配置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教学模型、投影仪、教学录像带和多媒体教材等,将传统的黑板教学变为使用先进的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这样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稳步提高多媒体制作和演示的水平,实现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以适应时代要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通过书面考试、观察、问答、现场操作、提交实习报告、工件制作等,进行整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评价。
总之,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鸿志.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案[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自动化课程 职业学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没有完全改变,教学方式仍然是传授式的,因此,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另外,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学习方法欠缺,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上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学习效果削弱。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现代企业对本专业的需求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多家大中型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统计,企业对下列两类人才需求很大:一是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专业人才;二是应用型、技能型、技术推广型的专业人才。尤其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同时随着大规模和集成化的现代企业来说,对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
任何一所开设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校都需要坚持专业教学计划,必须针对职业岗位,从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完善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三个基本能力要素,即电工电测基本能力、电子技术基本能力及电气控制基本能力,其中电气控制基本能力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和以应用技术为重点的课程内容,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授,而是操作训练。
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整过教学过程由选教材、备课、课堂讲授、实验、答疑、批改作业及考试几个环节构成。其中,课堂讲授及实训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两个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黑板——教材为主线,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采用的是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每做一个实习项目,老师要演示步骤和操作方法,甚至一般用的器材都要实习指导老师准备好。学生一直观看,结果实习报告一个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师生感觉都比较省事,但是新时期学生在信息时期接受的信息量大,这种教学模式为刻板的章节式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被抑制,课堂上学生容易走神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没有好处,这种状况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自动化课程内容的改革基本要求
首先,需要进行课程整合。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专业素质课,以岗位需求为原则进行整合,基础理论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其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加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可直接上岗,缩短磨合期。最后,需要完善教学计划。逐渐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课的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主要专业课的实际现场教学实习等。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且较前沿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社会就业能力,为学生能够毕业后就上岗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首先,严格执行新的课程体系。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将企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使专业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融合,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形成学校主动、行业驱动、校企互动的良性人才培养格局。其次,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广泛采用“互动式”、“项目驱动式”、“案例式”、“模拟式”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配置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教学模型、投影仪、教学录像带和多媒体教材等,将传统的黑板教学变为使用先进的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这样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稳步提高多媒体制作和演示的水平,实现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以适应时代要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通过书面考试、观察、问答、现场操作、提交实习报告、工件制作等,进行整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评价。
总之,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鸿志.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案[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