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然而这种方式的有效性有多少呢?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的课堂为了合作而合作,交流时间短,小组合作成了一个幌子;有的课堂没有经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就盲目开展小组合作;有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只不过是几个“尖子生”表演的舞台;有的课堂合作交流后,仍停留在学生原有认识的水平上,并没有有效的提升。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分组,共同提高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有效合作的保证。合作小组成员由2名学生构成。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兴趣的爱好、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综合情况确定师傅,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师傅。分组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均衡标准,避免优质资源浪费,分成若干个小组,便于学生一对一合作交流。小组内做好角色分工,优等生为“师傅”,学困生为“学友”,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这个学友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友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对学友的思想、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全面管理。课堂课下要会讲,善讲,成为名副其实的师傅。学友接受师傅的全面管理,及时向师傅汇报情况,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将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二、问题引领,合作互助
教师出示问题,布置任务,引领学生学习。例如;《安塞腰鼓》一课,1、教师出示问题:(1)找出文中深深感染你的词、句、段,赏析妙处品出文之美。(2)如何读这篇文章,读出鼓之情?声音?节奏?重音?情感?2、学生自主学习后,师友互助交流,学友会的,学友先讲,师傅补充、纠正;学友不会的,则先由师傅讲解,然后学友讲给师傅听。师傅要帮助学友完善答题思路和知识点。如果师友都不会的问题,可以请教别的师友或老师。学生讨论问题后,由学友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学友回答不完整时,再由师傅补充。其他小组也可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增强学友的自信心。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教师教学时要做到“五个还给”:
1、将时间权还给学生,教师最多讲15分钟,点拨、总结、提升,学生互助学习30分钟,学生占据了整个课堂。
2、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课堂上,应出现学生两两成对在一起热火朝天边讲边练的场面,有时還会有串位讨教的现象。
3、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说出来的才是学生的,老师说的要通过学生说出来。”课堂上,学生不但是学的主体,也是教的主体,不是师教生,而是生教生,一帮一的师友互助,30多分钟时间还师友,给学生提供表达真实思维过程的机会。
4、将教学权送给学生:一个“送”字,老师要心甘情愿: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在教会学生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师友互讲时要认真倾听,要等到他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动着打断或插话。有不同意见要大胆提出,敢于质疑;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学习比较困难而又不敢发言的同学,师傅负责把一些容易表达或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相互鼓励,共同提高,使他们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要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在全班发言,避免课堂就是几个尖子生舞台的现象。
五、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提高师友合作的积极性,使师友合作学习能有效的开展下去。评价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结果和过程相结合。在小组交流后,老师按既定的小组评价细则对师友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是书面作业的评价、口头发言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的评价等等;可以采用师友评、师生评、组间评等形式。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成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好的小组发放点赞卡,积攒够10张银卡换一张金卡,再用10张金卡换钻石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共同进步。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又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能流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还能在合作交流中得到知识的深化和提升,真正实现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一、合理分组,共同提高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有效合作的保证。合作小组成员由2名学生构成。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兴趣的爱好、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综合情况确定师傅,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师傅。分组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均衡标准,避免优质资源浪费,分成若干个小组,便于学生一对一合作交流。小组内做好角色分工,优等生为“师傅”,学困生为“学友”,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这个学友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友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对学友的思想、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全面管理。课堂课下要会讲,善讲,成为名副其实的师傅。学友接受师傅的全面管理,及时向师傅汇报情况,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将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二、问题引领,合作互助
教师出示问题,布置任务,引领学生学习。例如;《安塞腰鼓》一课,1、教师出示问题:(1)找出文中深深感染你的词、句、段,赏析妙处品出文之美。(2)如何读这篇文章,读出鼓之情?声音?节奏?重音?情感?2、学生自主学习后,师友互助交流,学友会的,学友先讲,师傅补充、纠正;学友不会的,则先由师傅讲解,然后学友讲给师傅听。师傅要帮助学友完善答题思路和知识点。如果师友都不会的问题,可以请教别的师友或老师。学生讨论问题后,由学友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学友回答不完整时,再由师傅补充。其他小组也可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增强学友的自信心。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教师教学时要做到“五个还给”:
1、将时间权还给学生,教师最多讲15分钟,点拨、总结、提升,学生互助学习30分钟,学生占据了整个课堂。
2、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课堂上,应出现学生两两成对在一起热火朝天边讲边练的场面,有时還会有串位讨教的现象。
3、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说出来的才是学生的,老师说的要通过学生说出来。”课堂上,学生不但是学的主体,也是教的主体,不是师教生,而是生教生,一帮一的师友互助,30多分钟时间还师友,给学生提供表达真实思维过程的机会。
4、将教学权送给学生:一个“送”字,老师要心甘情愿: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在教会学生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师友互讲时要认真倾听,要等到他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动着打断或插话。有不同意见要大胆提出,敢于质疑;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学习比较困难而又不敢发言的同学,师傅负责把一些容易表达或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相互鼓励,共同提高,使他们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要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在全班发言,避免课堂就是几个尖子生舞台的现象。
五、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提高师友合作的积极性,使师友合作学习能有效的开展下去。评价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结果和过程相结合。在小组交流后,老师按既定的小组评价细则对师友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是书面作业的评价、口头发言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的评价等等;可以采用师友评、师生评、组间评等形式。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成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好的小组发放点赞卡,积攒够10张银卡换一张金卡,再用10张金卡换钻石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共同进步。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又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能流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还能在合作交流中得到知识的深化和提升,真正实现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